摘要
2017-2022年,福建省在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中,共收集作物地方品种和野生近缘植物种质资源6235份,蔬菜、粮食、果树、经济作物、牧草绿肥分别占33.57%、25.91%、24.35%、14.59%、1.57%;所有资源隶属于83科,229 属,313种,其中豆科种质资源份数最多,占总数的16.04%。不同地区和海拔是影响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种类和数量的重要因素。全省9个地级市中,三明市收集种质资源数量最多,占20.65%。全省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数量随着海拔升高而下降,不同海拔收集数量随着市辖县(市、区)、乡(镇)、村(街道)的数量减少呈现减少趋势。沿海地区如漳州、福州、宁德、泉州、莆田、厦门等6个地级市,海拔0~200 m是种质资源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Brillouin丰富度指数最高的海拔区间;闽西北山区,如龙岩、三明、南平等3个地级市,海拔200~400 m、400~600 m、600~800 m种质资源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Brillouin丰富度指数较高。不同地级市、不同海拔区间与收集种质资源的物种多样性指数的相关性分析发现,三明和龙岩市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莆田和龙岩市与Pielou均匀度指数呈现极显著负相关,这与全省农业经济分区有密切关系。通过梳理全省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多样性,为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挖掘全省地方农作物种质资源提供参考和科学依据。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支撑农业科技原始创新和作物育种的物质基础,可为国家粮食、生态、种业安全提供保障,并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密切相
本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征集范围涵盖福建省9个地级市农业比重比较大、非城镇主城区的74个农业县(市、区)(
序号 No. | 三明市 Sanming city | 漳州市 Zhangzhou city | 南平市 Nanping city | 福州市 Fuzhou city | 宁德市 Ningde city | 泉州市 Quanzhou city | 龙岩市 Longyan city | 莆田市 Putian city | 厦门市 Xiamen city |
---|---|---|---|---|---|---|---|---|---|
1 | 建宁县* | 龙海区* | 武夷山市* | 永泰县* | 蕉城区* | 安溪县* | 武平县* | 秀屿区 | 同安区 |
2 | 三元区* | 诏安县* | 建瓯市* | 罗源县* | 周宁县* | 德化县 | 漳平市* | 涵江区 | 翔安区 |
3 | 尤溪县* | 南靖县* | 邵武市* | 闽侯县* | 屏南县* | 南安市 | 连城县 | 仙游县 | |
4 | 明溪县* | 平和县* | 松溪县 | 平潭综合实验区 | 寿宁县 | 泉港区 | 永定区 | 荔城区 | |
5 | 宁化县* | 漳浦县* | 光泽县 | 长乐区 | 福安市 | 晋江市 | 长汀县 | 城厢区 | |
6 | 将乐县 | 长泰区 | 浦城县 | 福清市 | 福鼎市 | 永春县 | 新罗区 | ||
7 | 泰宁县 | 芗城区 | 政和县 | 晋安区 | 柘荣县 | 惠安县 | 上杭县 | ||
8 | 梅列区 | 龙文区 | 建阳区 | 连江县 | 古田县 | 洛江区 | |||
9 | 沙县区 | 华安县 | 延平区 | 闽清县 | 霞浦县 | 石狮市 | |||
10 | 永安市 | 云霄县 | 顺昌县 | ||||||
11 | 大田县 | 东山县 | |||||||
12 | 清流县 |
*:表示22个调查县(市、区)
*:Indicates 22 investigation counties (cities, districts)
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工作方案及《福建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实施方案》的相关规定,普查数据通过查阅各地方的地方志及文献,走访经验丰富的农业专家及工作者,收集辖区内各类作物的种植历史、栽培制度、品种更替、社会经济和环境变化,以及重要作物的野生近缘植物种类、地理分布、生态环境和濒危状况等信息。每个普查县征集种质资源20~30份,每个调查县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80~100份,并分别填写“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征集表”和“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调查表”,表格记录征集与收集的各类农作物种质资源的特征特性、农艺性状、地理分布、历史演变、栽培方式、利用价值、濒危状况和保护利用情况等重要信息,每份资源详细记录采集编号、种质名称、采集时间、地点、经纬度、农民认知、种植栽培方式、前后茬作物及生境相关的土壤与生态信息,并采用单反相机拍摄种质资源的生境、表型、利用方式。
全省普查与调查发现,不同海拔、不同地区在农作物种质资源分布中起着重要作用,针对地区、海拔高度等影响因素分析农作物种质资源物种多样性规律,其中地区按照全省9个地级市划分,海拔按0~200 m、200~400 m、400~600 m、600~800 m、800~1000 m、1000 m以上6个梯度划分。对不同地级市和海拔收集的农作物种质资源的种类和数量进行种质资源样品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分析,包括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D)、Brillouin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EH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计算公式为:

式中为不同种的种质资源占该地区所有种质资源物种的频次,,Ni是物种i的数量,N表示在第i个环境中物种的总数。
Simpson优势度指数(D)计算公式为:

Brillouin丰富性指数(H)计算公式为:

Pielou均匀度指数(EH)计算公式为:

式中S为所有表示一个特定区域中的植物物种数量。
作物科、属、种分类参考在线网站植物智(2023版)(http://www.iplant.cn/),数据处理考虑样本数量及收集样本在全省的代表性,不同地区和海拔种质资源科水平的分布、农作物收集数量在不同海拔上的相关性分析,采用9个地级市和不同海拔农作物种质资源数量大于50份的22个科的数据。运用Excel分类和整理数据,利用SPSS 19.0软件计算物种多样性指数,使用Origin2021版软件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制图。
全省实施“行动”期间,共收集种质资源6235份,按种质资源类型可分为地方品种、野生资源、选育品种、引进品种和外省品种,其中地方品种资源最多,共5024份,占总数的80.58%;其次分别为野生资源883份,选育品种247份,引进品种32份,外省(含台湾地区)品种49份,占比分别为14.16%、3.96%、0.51%、0.79%(

图1 福建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种质资源类型
Fig.1 The germplasm resources types found by the Third National Crop Germplasm Resources Survey and Collection Action in Fujian province
由
序号No. | 科 Family | 属Genus | 种Species | 份数Number | 比例(%)Proportion | 序号 No. | 科 Family | 属Genus | 种Species | 份数Number | 比例(%)Proportion |
---|---|---|---|---|---|---|---|---|---|---|---|
1 | 豆科 | 19 | 26 | 1000 | 16.04 | 17 | 姜科 | 4 | 4 | 95 | 1.52 |
2 | 禾本科 | 25 | 32 | 631 | 10.12 | 18 | 柿科 | 1 | 1 | 90 | 1.44 |
3 | 山茶科 | 1 | 2 | 591 | 9.48 | 19 | 菊科 | 13 | 18 | 82 | 1.32 |
4 | 葫芦科 | 12 | 22 | 542 | 8.69 | 20 | 桃金娘科 | 4 | 5 | 69 | 1.11 |
5 | 旋花科 | 3 | 3 | 293 | 4.70 | 21 | 锦葵科 | 5 | 7 | 53 | 0.85 |
6 | 蔷薇科 | 12 | 20 | 282 | 4.52 | 22 | 满江红科 | 1 | 1 | 51 | 0.82 |
7 | 十字花科 | 4 | 12 | 252 | 4.04 | 23 | 杨梅科 | 1 | 1 | 48 | 0.77 |
8 | 无患子科 | 3 | 3 | 218 | 3.50 | 24 | 猕猴桃科 | 1 | 1 | 48 | 0.77 |
9 | 芭蕉科 | 1 | 4 | 212 | 3.40 | 25 | 胡麻科 | 1 | 1 | 45 | 0.72 |
10 | 芸香科 | 4 | 12 | 194 | 3.11 | 26 | 伞形科 | 5 | 5 | 40 | 0.64 |
11 | 石蒜科 | 1 | 6 | 189 | 3.03 | 27 | 唇形科 | 8 | 8 | 34 | 0.55 |
12 | 茄科 | 5 | 6 | 189 | 3.03 | 28 | 大戟科 | 3 | 3 | 31 | 0.50 |
13 | 天南星科 | 3 | 3 | 177 | 2.84 | 29 | 漆树科 | 4 | 4 | 30 | 0.48 |
14 | 薯蓣科 | 1 | 6 | 135 | 2.17 | 30 | 阿福花科 | 1 | 1 | 28 | 0.45 |
15 | 苋科 | 6 | 8 | 111 | 1.78 | 31 | 叶下珠科 | 3 | 3 | 26 | 0.42 |
16 | 壳斗科 | 2 | 4 | 97 | 1.56 | 32 | 桑科 | 4 | 6 | 26 | 0.42 |
33 | 鼠李科 | 2 | 2 | 25 | 0.40 | 59 | 天门冬科 | 3 | 3 | 3 | 0.05 |
34 | 橄榄科 | 1 | 1 | 25 | 0.40 | 60 | 蓼科 | 2 | 2 | 3 | 0.05 |
35 | 美人蕉科 | 1 | 1 | 22 | 0.35 | 61 | 椴树科 | 1 | 1 | 3 | 0.05 |
36 | 仙人掌科 | 2 | 2 | 19 | 0.30 | 62 | 竹芋科 | 1 | 1 | 2 | 0.03 |
37 | 葡萄科 | 3 | 3 | 19 | 0.30 | 63 | 泽泻科 | 2 | 2 | 2 | 0.03 |
38 | 木通科 | 2 | 4 | 19 | 0.30 | 64 | 银杏科 | 1 | 1 | 2 | 0.03 |
39 | 荨麻科 | 2 | 2 | 18 | 0.29 | 65 | 茜草科 | 2 | 2 | 2 | 0.03 |
40 | 酢浆草科 | 1 | 1 | 17 | 0.27 | 66 | 胡颓子科 | 1 | 1 | 2 | 0.03 |
41 | 五味子科 | 2 | 3 | 15 | 0.24 | 67 | 紫草科 | 1 | 1 | 1 | 0.02 |
42 | 睡莲科 | 1 | 1 | 14 | 0.22 | 68 | 玄参科 | 1 | 1 | 1 | 0.02 |
43 | 马齿苋科 | 2 | 2 | 12 | 0.19 | 69 | 香蒲科 | 1 | 1 | 1 | 0.02 |
44 | 番木瓜科 | 1 | 1 | 10 | 0.16 | 70 | 五列木科 | 1 | 1 | 1 | 0.02 |
45 | 番荔枝科 | 2 | 3 | 9 | 0.14 | 71 | 五加科 | 1 | 1 | 1 | 0.02 |
46 | 车前科 | 1 | 1 | 8 | 0.13 | 72 | 商陆科 | 1 | 1 | 1 | 0.02 |
47 | 落葵科 | 1 | 1 | 7 | 0.11 | 73 | 山榄科 | 1 | 1 | 1 | 0.02 |
48 | 山茱萸科 | 1 | 1 | 6 | 0.10 | 74 | 三尖杉科 | 1 | 1 | 1 | 0.02 |
49 | 西番莲科 | 1 | 2 | 5 | 0.08 | 75 | 忍冬科 | 1 | 1 | 1 | 0.02 |
50 | 莎草科 | 3 | 3 | 5 | 0.08 | 76 | 木棉科 | 1 | 1 | 1 | 0.02 |
51 | 秋海棠科 | 1 | 1 | 5 | 0.08 | 77 | 马鞭草科 | 1 | 1 | 1 | 0.02 |
52 | 凤梨科 | 1 | 1 | 5 | 0.08 | 78 | 柳叶菜科 | 1 | 1 | 1 | 0.02 |
53 | 百合科 | 1 | 1 | 5 | 0.08 | 79 | 景天科 | 1 | 1 | 1 | 0.02 |
54 | 石榴科 | 1 | 1 | 4 | 0.06 | 80 | 红豆杉科 | 1 | 1 | 1 | 0.02 |
55 | 三白草科 | 1 | 1 | 4 | 0.06 | 81 | 杜英科 | 1 | 1 | 1 | 0.02 |
56 | 胡桃科 | 1 | 1 | 4 | 0.06 | 82 | 杜鹃花科 | 1 | 1 | 1 | 0.02 |
57 | 报春花科 | 2 | 3 | 4 | 0.06 | 83 | 安息香科 | 1 | 1 | 1 | 0.02 |
58 | 败酱科 | 1 | 2 | 4 | 0.06 | 合计 Total | 229 | 313 | 6235 | 100 |
对此次行动收集的6235份种质资源的所属作物类型和地级市进行分析,结果见
作物类型 Crop types | 三明市 Sanming city | 漳州市 Zhangzhou city | 福州市 Fuzhou city | 宁德市 Ningde city | 南平市 Nanping city | 龙岩市 Longyan city | 泉州市 Quanzhou city | 莆田市 Putian city | 厦门市 Xiamen city | 总计 Total | 比例(%) Percentage |
---|---|---|---|---|---|---|---|---|---|---|---|
蔬菜 Vegetables | 531 | 328 | 309 | 263 | 218 | 225 | 151 | 31 | 35 | 2091 | 33.57 |
粮食作物 Grain crops | 382 | 151 | 227 | 242 | 255 | 156 | 142 | 43 | 16 | 1614 | 25.91 |
果树 Fruiters | 207 | 465 | 235 | 168 | 164 | 108 | 65 | 87 | 18 | 1517 | 24.35 |
经济作物 Cash crops | 149 | 123 | 73 | 175 | 185 | 65 | 109 | 21 | 9 | 909 | 14.59 |
牧草绿肥 Forage green manures | 17 | 0 | 40 | 12 | 17 | 11 | 0 | 1 | 0 | 98 | 1.57 |
总计 Total | 1286 | 1067 | 884 | 860 | 839 | 565 | 467 | 183 | 78 | 6229 | 100.00 |
比例(%)Percentage | 20.65 | 17.13 | 14.19 | 13.81 | 13.47 | 9.07 | 7.50 | 2.94 | 1.25 | 100.00 | - |
按作物类型划分,除6份药用植物,其余6229份种质资源分别为蔬菜2091份、粮食作物1614份、果树1517份、经济作物909份、牧草绿肥98份,占比分别为33.57%、25.91%、24.35%、14.59%、1.57%。蔬菜是福建省大宗农副产品之一,是福建省乡村振兴的优势特色产业,在本次收集的种质资源中,蔬菜地方种质资源数量最多,占比最大,与蔬菜产值居省内各类农作物之首呈对应关系。
按行政区划分,6229份种质资源中,三明市1286份、漳州市1067份、福州市 884 份、宁德市860份、南平市839份、龙岩市565份、泉州市467份、莆田市183份、厦门市78份,占比分别为20.65%、17.13%、14.19%、13.81%、13.47%、9.07%、7.50%、2.94%、1.25%。其中,三明市收集到的蔬菜、粮食作物种质资源数量最多,分别为531份和382份。南平市收集的经济作物数量最多,辖区内武夷山、邵武等地收集的茶树种质资源份数较多。本次收集到的牧草绿肥作物主要在福州、三明、南平、宁德、龙岩等地,牧草分布比较零散,主要分布于大型养殖场,以闽北较多,绿肥资源主要分布于全省的果园、茶园,水田绿肥(如红萍)主要分布于闽北地区水田。
选取9个地级市农作物种质资源数量大于50份的22个科进行分析,22个科包含的种质资源数量差异较大(

图2 不同地区种质资源在科水平上的分布
Fig. 2 Distribution of germplasm resources at the family level in different regions
收集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分布在海拔0 ~1368 m,6235份资源数量总体呈现随着海拔升高而下降的趋势(

图3 不同海拔梯度的市所辖县(市、区)、乡(镇)、村(街道)、种质资源数量分布
Fig. 3 The distribution of counties (cities, districts), townships(towns), villages(streets) under the municipal administration and germplasm resources at different altitude
在所有收集到的83个科的作物中,有24个科的作物在6个海拔梯度均有分布,分别是豆科、禾本科、葫芦科、旋花科、十字花科、石蒜科、芭蕉科、蔷薇科、天南星科、茄科、姜科、苋科、山茶科、杨梅科、菊科、柿科、伞形科、荨麻科、满江红科、壳斗科、唇形科、美人蕉科、五味子科、猕猴桃科。
选取科内种质资源数量大于50份的科,对不同海拔梯度上资源数量前10的科及主要种进行分析。从

图4 不同海拔梯度农作物在科水平上的分布
Fig.4 The distribution of crops at the family level at different altitude classifications
海拔(m)Altitude | 资源数量 前10的科 Top 10 families in germplasm resources number | 主要代表种类 Mainly representative species | 海拔(m)Altitude | 资源数量 前10的科 Top 10 families in germplasm resources number | 主要代表种类 Mainly representative species |
---|---|---|---|---|---|
0~200 | 豆科 |
大豆、落花生、豇豆、菜豆、 豌豆、野生大豆 | 600~800 | 豆科 |
大豆、豇豆、扁豆、饭豆、 利马豆、小豆、菜豆 |
无患子科 | 龙眼、荔枝、红毛丹 | 山茶科 | 茶树、油茶 | ||
禾本科 | 稻、甘蔗、玉米、高粱、大麦、穇 | 禾本科 | 稻、玉米、薏苡、高粱、粟、茭白、画眉草 | ||
葫芦科 | 丝瓜、中国南瓜、葫芦、黄瓜、冬瓜、苦瓜 | 葫芦科 | 中国南瓜、葫芦、丝瓜、佛手瓜、黄瓜、苦瓜 | ||
旋花科 | 甘薯、蕹菜 | 壳斗科 | 锥栗、板栗 | ||
十字花科 | 芥菜、白菜、萝卜、花椰菜、油菜、普通白菜 | 蔷薇科 | 沙梨、桃、中国李、杏、麻梨、豆梨 | ||
芸香科 | 柚、柑橘、黄皮、桠柑、柠檬、酸橙 | 十字花科 | 芥菜、油菜、不结球白菜、萝卜、荠、甘蓝 | ||
石蒜科 | 葱、大蒜、韭、藠头、洋葱 | 天南星科 | 芋、魔芋 | ||
芭蕉科 | 香蕉、阿宽蕉、大蕉、芭蕉 | 旋花科 | 甘薯、蕹菜、马蹄金 | ||
蔷薇科 | 枇杷、沙梨、桃、中国李、梅、山莓 | 茄科 | 马铃薯、茄、辣椒、烟草、枸杞 | ||
200~400 | 山茶科 | 茶树、油茶 | 800~1000 | 豆科 | 大豆、菜豆、豇豆、扁豆、利马豆、饭豆 |
豆科 | 大豆、豇豆、落花生、扁豆、利马豆、菜豆 | 山茶科 | 茶树、油茶 | ||
禾本科 | 稻、薏苡、甘蔗、玉米、粟、高粱 | 葫芦科 | 中国南瓜、葫芦、丝瓜、佛手瓜、冬瓜、黄瓜 | ||
葫芦科 | 中国南瓜、丝瓜、冬瓜、葫芦、黄瓜、佛手瓜 | 禾本科 | 稻、高粱、玉米、粟 | ||
蔷薇科 | 沙梨、枇杷、桃、梅、中国李、豆梨 | 蔷薇科 | 沙梨、桃、中国李 | ||
芭蕉科 | 阿宽蕉、芭蕉、香蕉、大蕉 | 旋花科 | 甘薯 | ||
茄科 | 辣椒、马铃薯、茄、烟草、番茄、枸杞 | 天南星科 | 芋、魔芋 | ||
旋花科 | 甘薯、蕹菜 | 薯蓣科 | 参薯、薯蓣、褐苞薯蓣、山薯、黄独 | ||
十字花科 |
芥菜、不结球白菜、萝卜、荠、 油菜、芜青、甘蓝 | 石蒜科 | 大蒜、葱、韭、藠头 | ||
石蒜科 | 大蒜、葱、韭、藠头、薤白 | 茄科 | 马铃薯、茄、辣椒、烟草、番茄 | ||
400~600 | 豆科 | 大豆、豇豆、菜豆、扁豆、落花生、饭豆 | >1000 | 山茶科 | 茶树 |
禾本科 | 稻、薏苡、高粱、玉米、甘蔗、粟 | 豆科 | 饭豆、豇豆、菜豆、大豆 | ||
葫芦科 |
中国南瓜、丝瓜、葫芦、佛手瓜、 冬瓜、有棱丝瓜 | 葫芦科 | 中国南瓜、丝瓜、葫芦、黄瓜、佛手瓜 | ||
山茶科 | 茶树 | 禾本科 | 稻、小麦、鹅观草 | ||
天南星科 | 芋、魔芋、紫萍 | 茄科 | 马铃薯、茄、辣椒 | ||
蔷薇科 | 沙梨、中国李、枇杷、台湾林檎、樱桃 | 猕猴桃科 | 中华猕猴桃 | ||
旋花科 | 甘薯、蕹菜 | 旋花科 | 甘薯 | ||
芭蕉科 | 阿宽蕉、香蕉、芭蕉、大蕉 | 壳斗科 | 板栗、锥栗 | ||
芸香科 | 柚、柑橘、金柑、花椒、桠柑、柠檬 | 天南星科 | 芋、魔芋 | ||
十字花科 |
芥菜、萝卜、大白菜、芜青、 荠、不结球白菜 | 五味子科 | 黑老虎、南五味子 |
山茶科收集到茶树和油茶2类作物,并以茶树为主要农作物,多收集自200~400 m和600~800 m。以板栗和锥栗为主的壳斗科收集份数最多的海拔在600~800 m,主要来自于南平建瓯这一全省锥栗栽培集中中心。
分析22个科农作物收集数量之间的相关性(

图5 22个科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在不同海拔区间的相关性分析
Fig.5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crop germplasm resources from 22 families at different altitudes
*、**、***分别表示在0.05、0.01、0.001水平上显著相关;红色部分表示正相关,蓝色部分表示负相关
*, **, and *** indicat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at the levels of 0.05, 0.01, and 0.001, respectively;Red means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blue indicates negative correlation
结合不同地级市、不同海拔区间分析全省农作物种质资源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Brillouin丰富度指数(
多样性指数 Diversity index | 海拔(m)Altitude | 三明市Sanming city | 漳州市Zhangzhou city | 福州市Fuzhou city | 宁德市Ningde city | 南平市Nanping city | 龙岩市Longyan city | 泉州市Quanzhou city | 莆田市Putian city | 厦门市Xiamen city |
---|---|---|---|---|---|---|---|---|---|---|
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 H’ | 0~200 | 2.4733 | 3.1118 | 3.0969 | 3.1167 | 2.6058 | 2.2475 | 2.8609 | 2.5732 | 2.4491 |
200~400 | 2.9254 | 2.6905 | 2.7322 | 1.9056 | 2.6098 | 3.2053 | 1.4008 | 1.9796 | 1.7479 | |
400~600 | 2.7526 | 2.6987 | 2.8984 | 2.1034 | 2.3488 | 2.8900 | 1.6682 | 1.3863 | 0 | |
600~800 | 2.8145 | 1.7012 | 2.6415 | 2.7773 | 1.5726 | 2.7305 | 1.9094 | 0.5623 | 2.2048 | |
800~1000 | 2.7927 | 1.8393 | 2.4056 | 2.6464 | 2.1331 | 2.4133 | 1.5596 | 0 | 1.4735 | |
>1000 | 2.1665 | 1.2730 | 0 | 2.6271 | 1.1180 | 0.6365 | 0 | 0 | 0 | |
Brillouin 丰富性指数 H | 0~200 | 4.1821 | 7.5317 | 7.0592 | 6.5041 | 4.7835 | 3.6865 | 6.3227 | 5.3467 | 3.9178 |
200~400 | 6.1166 | 5.8285 | 4.8653 | 3.4595 | 5.6537 | 7.5530 | 2.3784 | 3.1138 | 2.5695 | |
400~600 | 6.4143 | 4.9049 | 5.7215 | 3.7935 | 4.0910 | 6.5516 | 2.2735 | 2.1640 | 0 | |
600~800 | 6.5888 | 3.8919 | 5.0677 | 5.5325 | 3.3418 | 5.1370 | 2.5115 | 0.7213 | 3.5088 | |
800~1000 | 6.6059 | 2.7291 | 3.6996 | 4.7274 | 3.0010 | 3.9013 | 1.9236 | 0 | 2.0121 | |
>1000 | 2.9697 | 1.3654 | 0 | 5.4308 | 2.7091 | 0.9102 | 0 | 0 | 0 | |
Simpson 优势度指数 D | 0~200 | 0.8997 | 0.9351 | 0.9356 | 0.9471 | 0.9030 | 0.8770 | 0.9131 | 0.8803 | 0.9092 |
200~400 | 0.9184 | 0.8890 | 0.9216 | 0.7272 | 0.8819 | 0.9459 | 0.5875 | 0.8497 | 0.9524 | |
400~600 | 0.8723 | 0.9258 | 0.9387 | 0.8211 | 0.8611 | 0.9101 | 0.8242 | 1 | 0 | |
600~800 | 0.9033 | 0.6461 | 0.9002 | 0.9095 | 0.6175 | 0.9151 | 0.8317 | 0.5000 | 0.9487 | |
800~1000 | 0.8921 | 0.8590 | 0.9080 | 0.8942 | 0.8915 | 0.9206 | 0.8929 | 0 | 0.7576 | |
>1000 | 0.8966 | 0.7778 | 0 | 0.8874 | 0.4259 | 0.6667 | 0 | 0 | 0 | |
Pielou均匀度 指数 EH | 0~200 | 0.8400 | 0.7914 | 0.8184 | 0.8914 | 0.8095 | 0.8516 | 0.7923 | 0.7722 | 0.8833 |
200~400 | 0.7985 | 0.7990 | 0.8597 | 0.6726 | 0.734 | 0.8522 | 0.5637 | 0.8597 | 0.9755 | |
400~600 | 0.7567 | 0.8864 | 0.8896 | 0.7143 | 0.7841 | 0.8195 | 0.8573 | 1 | 0 | |
600~800 | 0.7794 | 0.5778 | 0.7927 | 0.8166 | 0.5672 | 0.8592 | 0.8293 | 0.8113 | 0.9575 | |
800~1000 | 0.7987 | 0.8845 | 0.8883 | 0.8123 | 0.8896 | 0.9145 | 0.9690 | 0 | 0.8224 | |
>1000 | 0.9035 | 0.9183 | 0 | 0.7971 | 0.4499 | 0.9183 | 0 | 0 | 0 |
Simpson优势度指数反映了不同海拔区间物种群落的集中程度,数值越大,种类在区域的分布越集中,优势群落越明显。在海拔0~200 m,Simpson优势度指数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具有相同的趋势,福州、宁德、泉州、厦门等沿海地区的Simpson优势度指数高于三明、南平、龙岩等山区。Pielou均匀度指数体现了物种的分布均匀性,除收集样本量较小的厦门市,在海拔0~200 m,漳州市、福州市、南平市、泉州市和莆田市的Pielou均匀度指数较低。漳州市、龙岩市、莆田市和福州市在海拔200~400 m、400~600 m以及宁德市、龙岩市、泉州市、厦门市在海拔600~800 m、800~1000 m的Pielou均匀度指数普遍较高,说明这些地区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在上述海拔区间收集的种类和数量较均匀。
对不同海拔梯度的4种物种多样性指数进行 Pearson 相关性分析(

图6 不同海拔梯度的物种多样性指数相关性
Fig.6 Correlation of species diversity index at different altitudes
对不同地级市收集的农作物种质资源的物种多样性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

图7 不同地区物种多样性指数的相关性分析
Fig. 7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species diversity index in different region
福州市与泉州市、龙岩市种质资源Simpson优势度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莆田市与龙岩市种质资源的Pielou均匀度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福州市与泉州市的Pielou均匀度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这2个地区分别有63.60%和50%的种质资源皆收集于海拔0~200 m,除200~400 m和400~600 m处的种质资源数量稍不一致,其他海拔区间收集数量变化一致。
从全省收集的作物种类在地区和海拔中的差异及相关性发现,0~200 m是全省四大平原所在的沿海地区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Brillouin丰富度指数最高的海拔区间,而200~800 m的闽西北内陆地区收集种质资源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Brillouin丰富度指数高于同海拔的闽南沿海地区,符合人为影响强烈及农耕地区,山区往往比平原具有更多的生物种类的一般规
本次普查收集的农作物种质资源种类丰富,6235份种质资源总计归类到83科,229 属,313种,数量前10的科主要是豆科、禾本科、山茶科、葫芦科、旋花科、蔷薇科、十字花科、无患子科、芭蕉科、芸香科,共占比67.60%,与广东省在第三次普查收集行动中前10数量的种质资源占比70.3
农作物多样性是一个社会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区域综合体,是人类文化多样性与自然生物多样性相互作用的结果。影响生物多样性变化的全球性的主导因素是社会经济发
在福建省所处的中纬度(20~30°)地区,物种组成变化与环境变量相关性最强,反映了环境筛选的重要性。在较小的采样范围内,与空间变量的相关性更强;在较大的采样范围内,环境变量的影响更
致谢
对本文数据做出贡献的还有福建省参与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的所有普查和调查队队员、鉴定评价专家,无法一一枚举,在此一并感谢!
参考文献
刘旭,李立会,黎裕,方沩.作物种质资源研究回顾与发展趋势.农学学报,2018,8(1):1-6 [百度学术]
Liu X, Li L H, Li Y, Fang W.Crop germplasm resources: Advances and trends.Journal of Agriculture, 2018,8(1):1-6 [百度学术]
廖善刚.福建省旅游气候资源分析.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96-100 [百度学术]
Liao S G.Analysis of tourism climate resources in Fujian province.Journal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1998(1):96-100 [百度学术]
韩霞,李冬玲.福建省志-科技技术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67-68 [百度学术]
Han X,Li D L.Fujian provincial chronicle-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ronicle. Beijing: Local Records Press, 1999:67-68 [百度学术]
王金英,林亨芳,江川. 福建省水稻地方品种稻米品质的特点分析. 福建稻麦科技,1996,14(4):22-26 [百度学术]
Wang J Y,Lin H F,Jiang C.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ice quality of landrace in Fujian province. Fuji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Rice and Wheat, 1996,14(4):22-26 [百度学术]
唐学祥,苏晓梅,魏文麟.福建的辣椒品种资源.福建农业科技,1991(2):21-22 [百度学术]
Tang X X,Su X M,Wei W L.Pepper variety resources in Fujian.Fujia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1(2):21-22 [百度学术]
陈如凯,徐树传,陈振藩,李恒球.福建省野生大豆考察与研究.福建农业科技,1984(2):2-5 [百度学术]
Chen R K,Xu S C,Chen Z F,Li H Q.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f wild soybeans in Fujian province. Fujia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84(2):2-5 [百度学术]
苏艳,杨忠义,曹永生,刘义富,陈晓艳,奎丽梅,刘晓利.云南作物资源特征特性及生态地理分布研究ⅩⅥ.蔬菜资源的多样性分布研究.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2,13(1):52-56 [百度学术]
Su Y,Yang Z Y,Cao Y S,Liu Y F,Chen X Y,Kui L M,Liu X L.Characteristics an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Yunnan crops resources XVI.distribution diversity of vegetable germplasm in stress resistance.Journal of Plant Genetic Resources,2012,13(1):52-56 [百度学术]
马克平,黄建辉,于顺利,陈灵芝.北京东灵山地区植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Ⅱ.丰富度、均匀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生态学报,1995,15(3):268-277 [百度学术]
Ma K P,Huang J H,Yu S L,Chen L Z.Studies on the diversity of plant community in dongling mountain area of Beijing Ⅱ. Abundance,evenness and species diversity index. Journal of Ecology,1995,15(3):268-277 [百度学术]
林育真,付荣恕.生态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103 [百度学术]
Lin Y Z,Fu R S. Ecology.Beijing: Science Press,2013:103 [百度学术]
吴柔贤,徐恒恒,高家东,郜银涛,陈兵先,张文虎,刘军.广东省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与分析.广东农业科学,2020,47(9):1-11 [百度学术]
Wu R X,Xu H H,Gao J D,Hu Y T,Chen B X,Zhang W H,Liu J.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crops germplasm resources in Guangdong province.Guang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2020,47(9):1-11 [百度学术]
李春燕,詹杰,应朝阳,罗旭辉,陈恩,陈志彤.福建省野生豆科植物资源及植物生态地理区系分析.热带农业科学,2014,34(10):62-66 [百度学术]
Li C Y,Zhan J,Ying Z Y,Luo X H,Chen E,Chen Z T.Species composition and ecologically geographical flora of wild Leguminosae in Fujian province.Chinese Journal of Tropical Agriculture,2014,34(10):62-66 [百度学术]
邸青,胡玮,张谊模,刘吉振,陈敏,吴霜,黄云峰.重庆市蔬菜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与分析.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2,23(3):775-786 [百度学术]
Di Q,Hu W,Zhang Y M,Liu J Z,Chen M,Wu Shuang,Huang Y F.Survey,collection and analysis of vegetable germplasm resourcesin Chongqing municipality of China.Journal of Plant Genetic Resources,2022,23(3):775-786 [百度学术]
丁汉凤,王栋,张晓冬,李润芳,李湛,马玉敏,张煜,李娜娜,陈为京,范仲学,樊守金,张立宾,张辉.山东省沿海地区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与分析.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3,14(3):367-372 [百度学术]
Ding H F,Wang D,Zhang X D,Li R F,Li Z,Ma Y M,Zhang Y,Li N N,Chen W J,Fan Z X,Fan S J,Zhang L B,Zhang H.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crop germplasm resources in coastal areas of Shandong province.Journal of Plant Genetic Resources,2013,14(3):367-372 [百度学术]
穆志新,郝晓鹏,秦慧彬,李萌,王燕,畅建武,乔治军.山西省干旱地区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分析.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6,17(4):637-648 [百度学术]
Mu Z X,Hao X P,Qin H B,Li M,Wang Y,Chang J W,Qiao Z J.General survey and analysis of crop germplasm resources in drought area of Shanxi province. Journal of Plant Genetic Resources,2016,17(4):637-648 [百度学术]
张文开.福建省耕地资源优化利用.福州:福建师范大学, 2002 [百度学术]
Zhang W K.Study on the quality utilization of the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 in Fujian province. Fuzhou: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2002 [百度学术]
王丹,陈秀兰,徐学荣.乡村振兴背景下福建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中国蔬菜,2022(7):8-12 [百度学术]
Wang D,Chen X L,Xu X R.Th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path of Fujian vegetable industr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China Vegetables,2022(7):8-12 [百度学术]
谢庆梓.福建山地气候生态特征及其宜茶气候带的划分.山地研究,1993(1):43-49 [百度学术]
Xie Q Z.Climato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ountainous areas in Fujian and the division of suitable tea climate zones.Mountain Research,1993(1):43-49 [百度学术]
郭辉军,Christine Padoch,陈爱国,付永能.西双版纳社会经济发展与生物多样性变化研究.云南植物研究,2001(S1):37-49 [百度学术]
Guo H J,Christine P,Chen A G,Fu Y N.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biodiversity change in Xishuangbanna, Yunnan, China.Yunnan Botanical Research,2001(S1):37-49 [百度学术]
陈海坚,黄昭奋,黎瑞波,彭宗波,麦全法,蒋菊生.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与功能及其保护.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5(2):24-27 [百度学术]
Chen H J,Huang Z F,Li R B,Peng Z B,Mai Q F,Jiang J S.Connotation, function and conservation of agriculture biological diversity.Journal of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ropical Agriculture,2005(2):24-27 [百度学术]
黄昭奋,黎瑞波,麦全法,彭宗波,陈海坚,蒋菊生.海南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研究.热带农业科学,2005(2):25-28 [百度学术]
Huang Z F,Li R B,Mai Q F,Peng Z B,Chen H J,Jiang J 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robi diversity and socially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hainan and its protective strategy chinese. Journal of Tropical Agriculture,2005(2):25-28 [百度学术]
高爱农,杨庆文.作物种质资源调查收集的理论基础与方法.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2,23(1):21-28 [百度学术]
Gao A N,Yang Q W.Theory and methods for survey and collection of crop germplasm resources. Journal of Plant Genetic Resources,2022,23(1):21-28 [百度学术]
Keita N,Naoto S,Marc W,Cadotte,Akira S.The latitudinal gradient in plant community assembly processes:A meta-analysis. Ecology Letters,2022,25:1711-1724 [百度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