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针对江苏高粱产业缺乏本地适宜品种和优异种质资源的问题,本研究以来自国内外的400份高粱种质资源为材料,利用Shannon-Weaver遗传多样性指数、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其在江苏淮北地区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供试高粱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其中质量性状芽鞘色、幼苗叶色、主脉色、穗型、穗形、颖壳色、粒色、分蘖性和颖壳包被度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0366、0.2235、0.6631、1.3980、0.9619、1.7641、1.7039、1.0631和0.9908;而数量性状全生育期、株高、茎粗、穗长、穗柄长、穗粒重、千粒重、着壳率和角质率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普遍高于质量性状,分别为2.0479、1.9254、2.0472、1.9822、2.0531、2.0314、2.0693、1.4375和1.926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株高与全生育期、穗长、穗柄长、穗粒重和着壳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千粒重呈显著负相关;穗粒重与全生育期、千粒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穗长与穗柄长、着壳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千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基于数量性状的聚类分析表明,在欧式距离为15时,供试高粱可以分为3大类,其中类群I植株高大,穗粒重和千粒重较小,可作为能源材料开发;类群II穗长和穗柄长较短,可从中筛选适合粮饲兼用型育种的资源;类群III矮秆、大穗、早熟,可作为粒用高粱材料创新及杂交育种的基础材料。数量性状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4个主成分对表型变异的累计贡献率达到85.153%;其中第1主成分方差贡献率达到了33.209%,载荷较高的性状有穗长和穗柄长;第2主成分贡献率为25.189%,穗粒重载荷最高;第3主成分贡献率为15.427%,千粒重载荷最高;第4主成分贡献率为11.328%,载荷较高的性状有全生育期、株高、茎粗以及角质率。从供试高粱种质中,筛选出8份全生育期较短、株高较矮、穗型偏散的优良资源,可供江苏地区育种利用。
高粱[Sorghum bicolor (L.) Moench]是世界第五大禾谷类作物,具有抗旱、耐涝、耐盐碱、高光效等优
种质资源是品种选育的物质基
高粱表型受基因型和环境的共同影响,相同种质资源在不同的生态区会有不同的遗传表现。因此,尽管我国登记保存的高粱资源有22797
供试材料共400份,全部来自国家作物种质库。参试种质中,98份为国内高粱,其中华北39份:山西、河北、内蒙古分别为19份、14份和6份;东北25份:辽宁、黑龙江、吉林分别为16份、8份和1份;西北7份:甘肃、新疆和陕西分别为4份、2份和1份;西南14份:云南11份、四川3份;华中6份:湖北4份、湖南2份;华东7份,均来源山东。另外302份来自亚洲、美洲、欧洲和大洋洲等高粱产区的17个国家,其中印度170份、美国59份、墨西哥23份、法国21份、日本12份、英国3份,西德、匈牙利、罗马尼亚各2份,澳大利亚、乍得、捷克、埃塞俄比亚、朝鲜、巴基斯坦、泰国和苏联各1份。资源相关信息见
编号No. | 品种名称 Name | 来源地 Origin | 编号No. | 品种名称 Name | 来源地 Origin | 编号No. | 品种名称 Name | 来源地 Origin |
---|---|---|---|---|---|---|---|---|
1 | 119 高粱 | 中国辽宁 | 22 | 大中粘高粱 | 中国河北 | 43 | 老姑座 | 中国辽宁 |
2 | 八叶齐 | 中国内蒙古 | 23 | 大关东青 | 中国河北 | 44 | 青壳高粱 | 中国辽宁 |
3 | 大黄壳 | 中国辽宁 | 24 | 大蛇眼白 | 中国河北 | 45 | 岫岩紧 | 中国辽宁 |
4 | 小粘棒 | 中国辽宁 | 25 | 大蛇眼红 | 中国河北 | 46 | 黄壳散 | 中国辽宁 |
5 | 平顶香 | 中国黑龙江 | 26 | 平身白 | 中国河北 | 47 | 黑黄棒子 | 中国辽宁 |
6 | 白粘高粱 | 中国辽宁 | 27 | 关东青 | 中国河北 | 48 | 散穗红壳 | 中国辽宁 |
7 | 对粒 | 中国辽宁 | 28 | 米高梁 | 中国河北 | 49 | 老鸹登 | 中国黑龙江 |
8 | 老鸹登 | 中国黑龙江 | 29 | 红壳白 | 中国河北 | 50 | 克恢22号 | 中国黑龙江 |
9 | 米棒子 | 中国黑龙江 | 30 | 红高梁 | 中国河北 | 51 | 二稀码 | 中国山东 |
10 | 珍珠白 | 中国内蒙古 | 31 | 紧码米青 | 中国河北 | 52 | 打锣锤 | 中国山东 |
11 | 歪脖张 | 中国辽宁 | 32 | 千斤红 | 中国山西 | 53 | 黄萼 | 中国山东 |
12 | 洋大粒 | 中国辽宁 | 33 | 圪塔穗 | 中国山西 | 54 | 黑皮高粱 | 中国山东 |
13 | 黄罗伞 | 中国吉林 | 34 | 竹叶青 | 中国山西 | 55 | 紫壳子高梁 | 中国山东 |
14 | 跃进4号 | 中国辽宁 | 35 | 纺穗高粱 | 中国山西 | 56 | 隔河偷 | 中国山东 |
15 | 鸽子灰 | 中国内蒙古 | 36 | 软茭子 | 中国山西 | 57 | 遭烘萼高梁 | 中国山东 |
16 | 瞎八石 | 中国辽宁 | 37 | 软茭子 | 中国山西 | 58 | 甘6513 | 中国甘肃 |
17 | 二铺粒 | 中国山西 | 38 | 歪脖金茭子 | 中国山西 | 59 | 早熟黑格棒 | 中国甘肃 |
18 | 二蛇眼红 | 中国河北 | 39 | 离石黄 | 中国山西 | 60 | 黑壳高梁 | 中国甘肃 |
19 | 小关东青 | 中国河北 | 40 | 黄高粱 | 中国山西 | 61 | 碎老汉 | 中国甘肃 |
20 | 小高粱 | 中国河北 | 41 | 粘高粱 | 中国内蒙古 | 62 | 一把伞(翼城) | 中国山西 |
21 | 小粒白高粱 | 中国河北 | 42 | 大黑头 | 中国辽宁 | 63 | 白高粱(阳高) | 中国山西 |
64 | 灯笼红(忻州) | 中国山西 | 103 | KO2-Kass | 乍得 | 142 | E90 | 印度 |
65 | 紧穗高粱(稷山) | 中国山西 | 104 | S.durrha | 捷克 | 143 | E92 | 印度 |
66 | 黄壳子高粱(永和) | 中国山西 | 105 | 埃塞13 | 埃塞俄比亚 | 144 | E-302 | 印度 |
67 | 黑63027 | 中国黑龙江 | 106 | Sg 1681 | 法国 | 145 | E-303 | 印度 |
68 | 贼不偷高粱(宁陕) | 中国陕西 | 107 | Sg 1765 | 法国 | 146 | Framida | 印度 |
69 | 黑暴糯高粱(广南) | 中国云南 | 108 | Sg 1975 | 法国 | 147 | ICSH 138 | 印度 |
70 | 小黑壳(哲盟) | 中国内蒙古 | 109 | Sg 1979 | 法国 | 148 | ICSH 142 | 印度 |
71 | 哲38恢 | 中国内蒙古 | 110 | Sg 3658 | 法国 | 149 | ICSH 159 | 印度 |
72 | 低晋5 | 中国山西 | 111 | Sg 4106 | 法国 | 150 | ICSH 205 | 印度 |
73 | 晋铁2 | 中国山西 | 112 | Sg 4149 | 法国 | 151 | ICSH 228 | 印度 |
74 | 晋5-0 | 中国山西 | 113 | Sg 4155 | 法国 | 152 | ICSH 229 | 印度 |
75 | 特紧1 | 中国山西 | 114 | Sg 4194 | 法国 | 153 | ICSH 230 | 印度 |
76 | 克恢45 | 中国黑龙江 | 115 | Sg 4469 | 法国 | 154 | ICSH 245 | 印度 |
77 | 绥恢16 | 中国黑龙江 | 116 | Sg 4516 | 法国 | 155 | ICSH 281 | 印度 |
78 | 红高粱 | 中国湖北 | 117 | Sg 4527 | 法国 | 156 | ICSH 310 | 印度 |
79 | 铁高粱 | 中国湖北 | 118 | Sg 4550 | 法国 | 157 | ICSH 434 | 印度 |
80 | 高粱 | 中国湖北 | 119 | Sg 4815 | 法国 | 158 | ICSH 479 | 印度 |
81 | 高粱 | 中国湖北 | 120 | Sg 4950 | 法国 | 159 | ICSH 574 | 印度 |
82 | 湘攸22 | 中国湖南 | 121 | Sg 5007 | 法国 | 160 | ICSV-107 | 印度 |
83 | 郑粱8号 | 中国湖南 | 122 | Sg 5056 | 法国 | 161 | ICSV-108 | 印度 |
84 | 粘高粱(巫溪) | 中国四川 | 123 | Sg 5092 | 法国 | 162 | ICSV-114 | 印度 |
85 | 落籽红壳(西昌) | 中国四川 | 124 | Sg 5103 | 法国 | 163 | ICSV-120 | 印度 |
86 | 糯高粱(古蔺) | 中国四川 | 125 | Sg 5122 | 法国 | 164 | ICSV-126 | 印度 |
87 | 丰谷高粱(西畴) | 中国云南 | 126 | Sg 5151 | 法国 | 165 | ICSV-133 | 印度 |
88 | 长脖子高粱(元谋) | 中国云南 | 127 | Roce | 西德 | 166 | ICSV-137 | 印度 |
89 | 白高粱(文山) | 中国云南 | 128 | Vespa | 西德 | 167 | ICSV-138 | 印度 |
90 | 红高粱(开远) | 中国云南 | 129 | CKA (Male sterile) | 匈牙利 | 168 | ICSV-145 | 印度 |
91 | 饭高粱(景东) | 中国云南 | 130 | Sumac | 匈牙利 | 169 | ICSV-146 | 印度 |
92 | 黄红糯高粱(元谋) | 中国云南 | 131 | A531 | 印度 | 170 | ICSV-147 | 印度 |
93 | 黄壳黄米高粱(元谋) | 中国云南 | 132 | ASR-2 | 印度 | 171 | ICSV-148 | 印度 |
94 | 散穗高粱(呈贡) | 中国云南 | 133 | BR-307 | 印度 | 172 | ICSV-149 | 印度 |
95 | 糯高粱(禄丰) | 中国云南 | 134 | BR-319 | 印度 | 173 | ICSV-151 | 印度 |
96 | 糯高粱(嵩明) | 中国云南 | 135 | CSH9 | 印度 | 174 | ICSV-153 | 印度 |
97 | 白高粱(吐鲁番) | 中国新疆 | 136 | CSV-4 | 印度 | 175 | ICSV-155 | 印度 |
98 | 高粱(沙湾) | 中国新疆 | 137 | D-24089-81-K | 印度 | 176 | IS-103 | 印度 |
99 | Alpha | 澳大利亚 | 138 | D-24149-81-K | 印度 | 177 | IS-156 | 印度 |
100 | Hybrid Sorghum S32 | 英国 | 139 | D-71246 | 印度 | 178 | IS-160 | 印度 |
101 | Sorghum NK300A | 英国 | 140 | E20 | 印度 | 179 | IS-172 | 印度 |
102 | Hybor MV309 | 英国 | 141 | E77 | 印度 | 180 | IS-183 | 印度 |
181 | IS-330 (B68) | 印度 | 220 | M-60346 | 印度 | 259 | M-66595 | 印度 |
182 | IS-413 | 印度 | 221 | M-60348 | 印度 | 260 | M-66745 | 印度 |
183 | IS-416 | 印度 | 222 | M-60350 | 印度 | 261 | M-66801 | 印度 |
184 | IS-474 | 印度 | 223 | M-60351 | 印度 | 262 | M-66836 | 印度 |
185 | IS-620 | 印度 | 224 | M-60357 | 印度 | 263 | M-66858 | 印度 |
186 | Is 633 | 印度 | 225 | M-60370 | 印度 | 264 | M-66998 | 印度 |
187 | IS-634 | 印度 | 226 | M-60387 | 印度 | 265 | M-67056 | 印度 |
188 | IS-859 (KD) | 印度 | 227 | M-60391 | 印度 | 266 | M-67064 | 印度 |
189 | IS-1054 (M35) | 印度 | 228 | M-60394 | 印度 | 267 | M-67074 | 印度 |
190 | IS-1082 | 印度 | 229 | M-60395 | 印度 | 268 | M-67096 | 印度 |
191 | IS-2122 | 印度 | 230 | M-60419 | 印度 | 269 | M-67209 | 印度 |
192 | IS-2205 | 印度 | 231 | M-60440 | 印度 | 270 | M-67289 | 印度 |
193 | IS-2312 | 印度 | 232 | M-60443 | 印度 | 271 | M-67300 | 印度 |
194 | IS-2820 | 印度 | 233 | M-60451 | 印度 | 272 | M-67323 | 印度 |
195 | IS-3161 | 印度 | 234 | M-60452 | 印度 | 273 | M-67337 | 印度 |
196 | IS-3798 | 印度 | 235 | M-60465 | 印度 | 274 | M-67340 | 印度 |
197 | IS-3977 | 印度 | 236 | M-60750 | 印度 | 275 | M-67361 | 印度 |
198 | IS-18473(CSV-3.370) | 印度 | 237 | M-60752 | 印度 | 276 | M-67366 | 印度 |
199 | Is 18947 (IS12610c) | 印度 | 238 | M-60806 | 印度 | 277 | M-67395 | 印度 |
200 | IS-18958 (IS | 印度 | 239 | M-60826 | 印度 | 278 | M-67408 | 印度 |
201 | IS-19579 | 印度 | 240 | M-60830 | 印度 | 279 | M-67426 | 印度 |
202 | M-40354 (MR-807) | 印度 | 241 | M-60839 | 印度 | 280 | M-67518 | 印度 |
203 | M-40894 (MR-821) | 印度 | 242 | M-61683 | 印度 | 281 | M-67750 | 印度 |
204 | M-60025B | 印度 | 243 | M-62554 | 印度 | 282 | M-67769 | 印度 |
205 | M-60159 | 印度 | 244 | M-62572 | 印度 | 283 | M-67781 | 印度 |
206 | M-60169 | 印度 | 245 | M-62671 | 印度 | 284 | MR-811 | 印度 |
207 | M-60252 | 印度 | 246 | M-62676 | 印度 | 285 | MR-823 | 印度 |
208 | M-60253 | 印度 | 247 | M-62689 | 印度 | 286 | MR-829 | 印度 |
209 | M-60254 | 印度 | 248 | M-62766 | 印度 | 287 | MR-832 | 印度 |
210 | M-60256 | 印度 | 249 | M-63259 | 印度 | 288 | MR-840 | 印度 |
211 | M-60272 (SPV-472) | 印度 | 250 | M-63327 | 印度 | 289 | MR-853 | 印度 |
212 | M-60297 | 印度 | 251 | M-63832 | 印度 | 290 | MR-859 | 印度 |
213 | M-60313 | 印度 | 252 | M-66350 | 印度 | 291 | SPV 126 | 印度 |
214 | M-60315 | 印度 | 253 | M-66378 | 印度 | 292 | SPV 386 | 印度 |
215 | M-60328 | 印度 | 254 | M-66444 | 印度 | 293 | SPV 472 | 印度 |
216 | M-60330 | 印度 | 255 | M-66447 | 印度 | 294 | SPV 475 | 印度 |
217 | M-60334 | 印度 | 256 | M-66467 | 印度 | 295 | Tx 3048A | 印度 |
218 | M-60337 | 印度 | 257 | M-66475 | 印度 | 296 | Tx 3048B | 印度 |
219 | M-60338 | 印度 | 258 | M-66478 | 印度 | 297 | Zera-Zera-1 | 印度 |
298 | 0-1 | 印度 | 333 | 77CS284 | 墨西哥 | 368 | Sedan red Kafer #1103 | 美国 |
299 | 0-5 | 印度 | 334 | 79T2846 (LASON) 80T 5058 | 墨西哥 | 369 | Shallu #85 | 美国 |
300 | 168 | 印度 | 335 | 82CV 7816k | 墨西哥 | 370 | Tx-378A | 美国 |
301 | CHAL WAXY SORGHUM | 日本 | 336 | BTx434 | 墨西哥 | 371 | Tx-378B | 美国 |
302 | EARLY WHEATLAND B | 日本 | 337 | S.L50 | 巴基斯坦 | 372 | Tx-2721 | 美国 |
303 | EARLY HEGARL | 日本 | 338 | Larba grasa | 罗马尼亚 | 373 | Tx-2727 | 美国 |
304 | KALO 421 | 日本 | 339 | Pahhuu Qhmapbg Henponem | 罗马尼亚 | 374 | Tx-2730 | 美国 |
305 | MAYS AMBER | 日本 | 340 | ku3218 | 泰国 | 375 | Tx-2731 | 美国 |
306 | MOCKTAK | 日本 | 341 | Gsc-1757 | 美国 | 376 | Tx-2736 | 美国 |
307 | MOCTAC LOCAL | 日本 | 342 | Hegari #750 | 美国 | 377 | Waxy sooner | 美国 |
308 | WHITE MARTIN B | 日本 | 343 | IS-1526c | 美国 | 378 | Wectern black hull kafir | 美国 |
309 | 木浦在来种 | 日本 | 344 | IS-2177c | 美国 | 379 | Wesken kafir #1117 | 美国 |
310 | 半月堂黍 | 日本 | 345 | IS-3071C | 美国 | 380 | Westland kansas | 美国 |
311 | 光川在来种 | 日本 | 346 | IS-3620C | 美国 | 381 | Westlank milo G.C #38296 | 美国 |
312 | 黑色在来种 | 日本 | 347 | IS-3911c | 美国 | 382 | Hado | 苏联 |
313 | 万景台矮高粱 | 朝鲜 | 348 | IS-4639C | 美国 | 383 | KSP7-7-22A | 美国 |
314 | ES 309 | 墨西哥 | 349 | IS-5394C | 美国 | 384 | KSP7-7-22B | 美国 |
315 | IcScTV-9-1 | 墨西哥 | 350 | IS-5892c | 美国 | 385 | 9104A | 美国 |
316 | IcScTv-10-1 | 墨西哥 | 351 | IS-6439C | 美国 | 386 | 9104B | 美国 |
317 | ICSCTV-11-1 | 墨西哥 | 352 | IS-6440C | 美国 | 387 | 9105A | 美国 |
318 | ICSCTV-11-2 | 墨西哥 | 353 | IS-6710C | 美国 | 388 | 9105B | 美国 |
319 | ICSCTV-11-3 | 墨西哥 | 354 | IS-7254c | 美国 | 389 | 9108A | 美国 |
320 | IcSLV-8 | 墨西哥 | 355 | IS-7444C | 美国 | 390 | 9108B | 美国 |
321 | India Sinthetic-534-2-FC | 墨西哥 | 356 | IS-7537C | 美国 | 391 | 9202A | 美国 |
322 | M 35032 (Sc108-3×CS3541) | 墨西哥 | 357 | IS-7541c | 美国 | 392 | 9202B | 美国 |
323 | M-40075B | 墨西哥 | 358 | IS-10477 | 美国 | 393 | 9701A | 美国 |
324 | PN4061-2 | 墨西哥 | 359 | N 4610 | 美国 | 394 | 9701B | 美国 |
325 | PP-41 | 墨西哥 | 360 | N 6229 | 美国 | 395 | 95706A | 美国 |
326 | PP 290 | 墨西哥 | 361 | pink kafer | 美国 | 396 | 95706B | 美国 |
327 | P74A461×TEPBUK-1-3-05-1 | 墨西哥 | 362 | R 46① | 美国 | 397 | 9707A | 美国 |
328 | RTx 430-1 | 墨西哥 | 363 | R-line (TAMBK-52)① | 美国 | 398 | 9707B | 美国 |
329 | (SC110-14×RTx430)-19-3-1 | 墨西哥 | 364 | Ribbon cone georga | 美国 | 399 | 9709A | 美国 |
330 | SURENO | 墨西哥 | 365 | Rice kafir | 美国 | 400 | 9709B | 美国 |
331 | Swarnar | 墨西哥 | 366 | Rio 265-270 (7514) | 美国 | |||
332 | 77CS276 | 墨西哥 | 367 | RTx-7000 | 美国 |
田间试验于2020-2021年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泗阳基地(33.83° N、118.67° E,海拔12.6 m)进行,该基地位于中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上,兼有南北气候特征,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较长,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4.4℃,年均日照2216 h。试验地为沙壤土,pH值7.2,有机质含量18.2 g/kg,全氮1.1 g/kg,速效氮89.2 mg/kg,速效磷24.7 mg/kg,速效钾87.3 mg/kg。试验顺序排列,3次重复,每小区3行,行长3 m,行距50 cm,株距20 cm。两年播种期均为6月1日,20 d后间苗。播种前结合整地基施45%缓释复合肥(N∶P2O5∶K2O为15%∶15%∶15%)600 kg/h
按照《高粱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统计分析的性状分为2类:第1类是质量性状,包括芽鞘色、幼苗叶色、主脉色、穗型、穗形、颖壳色、粒色、分蘖性和颖壳包被度,按照《高粱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400份高粱资源质量性状的变异情况如

图1 400份参试高粱种质资源质量性状不同类型的频率分布
Fig. 1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qualitative traits of 400 sorghum germplasm resources
芽鞘色:1:白,2:绿,3:紫;幼苗叶色:1:绿,2:红,3:紫;主脉色:1:白,2:浅黄,3:黄,4:绿;穗型:1:紧,2:中紧,3:中散,4:侧散,5:周散;穗形:1:纺锤形,2:牛心形,3:圆筒形,4:棒形,5:杯形,6:球形,7:伞形,8:帚形;颖壳色:1:白,2:黄,3:灰,4:红,5:褐,6:紫,7:黑;粒色:1:白,2:灰白,3:浅黄,4:黄,5:橙,6:红,7:褐,8:黑;分蘖性:1:无,2:弱,3:中,4:强,5:很强;颖壳包被度:1: 裸露,2: 包被1/4,3: 包被1/2,4: 包被3/4,5: 全包被;下同
CC: Coleoptile color, 1: White, 2: Green, 3:Purple; LCS: Leaf color of seedling , 1: Green, 2: Red, 3: Purple; MVC: Medium vein color, 1: White, 2: Light yellow, 3: Yellow, 4: Green; PT: Panicle type, 1: Compact, 2: Semi-compact, 3: Semi-loose, 4: Side drooping, 5: Spreading drooping; PS: Panicle shape,1: Fusiform, 2: Cordate, 3: Cylindrical, 4: Clavate, 5: Cup-shaped,6:Globular,7:Umbelliform,8:Broom like; GLC: Glume color, 1: White, 2: Yellow, 3: Grey, 4: Red, 5:Brown, 6: Purple, 7: Black; GRC: Grain color: 1: White, 2: Grey-white, 3: Light yellow, 4: Yellow, 5: Orange, 6: Red, 7: Brown, 8: Black; T: Tillering: 1: None, 2: Weak, 3: Medium, 4: Strong, 5: Very strong; GRCV: Grain covering, 1: Uncovered, 2: Covered 1/4, 3: Covered 1/2, 4: Covered 3/4, 5: Covered; The same as below
质量性状 Qualitative traits | 数量分布Quantity distribution | 遗传多样性指数 H'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芽鞘色CC | 白(71) | 绿(173) | 紫(156) | 1.0366 | |||||
幼苗叶色LCS | 绿(380) | 红(4) | 紫(16) | 0.2235 | |||||
主脉色MCV | 白(320) | 浅黄(32) | 黄(3) | 绿(45) | 0.6631 | ||||
穗型PT | 紧(108) | 中紧(168) | 中散(62) | 侧散(23) | 周散(39) | 1.3980 | |||
穗形PS | 纺锤形(302) | 牛心形(7) | 圆筒形(37) | 棒形(3) | 杯形(6) | 球形(7) | 伞形(22) | 帚形(16) | 0.9619 |
颖壳色GLC | 白(22) | 黄(95) | 灰(38) | 红(123) | 褐(22) | 紫(57) | 黑(43) | 1.7641 | |
粒色GRC | 白(137) | 灰白(53) | 浅黄(40) | 黄(57) | 橙(3) | 红(81) | 褐(28) | 黑(1) | 1.7039 |
分蘖性T | 无(237) | 弱(111) | 中(22) | 强(22) | 很强(8) | 1.0631 | |||
颖壳包被度GRCV | 裸露(0) | 包被1/4(201) | 包被1/2(139) | 包被3/4(57) | 全包被(3) | 0.9908 |
括号内数据为各级别种质数量
The data in parentheses represent the quantity of germplasm resources at each level
参试种质资源9个数量性状多样性分析结果如
数量性状 Quantitative traits | 最大值 Max. | 最小值 Min. | 平均值 Mean | 中位数 Median | 变异系数(%) CV | 遗传多样性指数H' |
---|---|---|---|---|---|---|
全生育期(d)GD | 173.00 | 87.00 | 126.00±11.20 | 125.50 | 8.85 | 2.0479 |
株高(cm)PH | 447.00 | 83.00 | 247.20±70.00 | 245.00 | 28.31 | 1.9254 |
茎粗(cm)SD | 2.20 | 1.00 | 1.50±0.30 | 1.49 | 18.39 | 2.0472 |
穗长(cm)MPL | 79.50 | 9.20 | 26.50±6.60 | 26.00 | 24.98 | 1.9822 |
穗柄长(cm)PL | 78.30 | 11.10 | 41.70±9.90 | 41.45 | 23.79 | 2.0531 |
穗粒重(g)GWPS | 111.00 | 2.60 | 41.40±22.40 | 41.00 | 54.18 | 2.0314 |
千粒重(g)TGW | 45.60 | 9.20 | 26.40±6.20 | 25.95 | 23.33 | 2.0693 |
着壳率(%)GSP | 100 | 0.20 | 14.40±19.70 | 8.00 | 136.33 | 1.4375 |
角质率(%)EC | 95.00 | 0.50 | 63.00±26.40 | 70.00 | 41.93 | 1.9265 |
GD: Period of duration; PH: Plant height; SD: Stem diameter; MPL: Main panicle length; PL: Peduncle length; GWPS: Grain weight per spike; TGW: Thousand-grain weight; GSP: Glume seed percentage; EC: Endosperm corneous; The same as below
全生育期是种质资源育种利用的重要指标。400份供试资源中,全生育期在100 d以下的特早熟资源有4份,分别是来自印度的IS-160、IS-416、E-302和来自墨西哥的ES 309;在101~115 d之间的早熟材料有70份;在116~130 d之间的中熟材料有194份;在131~145 d之间的晚熟材料有122份;145 d以上的特晚熟材料有10份,其中来自印度的A531全生育期长达173 d。由于江苏地区种植制度以小麦-高粱轮作为主,为保证小麦产量,高粱全生育期不宜超过130 d,供试资源中有268份可以在江苏淮北地区正常成熟。
株高是高粱最重要的表型性状之一,与生物量直接相关。400份供试资源间的株高差异很大,变异类型非常丰富。其中,株高小于100.00 cm的特矮秆资源有13份,100.01~150.00 cm之间的矮秆资源有21份,150.01~200.00 cm之间的中等株高资源有53份,分别占全部资源的3.25%、5.25%和13.25%;而株高大于300.00 cm的超高资源有91份,占全部资源的22.75%。丰富的株高变异类型可为江苏地区不同用途高粱育种提供丰富的遗传来源。
茎粗与植株抗倒能力紧密相关,不同高粱资源间茎粗差异很大,但都在1.00 cm以上,其中1.50 cm以上的资源占全部资源的45.50%。穗长是高粱最重要的表型性状之一,400份供试资源间穗长差异也很大,其中最短的是来自印度的IS-2312,只有9.20 cm,最长的是来自我国山西的软茭子,长达79.50 cm。穗柄长影响高粱机械收获质量,400份高粱资源的穗柄长在11.10~78.30 cm之间,主要集中在20.01~50.00 cm,占全部材料的79.50%。供试资源间的穗粒重差异也非常大,其中最小的仅2.60 g,而最大的高达111.00 g,穗粒重分布在20.10~80.00 g之间的材料较多,占全部材料的73.00%。千粒重反映高粱籽粒库容和灌浆情况,供试资源千粒重变幅较大,小于10.00 g的种质占12.75%,大于35.00 g的种质占9.00%,大部分集中在20.01~34.99 g之间。着壳率和角质率与高粱用途紧密相关,供试资源着壳率和角质率变幅也均较大,说明其中含有适合各种用途的个体材料。
综上,400份高粱种质资源在江苏淮北地区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和较大的差异性,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同时,本研究根据江苏地区高温高湿气候特点和一年两熟种植制度需要,筛选出全生育期较短(120 d以内)、株高较矮(180 cm以下)、穗型偏散(中散或周散)的8份优异资源(
编号No. | 名称 Name | 来源地Origin | 穗型PT | 穗形 PS | 粒色 GRC | 全生育期(d)GD | 株高(cm)PH | 茎粗(cm)SD | 穗长(cm)MPL | 穗柄长 (cm) PL | 穗粒重 (g)GWPS | 千粒重 (g)TGW | 着壳率 (%)GSP |
---|---|---|---|---|---|---|---|---|---|---|---|---|---|
2 | 八叶齐 | 中国内蒙古 | 中散 | 牛心形 | 红 | 107 | 160 | 1.40 | 20.0 | 31.8 | 50.0 | 28.0 | 15.40 |
302 | EARLY HEATLAND B | 日本 | 中散 | 纺锤形 | 红 | 116 | 174 | 1.15 | 25.8 | 42.2 | 28.4 | 21.7 | 21.00 |
357 | IS-7541c | 美国 | 周散 | 纺锤形 | 白 | 115 | 98 | 1.62 | 33.8 | 52.8 | 12.9 | 27.8 | 16.00 |
362 | R 46① | 美国 | 中散 | 纺锤形 | 白 | 119 | 101 | 1.02 | 28.2 | 47.4 | 6.5 | 20.3 | 2.00 |
375 | Tx-2731 | 美国 | 中散 | 纺锤形 | 灰白 | 111 | 113 | 1.78 | 31.1 | 51.6 | 16.0 | 27.6 | 2.30 |
380 | Westland kansas | 美国 | 中散 | 纺锤形 | 红 | 119 | 95 | 1.79 | 26.3 | 41.6 | 11.6 | 25.2 | 24.70 |
383 | KSP7-7-22A | 美国 | 中散 | 杯形 | 红 | 116 | 98 | 1.88 | 24.6 | 37.3 | 46.3 | 26.0 | 2.00 |
384 | KSP7-7-22B | 美国 | 中散 | 杯形 | 红 | 116 | 98 | 1.88 | 24.6 | 37.3 | 46.3 | 26.0 | 2.00 |

图2 筛选到的优异高粱种质资源
Fig. 2 Selected elite sorghum germplasm resources
A:八叶齐;B:EARLY HEATLAND B;C:IS-7541c;D:R 46①;E:Tx-2731;F:Westland kansas;G:KSP7-7-22A;H:KSP7-7-22B
A: Bayeqi
对400份供试高粱种质资源9个数量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资源株高与全生育期、穗长、穗柄长、穗粒重和着壳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且均达极显著水平,而与千粒重则呈显著负相关。穗粒重与全生育期、千粒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穗长与穗柄长、着壳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千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
性状 Traits | 全生育期GD | 株高 PH | 茎粗 SD | 穗长 MPL | 穗柄长 PL | 穗粒重GWPS | 千粒重 TGW | 着壳率GSP | 角质率EC |
---|---|---|---|---|---|---|---|---|---|
全生育期GD | 1 | ||||||||
株高PH |
0.19 | 1 | |||||||
茎粗SD | 0.007 | 0.031 | 1 | ||||||
穗长MPL | -0.050 |
0.19 | -0.014 | 1 | |||||
穗柄长PL | -0.030 |
0.22 | -0.098 |
0.78 | 1 | ||||
穗粒重GWPS |
0.32 |
0.18 | 0.040 | 0.065 | 0.030 | 1 | |||
千粒重TGW | 0.057 |
-0.10 | 0.043 |
-0.14 |
-0.12 |
0.22 | 1 | ||
着壳率GSP | -0.021 |
0.24 | -0.115 |
0.18 |
0.19 | -0.063 |
-0.12 | 1 | |
角质率EC | -0.010 | -0.044 | -0.025 | 0.089 | 0.155 | -0.350 | -0.050 | -0.042 | 1 |
**表示在 1%水平极显著相关,*表示在5%水平显著相关
** indicates extremely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at 1% level, * indicate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at 5% level
基于数量性状对参试种质资源进行聚类分析(

图3 基于400份高粱资源9个数量性状的聚类分析
Fig. 3 Cluster analysis of 400 sorghum germplasm resources based on nine quantitative traits
材料编号同表1
The codes of samples are the same as table 1
性状 Traits | 项目 Item | 种质类群Germplasms clusters | ||
---|---|---|---|---|
Ⅰ | Ⅱ | Ⅲ | ||
资源数Number of resources | 135 | 175 | 90 | |
全生育期(d)GD | 平均值 | 120.36 | 128.52 | 123.49 |
变异系数(%) | 10.80 | 9.22 | 7.55 | |
株高(cm)PH | 平均值 | 291.16 | 248.42 | 176.46 |
变异系数(%) | 14.73 | 18.84 | 38.14 | |
茎粗(cm)SD | 平均值 | 1.49 | 1.49 | 1.51 |
变异系数(%) | 19.63 | 19.02 | 18.54 | |
穗长(cm)MPL | 平均值 | 31.33 | 25.59 | 25.36 |
变异系数(%) | 26.01 | 19.79 | 19.68 | |
穗柄长(cm)PL | 平均值 | 50.69 | 40.51 | 40.03 |
变异系数(%) | 27.26 | 21.34 | 21.53 | |
穗粒重(g)GWPS | 平均值 | 20.38 | 42.22 | 30.99 |
变异系数(%) | 69.84 | 50.04 | 61.82 | |
千粒重(g)TGW | 平均值 | 24.96 | 27.88 | 25.64 |
变异系数(%) | 24.95 | 22.97 | 25.33 | |
着壳率(%)GSP | 平均值 | 20.35 | 11.15 | 12.71 |
变异系数(%) | 70.24 | 112.60 | 137.09 | |
角质率(%)EC | 平均值 | 73.16 | 64.37 | 67.81 |
变异系数(%) | 33.42 | 40.61 | 36.01 |
主成分分析通过线性变换可将多个相关变量转换为少数几个相互独立且能尽可能保留原始数据信息的主成分,可用少数的变量因子来概括解释所有的变量信息。供试高粱资源数量性状的主成分分析结果如
性状 Traits | 主成分 Principal components | |||
---|---|---|---|---|
1 | 2 | 3 | 4 | |
全生育期GD | -0.0097 | 0.5930 | -0.0119 | 0.5450 |
株高PH | 0.4648 | 0.4333 | -0.3054 | 0.3546 |
茎粗SD | -0.1428 | 0.1189 | 0.3606 | 0.3793 |
穗长MPL | 0.8551 | 0.0244 | 0.3431 | -0.1632 |
穗柄长PL | 0.8763 | -0.0057 | 0.3126 | -0.1317 |
穗粒重GWPS | -0.0047 | 0.8386 | 0.1455 | -0.1697 |
千粒重TGW | -0.3366 | 0.3154 | 0.4451 | -0.2627 |
着壳率GSP | 0.4562 | 0.0215 | -0.6078 | -0.0831 |
角质率EC | 0.1782 | -0.5288 | 0.3014 | 0.5516 |
初始特征值Original eigenvalue | 2.089 | 1.637 | 1.118 | 1.020 |
方差贡献率(%)Variance contribution rate | 33.209 | 25.189 | 15.427 | 11.328 |
累计贡献率(%)Cumulative variance contribution rate | 33.209 | 58.398 | 73.824 | 85.153 |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种质资源则是作物品种培育和改良最核心的遗传资源,科学利用种质资源是进行高效育种的关键基
明确不同表型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对于高粱育种实践中的性状联合选择具有重要参考价
对数量较大的种质资源进行分类有助于资源精准评价和育种利用。周瑜
主成分分析可用少数的变量因子来概括解释整体变量信息。乔婧
本研究在江苏淮北高粱主产区系统调查了400份国内外高粱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并利用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其表型性状的遗传变异水平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供试高粱种质资源遗传背景非常丰富,主要表型性状间存在着较大差异且相互影响和制约。筛选出全生育期较短、株高较矮、穗型偏散的8份优异资源,可为江苏高粱种质资源创制和育种研究提供基础材料。
参考文献
Seshaiah C V, Rao S J, Reddy Y R, Nagalakshmi D, Mahender M, Harikrishna C H. Effect of feeding processed sweet sorghum (Sorghum bicolor (L) moench) crushed residue based complete ration on growth performance and feeding behavior of murrah buffalo calves. Veterinary World, 2013, 6(3): 151-155 [百度学术]
卢庆善. 高粱学.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9 [百度学术]
Lu Q S. Sorghum science. Beijing: China Agricultural Press, 1999 [百度学术]
卢庆善, 邹剑秋, 朱凯, 张志鹏. 试论我国高粱产业发展——论全国高粱生产优势区. 杂粮作物, 2009, 29(2): 78-80 [百度学术]
Lu Q S, Zou J Q, Zhu K, Zhang Z P. Discuss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sorghum industry in China: A discussion on the national sorghum production advantageous areas. Minor Cereal Crops, 2009, 29(2): 78-80 [百度学术]
郭世伟, 江荣风, 张福锁. 粮食品质与人体营养. 世界农业, 1997(12): 42-43 [百度学术]
Guo S W, Jiang R F, Zhang F S. Grain quality and human nutrition. World Agriculture, 1997(12): 42-43 [百度学术]
张福耀, 平俊爱, 赵威军. 中国酿造高粱品质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农学学报, 2019, 9(3): 21-25 [百度学术]
Zhang F Y, Ping J A, Zhao W J. Genetic quality improvement of brewing sorghum in China: Research progress. Journal of Agriculture, 2019, 9(3): 21-25 [百度学术]
李顺国, 刘猛, 刘斐, 邹剑秋, 陆晓春, 刁现民. 中国高粱产业和种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中国农业科学, 2021, 54(3): 471-482 [百度学术]
Li S G, Liu M, Liu F, Zou J Q, Lu X C, Diao X M.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prospective of sorghum production and seed industry in China.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2021, 54(3): 471-482 [百度学术]
李春宏. 酿酒高粱在江苏的发展前景与展望.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9, 36(4): 18-20 [百度学术]
Li C H. The prospect of development of sorghum planting industry for making liquor in Jiangsu province. Barley and Cereal Sciences, 2019, 36(4): 18-20 [百度学术]
徐鹏, 李春宏, 左文霞, 周培士, 李伟, 薛燕军, 沈新莲. 江苏省酿酒高粱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江苏农业科学, 2022, 50(9): 17-20 [百度学术]
Xu P, Li C H, Zuo W X, Zhou P S, Li W, Xue Y J, Shen X L. The industry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brewing sorghum in Jiangsu province.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22, 50(9): 17-20 [百度学术]
刘旭, 李立会, 黎裕, 方沩. 作物种质资源研究回顾与发展趋势. 农学学报, 2018, 8(1): 10-15 [百度学术]
Liu X, Li L H, Li Y, Fang W. Crop germplasm resources: Advances and trends. Journal of Agriculture, 2018, 8(1): 10-15 [百度学术]
曹文伯. 我国甜高粱种质资源鉴定及利用概况. 植物遗传资源科学, 2001,2(1): 58-62 [百度学术]
Cao W B.A survey of characterization and utilization for Chinese sweet sorghum. Journal of Plant Genetic Resources, 2001,2(1): 58-62 [百度学术]
朱志华, 李为喜, 刘方, 张晓芳, 王文真, 刘三才, 李燕. 高粱种质资源主要品质性状鉴定与评价.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3,4(4): 326-330 [百度学术]
Zhu Z H, Li W X, Liu F, Zhang X F, Wang W Z, Liu S C, Li Y.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quality traits in sorghum germplasm. Journal of Plant Genetic Resources, 2003, 4(4): 326-330 [百度学术]
王自力, 张北举, 李魁印, 陈松树, 徐如宏, 李鲁华, 吴传喜, 任明见. 高粱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江苏农业科学, 2022, 50(18): 115-121 [百度学术]
Wang Z L, Zhang B J, Li K Y, Chen S S, Xu R H, Li L H, Wu C X, Ren M J. Analysis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phenotypic trait diversity of sorghum germplasm resources.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22, 50(18): 115-121 [百度学术]
高旭, 冯周, 丁延庆, 徐建霞, 曹宁, 程斌, 汪灿, 张立异. 257份高粱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 西南农业学报, 2023, 36(1): 1-10 [百度学术]
Gao X, Feng Z, Ding Y Q, Xu J X, Cao N, Cheng B, Wang C, Zhang L Y. Genetic diversity of agronomic traits of 257 sorghum germplasm resources. Southwest Chin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23, 36(1): 1-10 [百度学术]
何继红, 董孔军, 刘敏轩, 任瑞玉, 张磊, 杨天育, 陆平. 甘肃省新征集高粱地方品种资源的鉴定与遗传多样性评价.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5, 16(3): 479-484 [百度学术]
He J H, Dong K J, Liu M X, Ren R Y, Zhang L, Yang T Y, Lu P. Identification and genetic diversity evaluation of new-collective germplasm of sorghum in Gansu province. Journal of Plant Genetic Resources, 2015, 16(3): 479-484 [百度学术]
刘秀慧, 陈合云, 邹桂花, 刘合芹, 郑学强, 陈小央. 浙江地方高粱种质资源表型鉴定评价分析及利用. 浙江农业科学, 2022, 63(8): 1887-1890 [百度学术]
Liu X H, Chen H Y, Zou G H, Liu H Q, Zheng X Q, Chen X Y. Phenotypic identification, evalu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local sorghum germplasm resources in Zhejiang. Journal of Zhe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22, 63(8): 1887-1890 [百度学术]
覃初贤, 覃欣广, 邢钇浩, 温东强, 望飞勇, 郭阳峰. 广西高粱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及相关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23, 51(13): 65-75 [百度学术]
Qin C X, Qin X G, Xing Y H, Wen D Q, Wang F Y, Guo Y F. Genetic diversity and related analysis of main agronomic traits in Guangxi sorghum resources. Journal of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23, 51(13): 65-75 [百度学术]
吴国江, 周伟, 余忠浩, 李岩, 吕静波, 王振国, 周亚星. 基于主成分、灰色关联和DTOPSIS分析的176份糯高粱种质资源综合评价.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52(5): 40-51 [百度学术]
Wu G J, Zhou W, Yu Z H, Li Y, Lyu J B, Wang Z G, Zhou Y X.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176 waxy sorghum germplasm resources 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t,grey correlation and DTOPSIS analyses. Journal of He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23, 52(5): 40-51 [百度学术]
牛雪婧, 王新栋, 王金萍, 孙娟, 郄彦敏, 王丽娜, 耿立格. 高粱地方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4, 25(4): 562-575 [百度学术]
Niu X J, Wang X D, Wang J P, Sun J, Qi Y M, Wang L N, Geng L G. Genetic diversity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sorghum germplasm based on phenotypic traits. Journal of Plant Genetic Resources, 2024, 25(4): 562-575 [百度学术]
王黎明, 焦少杰, 姜艳喜, 严洪冬, 苏德峰, 孙广全, 张华. 帚高粱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在种质创新中的应用.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8, 19(6): 1083-1091 [百度学术]
Wang L M, Jiao S J, Jiang Y X, Yan H D, Su D F, Sun G Q, Zhang H. Genetic diversity of broomcorn sorghum and its utilization on genetic enhancement. Journal of Plant Genetic Resources, 2018, 19(6): 1083-1091 [百度学术]
周瑜, 李泽碧, 黄娟, 吴毓, 张亚勤, 张志良, 张晓春. 高粱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1, 22(3): 654-664 [百度学术]
Zhou Y, Li Z B, Huang J, Wu Y, Zhang Y Q, Zhang Z L, Zhang X C. Genetic diversity of sorghum germplasms based on phenotypic traits. Journal of Plant Genetic Resources, 2021, 22(3): 654-664 [百度学术]
孙远涛, 龙文靖, 李元, 刘天朋, 赵甘霖, 丁国祥, 倪先林. 45份糯高粱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和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物杂志, 2024(1): 57-64 [百度学术]
Sun Y T, Long W J, Li Y, Liu T P, Zhao G L, Ding G X, Ni X L. Genetic diversity analysis of 45 glutinous sorghum germplasms based on major agronomic traits and SSR markers. Crops, 2024(1): 57-64 [百度学术]
段国旗, 吕娜, 石颖怡, 张怀, 李斌峰, 侯留飞, 许文秀, 闫慧莉, 何振艳, 平俊爱. 高粱株高相关基因SbPH11分子标记的开发和应用.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4, 25(1): 111-119 [百度学术]
Duan G X, Lyu N, Shi Y Y, Zhang H, Li B F, Hou L F, Xu W X, Yan H L, He Z Y, Ping J A.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molecular markers for the gene SbPH11 related to sorghum plant height. Journal of Plant Genetic Resources, 2024, 25(1): 111-119 [百度学术]
李春宏, 狄佳春, 颜伟, 郭文琦, 朱银, 殷剑美, 王立, 韩晓勇, 蒋璐, 张培通. 江苏省高粱种质资源的收集及多样性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0, 21(5): 1175-1185 [百度学术]
Li C H, Di J C, Yan W, Guo W Q, Zhu Y, Yin J M, Wang L, Han X Y, Jiang L, Zhang P T. Collection and diversity analysis of sorghum germplasm resource in Jiangsu province. Journal of Plant Genetic Resources, 2020, 21(5): 1175-1185 [百度学术]
张一中, 李春宏, 孟珊, 张香桂, 徐鹏, 郭文琦, 梁笃, 郭琦, 张晓娟, 范昕琦, 聂萌恩, 柳青山. 江苏省引进高粱种质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42(3): 32-42 [百度学术]
Zhang Y Z, Li C H, Meng S, Zhang X G, Xu P, Guo W Q, Liang D, Guo Q, Zhang X J, Fan X Q, Nie M E, Liu Q S. Genetic diversity and cluster analysis of phenotypic traits of 175 imported sorghum (Sorghum bicolor (L.) Moench) germplasm resource in Jiangsu province. Journal of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22, 42(3):32-42 [百度学术]
陆平. 高粱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 8-27 [百度学术]
Lu P. Descriptors and data standard for sorghum. Beijing: China Agricultural Press, 2006: 8-27 [百度学术]
赵香娜, 李桂英, 刘洋, 陆平, 顿宝庆, 岳美琪, 张璞. 国内外甜高粱种质资源主要性状遗传多样性及相关性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8,9(3): 302-307 [百度学术]
Zhao X N, Li G Y, Liu Y, Lu P, Dun B Q, Yue M Q, Zhang P. Genetic diversity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main agronomic characters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sweet sorghum germplasm. Journal of Plant Genetic Resources, 2008, 9(3): 302-307 [百度学术]
Shannon E C, Weaver W. 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Urbana: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49: 3-14 [百度学术]
董昕, 李淑君, 杨华, 官玲, 付忠军, 祁志云, 金川, 余雪源, 易红华, 陈荣丽, 张丕辉. 重庆玉米地方品种表型多样性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9, 20(4): 861-870 [百度学术]
Dong X, Li S J, Yang H, Guan L, Fu Z J, Qi Z Y, Jin C, Yu X Y, Yi H H, Chen R L, Zhang P H. Phenotypic diversity of maize landraces collected from Chongqing. Journal of Plant Genetic Resources, 2019, 20(4): 861-870 [百度学术]
王黎明, 焦少杰, 姜艳喜, 严洪冬, 苏德峰, 孙广全. 不同来源甜高粱种质资源的表型遗传多样性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4, 15(2): 411-416 [百度学术]
Wang L M, Jiao S J, Jiang Y X, Yan H D, Su D F, Sun G Q. Genetic diversity analysis on sweet sorghum germplasm resources of different origins based on agronomical traits. Journal of Plant Genetic Resources, 2014, 15(2): 411-416 [百度学术]
Upadhyaya H D, Sharma S, Ramulu B, Bhattacharejee R, Gowda C L L. Variation for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traits and identification of trait specific sources in new sorghum germplasm. Crop and Pasture Science, 2010, 61: 609-618 [百度学术]
冯国郡, 李宏琪, 叶凯, 李桂英, 涂振东, 郭建富. 甜高粱种质资源在新疆的多样性表现及聚类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2, 13(3): 398-405 [百度学术]
Feng G J, Li H Q, Ye K, Li G Y, Tu Z D, Guo J F. Genetic diversity and cluster analysis of sweet sorghum germplasm in Xinjiang. Journal of Plant Genetic Resources, 2012, 13(3): 398-405 [百度学术]
Seetharam K. Phenotypic assessment of sorghum (Sorghum bicolor (L.) Moench) germplasm reference set for yield and related traits under post flowering drought conditions. Coimbatore: Tamil Nad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11 [百度学术]
于纪珍, 王瑞, 詹鹏杰, 平俊爱, 张福耀. 中国主要高粱杂交种农艺及品质性状多样性分析. 作物杂志, 2017(5): 49-54 [百度学术]
Yu J Z, Wang R, Zhan P J, Ping J A, Zhang F Y. Diversity of agronomic and quality traits of major sorghum hybrids in China. Crops, 2017(5): 49-54 [百度学术]
邵初阳, 何晓兰, 徐照龙, 张大勇, 黄益洪, 卫培培, 许玲, 刘晓庆, 郭士伟, 彭陈, 葛婷婷, 王为. 甜高粱种质资源多样性及主要农艺参数聚类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2015, 31(5): 984-994 [百度学术]
Shao C Y, He X L, Xu Z L, Zhang D Y, Huang Y H, Wei P P, Xu L, Liu X Q, Guo S W, Peng C, Ge T T, Wang W. Genetic diversity of sweet sorghum germplasm resources and clustering of major agronomical traits. Jiangsu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5, 31(5): 984-994 [百度学术]
陈艳丽, 田承华, 田怀东. 国内外高粱种质资源形态性状与农艺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山西农业科学, 2015, 43(4): 378-382 [百度学术]
Chen Y L, Tian C H, Tian H D. Diversity analysis of morphological and agronomic characters of sorghum at home and abroad. Journal of Shanxi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5, 43 (4): 378-382 [百度学术]
Ezeaku I E, Mohammed S G. Character association and path analysis in grain sorghum. African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2006, 5(14): 1337-1340 [百度学术]
乔婧, 高海燕, 李文清, 邵强. 粒用高粱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 山西农业科学, 2019, 47(11): 1903-1906 [百度学术]
Qiao J, Gao H Y, Li W Q, Shao Q. Correlation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main agronomic characters of grain sorghum germplasm resources. Journal of Shanxi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9, 47(11): 1903-1906 [百度学术]
王官, 赵威军, 张阳, 邵荣峰, 张伟, 薛丁丁, 范国华, 王磊. 甜高粱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农学学报, 2019, 9(5): 5-9 [百度学术]
Wang G, Zhao W J, Zhang Y, Shao R F, Zhang W, Xue D D, Fan G H, Wang L. Main agronomic characters of sweet sorghum germplasm: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 Journal of Agriculture, 2019, 9(5): 5-9 [百度学术]
刘翔宇, 刘祖昕, 加帕尔, 斯拉依丁, 阿依加马力·加帕尔, 郭峰. 基于主成分与灰色关联分析的甜高粱品种综合评价. 新疆农业科学, 2016, 53(1): 99-107 [百度学术]
Liu X Y, Liu Z X, Gapar, Slaydin, Ayigamarli J, Guo 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sweet sorghum varieties 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t silabi analysis and gray relational grade analysis. Xin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6, 53(1): 99-107 [百度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