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喆 , 关荣霞 , 王跃强 , 刘章雄 , 常汝镇 , 王曙明 , 邱丽娟
2004(4):309-314,323. DOI: 10.13430/j.cnki.jpgr.2004.04.001
摘要:大豆许多重要农艺性状都是由微效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对这些数量性状进行QTL定位是大豆数量性状遗传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本研究利用栽培大豆科新3号为父本、中黄20为母本杂交得到含192个单株的F2分离群体,构建了含122 个SSR标记、覆盖1719.6cM、由33个连锁群组成的连锁遗传图谱.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该群体的株高、主茎节数、单株粒重和蛋白质含量等农艺性状的调查数据进行QTL分析,共找到两个株高QTL,贡献率分别为9.15%和6.08%;两个主茎节数QTL,贡献率分别为10. 1%和8.6%;一个蛋白质含量QTL,贡献率为9.8%;一个单株粒重QTL,贡献率为11.4% .通过遗传作图共找到与所定位的4个农艺性状QTL连锁的6个SSR标记,这些标记可以应用于大豆种质资源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从而为大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2004(4):315-319. DOI: 10.13430/j.cnki.jpgr.2004.04.002
摘要:利用30对SSR引物对广东高州普通野生稻3个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居群遗传分化研究.结果表明,30对引物中只有20对表现出多态,多态位点比率P为66.7%;在20个多态位点中共检测出81个等位变异,平均等位变异数(Ap)为4.05 个;3个群体总的遗传多样性(Ht)为0.61,其中,居群内的遗传多样性为居群间的遗传多样性的3倍多,说明总的遗传多样性主要来自居群内;虽然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 ST)较低,仅为0.2427,但当遗传相似系数临界值增加时,3个群体在聚类图上相对独立 ,说明3个群体既存在着高度的遗传相似性,又具有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可以作为3个居群进行原生境保护.
2004(4):319-319. DOI: 10.13430/j.cnki.jpgr.2004.04.003
摘要:
袁汉民 , 杨欣明 , 张富国 , 范金萍 , 陈东升 , 王小亮 , 孙建昌 , 赵桂珍
2004(4):320-323. DOI: 10.13430/j.cnki.jpgr.2004.04.004
摘要:利用永368(普通小麦)与春品-11(白壳、六倍体小黑麦) 、人工合成小麦双二倍体、柱穗山羊草进行复合杂交,采用系谱法,按照宁夏小麦品种选育目标,经过连续十年的选择,培育出10个稳定优良品系,分别为春节1、2、3、4、5、6号和春山1、2、3、4号.它们与宁夏目前生产上的主栽品种宁春4号所属的遗传类群不同,品质也有明显改进.染色体组原位杂交和醇溶蛋白电泳鉴定结果表明,新创造的7个选系是黑麦染色体1B/1R易位系,另外一个品系是涉及黑麦其他染色体的易位系.
2004(4):324-327. DOI: 10.13430/j.cnki.jpgr.2004.04.005
摘要:采用多因素正交试验设计,通过大样本相关、通径和逐步回归分析后表明,无芒雀麦5个种子产量因子对种子产量的直接贡献大小排序为:生殖枝数/m 2>种子粒数/小穗>小花数/小穗>单粒种子重>小穗数/生殖枝;提高小花数/小穗和种子粒数/小穗可最有效提高无芒雀麦的种子产量,其次是提高生殖枝数/m2.
2004(4):328-332. DOI: 10.13430/j.cnki.jpgr.2004.04.006
摘要:利用17个随机引物对32份莲属(Nelumbo)品种资源进行RA PD分析.扩增形成207条谱带,其中多态带193条,占93.23%,显示该属植物在我国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还表明:(1)莲属种质资源可分为3个品种群:花莲、子莲和藕莲,与传统的园艺学分类相吻合.(2)美洲黄莲与中国莲的花莲之间在DNA水平上差异不大,遗传背景与花莲更相似.(3)藕莲、子莲和花莲可能由不同遗传背景的野莲演化而来.
2004(4):332-332. DOI: 10.13430/j.cnki.jpgr.2004.04.007
摘要:
2004(4):333-337. DOI: 10.13430/j.cnki.jpgr.2004.04.008
摘要:以甜椒核型雄性不育系AB91为不育源,以甜(辣)椒优良自交系为目标亲本,经过杂交、自交、姊妹交等转育手段,将AB91隐性核基因雄性不育性转育到优良甜(辣)椒自交系中,获得不育性稳定、恢复系广泛、配合力高、农艺性状优良的系列甜(辣)椒雄性不育两用系,为今后根据市场需求培育不同类型的杂交种奠定基础.目前,利用转育成的两用系已育成通过审定的甜椒品种冀研6号和两个正在参加区试的杂交种.
2004(4):337-337. DOI: 10.13430/j.cnki.jpgr.2004.04.009
摘要:
2004(4):338-341,355. DOI: 10.13430/j.cnki.jpgr.2004.04.010
摘要:通过对3份扁穗牛鞭草材料的无性繁殖基株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分蘖形成及其生长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无性繁殖牛鞭草苗期分蘖的产生表现出明显的节律性,种植后5~7d、23~26d、41~45d分批形成分蘖,长到15~20cm时,都转向横向生长.再生分蘖开始表现为纵向生长,随着株高的增加,逐渐匍匐转为横向生长,基株横向扩展高于纵向扩展的速度,致使基株的形态发生变化,增加了基株的移动性、使其能获取更多的空间和资源.在水分、温度、光照不适宜的条件下,无性繁殖扁穗牛鞭草有相应的应急补救功能.
2004(4):342-345. DOI: 10.13430/j.cnki.jpgr.2004.04.011
摘要:以来自国际半干旱热带作物研究所(ICRISAT)的2份栽培木豆( Cajanus cajan)和1份野生木豆(Cajanus scarabaeoides)资源为试材,将AFLP技术体系在木豆资源研究上进行优化,并筛选出20对多态性高的AFLP引物组合,推荐用于将来的木豆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2004(4):351-355. DOI: 10.13430/j.cnki.jpgr.2004.04.013
摘要:用0.5%的NaCl溶液作灌溉水,对2000-2002年江苏省水稻区域试验参试品系和近年引进的部分水稻种质资源进行苗期耐盐性鉴定.结果表明:株高矮化是苗期盐胁迫的一种形态特征;耐盐性鉴定易受环境影响;就整体而言,籼稻种质资源的苗期耐盐性好于粳稻;综合2年结果,籼156和64608两种质资源的苗期耐盐性较强.
2004(4):359-359. DOI: 10.13430/j.cnki.jpgr.2004.04.015
摘要:
2004(4):360-363. DOI: 10.13430/j.cnki.jpgr.2004.04.016
摘要:利用"八五"、"九五"期间,发掘和鉴定出的一些具有单一抗病虫特性和优良农艺性状的资源,通过有性杂交和人工接种鉴定,有目的进行抗性基因转移和优良基因聚合,从而获得了具有多抗、农艺性状优良的LR625、LR622、2381等3个恢复系和L405A、L407A 2个不育系等新种质资源,并用新创资源组配了一批高产、多抗、综合农艺性状好的杂交组合.
2004(4):364-368. DOI: 10.13430/j.cnki.jpgr.2004.04.017
摘要:选用抗豆象品种(系)VC6089A-6、VC1973A×V2709-2、V2 802,与农艺性状优良的推广品种中绿1号(VC1973A)和中绿2号(VC2917A系选)作亲本, 按照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配置杂交组合.对20个杂交组合后代F2群体主要农艺性状及抗虫性分析,发现株高和抗虫性有超亲遗传现象,杂交优势明显;单株荚数普遍低于亲本, 而单荚粒数略高于亲本,百粒重与亲本之间差异不明显.抗虫基因有抗性累加效应,3份抗虫材料的抗虫基因可能不在同一位点上.单株荚数是产量构成的主要因素,且遗传变异程度大与抗虫性相关性不紧密,在后代选择时,应以单株荚数为主攻目标,其次是株高、荚粒数、百粒重和抗虫性.初步认为从P1×P4、P1×P5、P2×P4、P4×P2、P2 ×P5、P5×P2和P5×P3组合后代中选择效果明显.
时津霞 , 乔永利 , 杨庆文 , 何蓓如 , 吉万全 , 翁跃进
2004(4):369-373. DOI: 10.13430/j.cnki.jpgr.2004.04.018
摘要:采用水培法对从以色列引进的分属8个自然群体的93份野生二粒小麦进行了耐盐性初步鉴定.结果表明:①供试材料中仅有高耐盐材料3份,耐盐材料7份 ,耐盐性较好的材料仅占参试材料总数的10.7%;②8个自然群体的野生二粒小麦的耐盐性存在较大差异,其中3号群体耐盐性明显高于其他群体,说明来自Tabigha地区的野生二粒小麦具有丰富的耐盐基因源;③将经过鉴定的耐盐性较好的野生二粒小麦与普通小麦中的耐盐品种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以色列耐盐性较好的野生二粒小麦的耐盐性不如普通小麦中的茶淀红和SW10两个耐盐品种.
2004(4):373-373. DOI: 10.13430/j.cnki.jpgr.2004.04.019
摘要:
刘义华 , 周光凡 , 范永红 , 彭福英 , 李娟 , 张建红
2004(4):374-377. DOI: 10.13430/j.cnki.jpgr.2004.04.020
摘要:运用王夫玉等人提出的生境敏感性评价方法,初步研究了6个茎瘤芥代表品种产量生境敏感性及其与主要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品种,产量生境敏感性不同;据此,可将茎瘤芥品种分为生境敏感型品种、生境弱感型品种和生境钝感型品种.参试品种中,涪丰14和巴中羊角属生境钝感型;半碎叶、蔺市草腰子和涪杂1号属生境弱感型;永安小叶属生境敏感型.(2)产量生境敏感性指数SI(SI愈小,品种对生境反应愈敏感)与Ⅰ(8月20日播种)、Ⅱ(8月30日播种)期瘤茎纵径,与Ⅱ、Ⅲ(9月9日播种)期茎/叶比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48·、-0.835·、-0.872 ·、-0.925··.本文初步提出在涪陵8月20日-8月30日播种的瘤茎纵径和 8月30日至9月9日播种的茎/叶比可作为茎瘤芥产量生境敏感性评价的重要指示性状.
2004(4):377-377. DOI: 10.13430/j.cnki.jpgr.2004.04.021
摘要:
鲍根良 , 王俊敏 , 富田桂 , 左晓旭 , 张小明 , 叶胜海
2004(4):378-381. DOI: 10.13430/j.cnki.jpgr.2004.04.022
摘要:采用籽粒长宽比较大、穗部着粒密的散穗型材料(EG23)改良粳稻密穗型品种的籽粒垩白性状.结果表明,经改良后得到的密穗型品系EA6,与原亲本浙粳20比较,其穗部长度缩短,每穗总粒数增加,着粒密度增大,而籽粒垩白特性得到明显的改善,表明在穗部长度和着粒结构未得到改良的情况下,调节籽粒长宽比对改善密穗型品种籽粒垩白性状具有可能性.穗部不同粒位籽粒垩白性状改良的效果不同,穗顶部和穗中部的改良效果明显优于穗基部.设计的4个不同杂交配组方式中,以反回交配组方式(浙粳20/ EG23//浙粳20)选育效果最好.EA6具有较好的农艺性状,既可作为优异种质资源利用,也可直接应用于生产.这一结果从育种实践上较好地协调了密穗型品种高产与优质的矛盾,对于培育既有密穗型的高产株型又有优良籽粒外观品质的水稻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马瑞娟 , 宋宏峰 , 沈志军 , 杜平 , 许建兰 , 俞明亮
2004(4):382-385. DOI: 10.13430/j.cnki.jpgr.2004.04.023
摘要:对国家果树种质资源南京桃圃保存的507份桃种质资源进行了花期、花型、花径、雌蕊高度(与雄蕊比)、花粉育性的调查,结果表明,需冷量少的品种花期早于其他大部分种质资源,始花期以及花期持续的时间与当年的气候和花期天气尤其是温度有关.84.4%的种质资源具蔷薇形花,78.5%的铃形花种质资源为黄桃;66.1%的种质资源花径在3.7~4.7cm,花径最大的是观赏鲜食兼用的重瓣花种质资源花玉露;90. 5%的种质资源雌蕊高于或近等于雄蕊,蟠桃88.2%的种质资源雌蕊低于雄蕊;花粉可育种质资源443份,占种质资源总数的87.4%.
2004(4):386-388,396. DOI: 10.13430/j.cnki.jpgr.2004.04.024
摘要:中国的农业野生植物十分丰富,从2001年开始实施了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区(点)的建设,2001-2003年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的原生境保护区(点)共2 0个.本文论述了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区(点)的选择、实施和管理,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2004(4):389-392. DOI: 10.13430/j.cnki.jpgr.2004.04.025
摘要:茶树种质资源是生产利用、品种创新和生物技术研究的物质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系统阐述了近20年中国茶树种质资源考察收集、保存编目、鉴定评价、分子标记、遗传稳定性等研究的主要成就与进展.着重提出近期继续征集、在资源个体与基因水平上深入鉴定评价、加强种质创新不断提供新基因源、建立核心种质、建立种质资源共享平台等研究工作的建议和展望.
2004(4):393-396. DOI: 10.13430/j.cnki.jpgr.2004.04.026
摘要:甘薯线虫病是危害甘薯的主要病害,危害甘薯的线虫种类主要是根结线虫和茎线虫.甘薯生产上主要采用综合防治方法进行防治,其中选育抗病品种最为经济有效.本文综述了根结线虫和茎线虫病的抗源筛选、抗性机制、抗性的遗传和抗病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甘薯抗线虫病育种.
2004(4):397-400. DOI: 10.13430/j.cnki.jpgr.2004.04.027
摘要:有效的种质资源繁殖更新是保持作物异位保存种质资源活力和遗传完整性的首要工作.降低贮藏种子基因突变的累积效应,控制种质资源繁殖更新过程中由于遗传漂变、选择和污染所引起的遗传改变,对制定科学的种质资源繁殖更新策略十分重要.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自花授粉作物种质资源繁殖更新策略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对更新种质资源活力、繁殖群体规模和种子收获方式对种质资源遗传完整性的影响进行讨论.
2004(4):400-400. DOI: 10.13430/j.cnki.jpgr.2004.04.028
摘要:
2004(4):401-405. DOI: 10.13430/j.cnki.jpgr.2004.04.029
摘要:本文介绍了植物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以及该技术在稻属特定DNA序列定位、基因组间关系、外源染色体鉴定等研究中的应用.
2004(4):405-405. DOI: 10.13430/j.cnki.jpgr.2004.04.030
摘要:
2004(4):406-406. DOI: 10.13430/j.cnki.jpgr.2004.04.031
摘要:云南元江普通野生稻 (OryzarufipogonGriff)遗传多样性分析及保护策略研究杨庆文等 (1) 1……………………HRGP在小麦抗寒锻炼过程中的变化及其与抗寒性的关系孙金月等 (1) 6……………………………………………云南软米低直链淀粉含量及其相关性状遗传分析曾亚文等 (1) 12……中国石榴品种资源经济性状研究巩雪梅等 (1) 17……………………黑龙江省主要栽培大豆品种 (系 )对大豆疫霉根腐病的多抗性评价朱振东等 (1) 2 2……………………………………水稻白叶枯病新抗源Y2 3 8的鉴定及其近等基因系培育王春连等 (1) 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