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7日 3:17 星期六
  • 网站首页
  • 期刊简介
  • 投稿指南
    投稿指南
    论文模版
    著作权许可及转让声明
  • 编委会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编委会
    青年编委
    主编简介
  • OA政策
    OA政策
    情况通报
    高被引论文
  • 出版伦理
    出版伦理声明
  • 遗传资源分会
    遗传资源分会简介
    委员会
    活动公告
    成为会员
  • 欢迎订阅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微信公众号
首 页 > 过刊浏览
  • 2005年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研究报告
    • 不同类型稻种资源对稗草化感潜力差异评价

      阮仁超 ,  韩龙植 ,  曹桂兰 ,  安永平 ,  张媛媛 ,  张艳蕊 ,  曲英萍 ,  祁栋灵 ,  孙明茂

      2005(4):365-372. DOI: 10.13430/j.cnki.jpgr.2005.04.001

      摘要 (2338) HTML (0) PDF 0.00 Byte (4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120份不同类型稻种资源为研究对象,将田间鉴定和室内叶浸提液处理鉴定方法相结合,对其化感作用差异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表明,在田间不同类型稻种资源对稗草生长的抑制效果大小趋势为地方品种>选育品种(系)>引进品种(系)>杂交水稻(恢复系和不育系),对稗草苗鲜重和苗干重的抑制效果大于对苗高的抑制效果.室内叶浸提液处理鉴定结果,不同类型稻种资源间化感作用差异相对较小,但仍以地方品种较强,并对稗草根长的抑制效果大于对稗草苗高的抑制效果.地方品种中具有较强化感作用的种质资源频率高于其他类型品种,今后要加强对地方品种资源的化感潜力鉴定和评价.

    • >征订启事
    • 欢迎订阅2006年《吉林农业科学》

      2005(4):372-372.

      摘要 (1654) HTML (0) PDF 0.00 Byte (4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研究报告
    • 小豆种质资源子粒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分析

      金文林 ,  濮绍京 ,  赵波 ,  王丽英

      2005(4):373-376. DOI: 10.13430/j.cnki.jpgr.2005.04.002

      摘要 (2182) HTML (0) PDF 0.00 Byte (4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小豆主产区的325份种质资源的子粒总淀粉和支链淀粉相对含量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表明:小豆子粒中总淀粉含量为44.79%~67.44%,平均为57.06%;支链淀粉相对含量为62.61%~98.94%,平均为82.24%;品种间差异均达极显著.筛选出总淀粉高于62.64%和支链淀粉相对含量高于93.57%的种质资源各16份、直链淀粉相对含量高于29.14%的种质资源13份.

    • 普通小麦远缘杂交F1代表现型研究

      袁汉民 ,  王小亮 ,  陈东升 ,  孙建昌 ,  范金萍 ,  张富国 ,  赵桂珍

      2005(4):377-380,385. DOI: 10.13430/j.cnki.jpgr.2005.04.003

      摘要 (2323) HTML (0) PDF 0.00 Byte (5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小麦远缘杂交试验采用常规杂交方法,不进行胚培养,在自然条件下,实现了普通小麦与小黑麦(6X,AABBRR)、柱穗山羊草(2X,DD)、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6X,AABBDD)、CIMMYT人工合成小麦(6X,AABBDD)的杂交.发现在F1代中,出现了2~7种植株表现型、7种性状分离现象;小麦颖壳颜色变化可能受多个加性基因控制;杂交F2代结实率较F1代有数倍或十余倍的增长.

    • 茄子种质资源抗青枯病的鉴定与评价

      刘富中 ,  连勇 ,  冯东昕 ,  宋燕 ,  陈钰辉

      2005(4):381-385. DOI: 10.13430/j.cnki.jpgr.2005.04.004

      摘要 (2169) HTML (0) PDF 0.00 Byte (4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304份茄子种质资源进行抗青枯病苗期人工接种鉴定,筛选出免疫材料10份,高抗材料51份,抗病材料35份,中抗材料32份,感病或高感材料176份,分别占鉴定材料的3.3%、16.8%、11.5%、10.5%和57.9%.茄子野生近缘种Solanum sisymbriifolium和S.torvum对青枯病有较强的抗病性,可作为茄子青枯病的抗源材料.获得4份抗青枯病的种间体细胞杂种.茄子对青枯病的抗性遗传较为复杂,主要由多基因控制.

    • 引进巨胚稻与普通稻的米质和营养成分分析比较

      魏振承 ,  张名位 ,  池建伟 ,  徐志宏 ,  张雁 ,  李健雄 ,  张瑞芬 ,  王志坚

      2005(4):386-389. DOI: 10.13430/j.cnki.jpgr.2005.04.005

      摘要 (2403) HTML (0) PDF 0.00 Byte (4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引进的巨胚稻进行引种栽培并对其米质和营养成分进行全面分析.结果表明,巨胚稻的胚重是普通水稻胚重的3~5倍,多项营养成分如蛋白质、钙、磷、钾、钠、锰、VE、VB6和膳食纤维等的含量比普通稻米要高得多,这个结果表明巨胚稻是加工婴幼儿食品非常好的原料.

    • 小麦持久抗条锈品种斯汤佩利的遗传机制研究

      殷学贵 ,  张莹花 ,  阎秋洁 ,  尚勋武

      2005(4):390-393. DOI: 10.13430/j.cnki.jpgr.2005.04.006

      摘要 (2409) HTML (0) PDF 0.00 Byte (4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持久抗条锈小麦品种斯汤佩利进行了抗条锈特点研究和抗性遗传分析.斯汤佩利反应型0~1型,普遍率、严重度和病情指数3个抗性组分及其平均日变化率都很低,与三类对照品种之间有极显著差异.与中抗-中感为特征的、抗性由多基因或由主效基因与多基因共同控制的一般持久抗病品种相比,属于典型特例.其抗条锈性由2对显性基因互补控制,干尖性状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二者之间不连锁,因此,干尖不能作为斯汤佩利抗锈性的辅助选择标记.

    • >征订启事
    • 欢迎订阅《中国糖料》

      2005(4):393-393.

      摘要 (1730) HTML (0) PDF 0.00 Byte (5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研究报告
    • 花生种质资源的根系性状研究及AFLP分析

      任小平 ,  姜慧芳 ,  雷永 ,  王圣玉 ,  廖伯寿

      2005(4):394-399. DOI: 10.13430/j.cnki.jpgr.2005.04.007

      摘要 (2313) HTML (0) PDF 0.00 Byte (4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22份花生种质资源进行根系性状和AFLP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珍珠豆型花生种质资源具有根干重小、根基粗小和主侧根干重比小等特点;龙生型花生种质资源具有根干重大、根基粗大和主侧根干重比大等特点.用根系性状和AFLP标记都能将22份花生品种分为两大组,但是AFLP标记聚类结果比根系性状的聚类结果更能反映花生品种亲源关系和地域生态上的差异.

    • 一粒小麦抗白粉病和条锈病基因的分析

      邱永春 ,  周荣华 ,  孔秀英 ,  徐世昌 ,  张书绅 ,  孙晓丽 ,  贾继增

      2005(4):400-404,408. DOI: 10.13430/j.cnki.jpgr.2005.04.008

      摘要 (2443) HTML (0) PDF 0.00 Byte (4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一粒小麦是普通小麦抗性改良的宝贵资源.本研究对24份一粒小麦分别进行了白粉病和条锈病混合菌种苗期接种鉴定,进一步分别用一套白粉病菌菌株(15个)对2份乌拉尔图小麦和条锈病菌小种(21个)对1份栽培一粒小麦进行接种鉴定,其中乌拉尔图小麦UR206能抵抗所有供试白粉菌菌株,UR204除对白粉菌菌株E11感病外,对其余菌株表现抗性;栽培一粒小麦MO205对不同条锈菌小种表现出不同的抗性反应,研究表明乌拉尔图小麦UR206、UR204和栽培一粒小麦MO205分别含有与已知抗白粉病和抗条锈病基因不同的新基因.对乌拉尔图小麦UR204、UR206和栽培一粒小麦MO205分别进行抗白粉和条锈病基因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乌拉尔图小麦UR204和UR206分别含有一对显性抗白粉病基因,栽培一粒小麦MO205含有两对独立遗传的显性抗条锈病基因.

    • 结球甘蓝二、四倍体间杂交三倍体的获得及细胞学鉴定

      满红 ,  张成合 ,  柳霖坡 ,  申书兴 ,  孙振委

      2005(4):405-408. DOI: 10.13430/j.cnki.jpgr.2005.04.009

      摘要 (2343) HTML (0) PDF 0.00 Byte (4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对结球甘蓝4x×2x和2x×4x的授粉受精及胚胎发育观察的基础上,结合幼胚离体培养技术,成功地获得了结球甘蓝三倍体材料,并对其减数分裂行为、染色体在后期Ⅰ的分离及雌雄配子的传递率进行了观察研究,这为创建结球甘蓝"初级三体系"等遗传研究奠定了基础.

    • 转Bt/CpTI基因棉花抗虫性鉴定与筛选

      李瑞奇 ,  马峙英 ,  王勤英 ,  王省芬 ,  张桂寅 ,  李喜焕

      2005(4):409-413. DOI: 10.13430/j.cnki.jpgr.2005.04.010

      摘要 (2594) HTML (0) PDF 0.00 Byte (4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国内育成和国外引进的52个转Bt/CpTI基因棉花品种(系)为材料,在河北农业大学棉花育种圃种植,采用室内生物鉴定方法,研究供试转基因棉花的棉铃虫抗性和甜菜夜蛾抗性,并进行抗虫性筛选.结果表明:国内育成的品种(系)在棉田二代棉铃虫危害期对棉铃虫的抗性不低于国外引进的品种(系);在三代棉铃虫危害期对棉铃虫的抗性,国内育成的品种(系)还略高于国外引进品种.新棉33B对甜菜夜蛾表现高抗,其他品种抗性一般.转Bt和CpTI的双价抗虫棉对甜菜夜蛾幼虫的抗性不高.根据供试品种(系)的抗虫性鉴定结果,筛选出SGK321等15个在二代、三代棉铃虫危害期对棉铃虫表现高抗的品种(系)和兼抗棉铃虫、甜菜夜蛾的新棉33B.

    • 油菜种子类胡萝卜素总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高桂珍 ,  伍晓明 ,  陆光远 ,  陈碧云 ,  许鲲 ,  李响枝

      2005(4):414-417. DOI: 10.13430/j.cnki.jpgr.2005.04.011

      摘要 (2339) HTML (0) PDF 0.00 Byte (4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类胡萝卜素是植物中最重要的一类色素,具有抗氧化、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延缓衰老等生物学功能,与人类健康关系密切.培育高类胡萝卜素油菜品种能有效地提升菜籽油的营养保健价值和稳定性,是今后油菜品质育种的一个新方向.研究建立快速、准确和简便的油菜种子类胡萝卜素总量测定方法,是发掘高类胡萝卜素油菜种质资源和开展高类胡萝卜素油菜育种的前提条件.本实验研究了不同提取溶剂、时间、料液比等因素对油菜种子中类胡萝卜素的提取效果和测定结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提取和测定条件.建立了快速、准确和简便的油菜种子类胡萝卜素总量测定方法,并测定了30份不同类型油菜种质资源种子中类胡萝卜素总量,为进一步发掘高类胡萝卜素油菜种质资源和开展高类胡萝卜素油菜育种创造了条件.

    • 大麦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的研究

      郭晓琳 ,  张红伟 ,  刘欣洁 ,  刘亚娟 ,  张锋 ,  孙东发 ,  谭振波

      2005(4):418-422. DOI: 10.13430/j.cnki.jpgr.2005.04.012

      摘要 (2837) HTML (0) PDF 0.00 Byte (4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10个大麦优良品种为实验材料,成熟胚为外植体,研究基因型、种子的不同切割方式、培养基、激素等对大麦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纵切后接种出愈率显著高于横切;改良MS培养基能提高出愈率;在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不同品种对激素2,4-D与Dicamba的反应表现不同;初代愈伤组织经过3次继代培养后会转变为两种类型的胚性愈伤组织;不同品种的植株再生在不同浓度有机添加物的分化培养基上表现不同;长时间的继代培养,一些品种在植株再生过程中出现一定数量的白化苗.供试材料均能进行愈伤组织诱导,但是只有部分品种能再生植株.本实验筛选出愈伤组织诱导频率和绿苗分化率均较高,适合于遗传转化的受体材料,如87-3175、87-0053、97-4010、97-6004及208813-509.

    • 氮磷钾硫对冬小麦产量及加工品质的调节效应

      赵广才 ,  周阳 ,  常旭虹 ,  于广军 ,  刘利华 ,  杨玉双 ,  杨丽珍 ,  池忠志

      2005(4):423-426. DOI: 10.13430/j.cnki.jpgr.2005.04.013

      摘要 (2440) HTML (0) PDF 0.00 Byte (9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试验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进行,以强筋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氮磷钾硫肥料处理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产的条件下以120kg/hm2施氮的处理,产量、千粒重和容重最高,过度施氮使产量、千粒重和容重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子粒硬度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均有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的趋势,增加施氮量显著增加了面包体积.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稳定时间有随施钾量增加而提高的趋势.施磷和硫处理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不显著.

    • 食用豆类种质资源粗蛋白及粗淀粉含量的评价

      朱志华 ,  李为喜 ,  张晓芳 ,  刘方 ,  李燕 ,  刘三才

      2005(4):427-430. DOI: 10.13430/j.cnki.jpgr.2005.04.014

      摘要 (2526) HTML (0) PDF 0.00 Byte (4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十五"期间收集、整理并存入国家种质库的1696份食用豆类种质资源的主要品质性状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表明,9种食用豆类种质资源的粗蛋白、粗淀粉平均含量分别为24.93%、45.11%,不同食用豆类种质资源中各品质性状变异程度不同,其中菜豆和鹰嘴豆的粗蛋白和豇豆的粗淀粉含量变异最大.不同来源的食用豆类种质资源品质性状比较结果表明,国内绿豆种质资源粗蛋白含量明显优于国外种质资源.通过鉴定筛选出一批品质性状优良的食用豆类种质,并对使用的评价标准进行了讨论.

    • >征订启事
    • 要想学习好 就请订阅《少年文摘报》

      2005(4):430-430.

      摘要 (1724) HTML (0) PDF 0.00 Byte (5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研究报告
    • 云南昆明市双哨乡双桥村户级植物资源多样性保护与利用

      伍少云 ,  戴陆园 ,  游承俐 ,  李云 ,  张宗文

      2005(4):431-436. DOI: 10.13430/j.cnki.jpgr.2005.04.015

      摘要 (2257) HTML (0) PDF 0.00 Byte (4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位于昆明城市饮用水保护区的双桥自然村为调查点,采用参与性生物多样性评估(Participatory biodiversity appraisal,简称PBA)方法,在当地村民参与下随机调查了100户农户种植管理和利用的植物种和品种多样性.结果表明,100户农户共种植管理和保存着70个植物物种,共有150个大田栽培植物、庭园观赏和绿化等植物品种.其中大田栽培物种31个、105个品种,庭园观赏、绿化等物种39个、45个品种,有着丰富的植物资源多样性.大田植物如玉米(Zea mays L.)、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豌豆(Pisum sativam L.)、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白菜(Brassica pekinesis Rupr.)和蚕豆(Vicia faha L.)等物种资源及其品种被广泛栽种和利用,而观赏和绿化植物种相对较少.户级水平间种植利用的植物资源数量和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异,6%的农户栽种、管理和利用的植物种和品种的多样性和丰富程度高,因而对植物多样性保护有较大贡献.

    • 合浦县野生稻资源现状调查及保护对策

      陈成斌 ,  杨庆文 ,  林竞鸿 ,  梁世春 ,  黄示瑜 ,  徐志健 ,  黄娟 ,  梁云涛

      2005(4):437-440. DOI: 10.13430/j.cnki.jpgr.2005.04.016

      摘要 (2371) HTML (0) PDF 0.00 Byte (4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报道了合浦县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资源调查收集结果、地理分布现状与濒危原因.考察发现野生稻原生地新分布点1个,面积约133.34m2.现存原记载野生稻原生地分布点9个仅占25.0%,分布范围在109°13'~109°45'E、21°36'~21°52'N.考察发现合浦县野生稻原生地破坏十分严重,已毁灭的原生地占原记载的75.0%.造成野生稻濒危的主要原因是人们的各种活动,包括城镇扩大、修公路、农业开垦、过度放牧、环境污染、外来物种侵蚀等.针对合浦县野生稻现状,本文提出采用异位保存与原位保存相结合的保护对策.

    • 玉米种质资源抗灰斑病鉴定与评价

      董怀玉 ,  姜钰 ,  王丽娟 ,  徐秀德

      2005(4):441-443. DOI: 10.13430/j.cnki.jpgr.2005.04.017

      摘要 (2510) HTML (0) PDF 0.00 Byte (4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01-2004年,于田间应用人工注射接种的方法对413份玉米自交系和59份玉米杂交种进行抗灰斑病(Gray leaf spot)鉴定,筛选出病级1级高抗(HR)自交系6份、3级抗病(R)自交系28份和杂交种7份.鉴定结果表明,在供试的不同玉米自交系及杂交种间的抗病性存在明显差异,而表现高抗的玉米自交系较少,没有发现高抗杂交种.加强玉米抗灰斑病种质资源的收集和评价,对玉米抗病育种非常必要.

    • 新选育饲草玉米品系饲用营养价值初步研究

      任勇 ,  唐祈林 ,  曹墨菊 ,  荣廷昭

      2005(4):444-447,452. DOI: 10.13430/j.cnki.jpgr.2005.04.018

      摘要 (2487) HTML (0) PDF 0.00 Byte (5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利用一年生大刍草和四倍体多年生大刍草分别与玉米杂交选育出的一年生饲草玉米(SC1)和多年生饲草玉米(SC3)生物产量和饲用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C1和SC3鲜草年产量分别达115 620kg/hm2、174 045kg/hm2,是普通玉米的4~6倍;SC3的粗蛋白质(CP)和无氮浸出物(NFE)含量最高,分别为17.57%、48.73%,粗纤维(CF)含量最低,为21.65%,其粗脂肪(EE)和灰分(CA)含量分别为4.30%和7.75%;SC1的营养成分含量分别为:(CP)14.73%、(CF)26.09%、(NFE)45.29%、(EE)4.78%和(CA)9.11%;化学营养类型分析表明SC1与SC3分别属NC型和N型,都是高产高饲用价值的新型饲草.

    • 早晚季水稻精米和米皮硒含量的基因型差异研究

      江川 ,  王金英 ,  李清华 ,  郑金贵

      2005(4):448-452. DOI: 10.13430/j.cnki.jpgr.2005.04.019

      摘要 (2259) HTML (0) PDF 0.00 Byte (5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选用福建省生产上推广应用的水稻品种(组合)、特种稻和旱稻共45份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在早、晚季分析不同基因型水稻精米和米皮中硒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①早、晚季水稻品种精米和米皮中硒含量表现均无明显差异.②水稻品种精米和米皮中硒含量分布遵循正态分布规律,表明水稻精米和米皮中硒含量属数量性状.③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精米和米皮中硒含量差异很大,不同品种具有不同的富硒能力.其中早季精米硒含量最高的品种是罗旱紫谷(0.065mg/kg),最低的是84VE303(0.012mg/kg);晚季精米硒含量最高的品种是罗旱紫谷(0.068mg/kg),最低的是加州红米(0.009mg/kg).④早、晚季种植的精米硒含量达0.04 mg/kg以上的水稻品种有:罗旱紫谷、隆化大红欲、555-99、Ziukdo、矮血糯,其中罗旱紫谷精米中硒含量最高,早晚季平均达0.067 mg/kg.

    • 非洲紫罗兰叶片体细胞胚培养及快繁技术研究

      师嘉临 ,  师桂英 ,  任治斌 ,  汉梅兰 ,  师春娟

      2005(4):453-456. DOI: 10.13430/j.cnki.jpgr.2005.04.020

      摘要 (2613) HTML (0) PDF 0.00 Byte (5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非洲紫罗兰叶片为材料进行胚状体诱导及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MS NAA0.1mg/L BA0.1 mg/L 2,4-D1.0 mg/L的培养基上培养15d利于诱导胚性细胞分化,起始黑暗培养5~10d可提高胚性细胞分化率;在MS BA0.05~1mg/L的培养基上可诱导胚状体大量发生;在MS NAA0.1mg/L十BA0.1 mg/L的培养基上能够获得茎芽快速增殖;在1/2MS NAA0.01mg/L的培养基上可以生根.

    • 水稻品种茎集散度分析及评价记载标准探讨

      周汉钦 ,  陈建酉 ,  何昆明 ,  潘大建 ,  范芝兰 ,  李晨

      2005(4):457-459. DOI: 10.13430/j.cnki.jpgr.2005.04.021

      摘要 (2011) HTML (0) PDF 0.00 Byte (4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578份广东省育成品种(系)和470份台湾品种(系)的茎集散度进行了分析,广东育成品种的茎集散度分布为3°~23°,96.37%集中分布在5°~17°;台湾品种茎集散度分布为3°~17°,97.02%集中分布在4°~12°.广东育成的代表性品种茎集散度为7°~16°.提出水稻理想株型最适茎集散度的计算公式:α=arcsin D/2H.建议籼稻栽培稻茎集散度的评价记载标准分为集、中、散3个等级:茎集散度≤5°为集;茎集散度6°~15°为中;茎集散度>15°为散.

    • 梨种质资源主要描述标准比较分析

      曹玉芬 ,  刘凤之 ,  王昆 ,  马智勇 ,  龚欣 ,  刘力军

      2005(4):460-463. DOI: 10.13430/j.cnki.jpgr.2005.04.022

      摘要 (2378) HTML (0) PDF 0.00 Byte (4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介绍了国内外6个梨种质资源描述标准,并对其主要形态特征与农艺性状描述符进行了归纳整理;分析了各描述符标准的层次结构特征、生物胁迫与非生物胁迫评价内容以及描述符编码方式;指出了制定我国梨相关标准借鉴之处.

    • 新书推荐

      2005(4):463-463.

      摘要 (1593) HTML (0) PDF 0.00 Byte (4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专题论述
    • 作物数量性状基因图位克隆研究进展

      丁效华

      2005(4):464-468. DOI: 10.13430/j.cnki.jpgr.2005.04.023

      摘要 (2257) HTML (0) PDF 0.00 Byte (4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数量性状基因(QTL)的鉴定和克隆不仅有利于从分子水平上阐明作物重要农艺性状的形成机理,而且对于有效开展这些性状的分子育种,进一步提高作物增产潜力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作物QTL图位克隆取得了重要突破,一批QTL被成功克隆,而模式植物基因组研究的快速发展则为作物QTL图位克隆技术带来了新的策略和方法.本文就相关研究的主要进展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

    • 等位基因特异PCR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陈吉宝 ,  景蕊莲 ,  员海燕 ,  卫波

      2005(4):469-473. DOI: 10.13430/j.cnki.jpgr.2005.04.024

      摘要 (2471) HTML (0) PDF 0.00 Byte (4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生物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具有数量多、分布广、易于分型、稳定性强等优点,很适合于用做分子标记.等位基因特异PCR(Allele-specific PCR,AS-PCR)是根据SNP位点设计3'末端与SNP位点碱基互补或错配的特异PCR引物,通过凝胶电泳等方法检测PCR扩增产物的有或无,从而检测基因型中SNP的一种技术.经过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基于SNP的等位基因特异PCR标记已逐渐成为一种快速、简便、低成本、可靠、高通量的检测基因型SNP的方法.本文应用等位基因特异PCR技术,根据小麦TaDREB1基因在旱选10和鲁麦14的120(C→A)SNP成功地开发了一个SNP分子标记,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 中国黍稷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

      王纶 ,  王星玉 ,  温琪汾 ,  武变娥

      2005(4):474-477. DOI: 10.13430/j.cnki.jpgr.2005.04.025

      摘要 (2439) HTML (0) PDF 0.00 Byte (4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历时22年,从全国23省(区)搜集黍稷种质资源8515份,并进行了16项农艺性状鉴定,编写中国黍稷品种资源目录,繁种入国家长期库贮存.对其中6000余份种质资源进行了蛋白质、脂肪、赖氨酸分析,耐盐鉴定和抗黑穗病鉴定,筛选出一批单一性状突出和综合性状优良的优异资源,有5份直接提供生产利用,其中3份被农业部评为1级和2级优异种质资源,在全国大面积推广种植.优异种质资源提供育种单位利用后在全国培育出43个优良品种,成为当地的主干品种,取得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云南铁壳麦研究进展

      杨金华 ,  于亚雄 ,  程耿 ,  胡银星

      2005(4):478-481. DOI: 10.13430/j.cnki.jpgr.2005.04.026

      摘要 (2495) HTML (0) PDF 0.00 Byte (4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铁壳麦是云南省独有的小麦种质资源,是中国特有的3个普通小麦亚种之一.本文对云南铁壳麦在形态特征、遗传特性以及与其他亚种的比较等方面所作的研究进行综述,并结合云南小麦育种及生产现状,对其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一些建议,旨在为云南铁壳麦的合理利用及保护提供参考.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5年第6卷总目次

      2005(4):482-483.

      摘要 (1749) HTML (0) PDF 0.00 Byte (4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植物种质群体遗传结构改变的测度…盖钧镒(1)1部分耐盐小麦品种(系)SSR位点遗传多样性研究……………………杨德光等(1)9几个中国大麦属物种叶绿体psbL和psbJ基因序列分析…………魏育明等(1)15小麦苗期水分利用效率及其相关性状的QTL分析……………周晓果等(1)20长江流域棉区棉花新品种抗病虫性研究……………………………………吴征彬(1)26桂东南地区普通野生稻遗传多样性研究…………………………………任民等(1)31湖南辣椒地方品种资源的因子分析及数量分类………………………邹学校等(1)37冬小麦品种小量播种的产量效应试验…………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投稿指南

      2005(4):484-484.

      摘要 (1578) HTML (0) PDF 0.00 Byte (4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信息公告更多+

  • 第二届基于多组学的作物基因资源研究培训班成功举办
  • 莴苣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与研究利用 专题征稿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4年高下载论文
  • 21篇论文获“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证书
  • 2024年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双语传播工程——结构化论文入选名单
  • 2024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发布,《植物遗传资源学报》影响因子2.717
  • 2023 年 高被引文章
  • 第一届全国“基于多组学的作物基因资源研究培训班”成功举办

宣传展示栏更多+

  •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花卉种苗与月季育种团队简介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甘蔗遗传育种与应用创新团队简介
  • 博普特-植物种质资源表型研究鉴定平台
  • 贵州大学贵州省森林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贵州大学油茶产业团队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荔枝种质资源与育种团队简介
  •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油菜种质资源创新团队

行业动态更多+

  • 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组织召开2025年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工作推进会
  • 农业农村部就介绍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情况召开新闻发布会
  • 2024年优异农作物种质资源推介和典型开发案例发布
  • 会讯: 关于召开“耐盐碱作物学术研讨会”的会议通知(第一轮)
  • 第一届涉农高校作物种质资源学师资研讨培训会在长春市成功举办
  • 在三亚,看见中国棉花的未来——探访全球最大野生棉种质资源圃

期刊荣誉更多+

  • 中国农林核心期刊
  • 北大中文核心2020
  • RCCSR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 全国优秀资源期刊
  • 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 2021年高影响力期刊

下载中心更多+

  • 《普查与收集行动简报》2020年4期
  • 《普查与收集行动简报》2020年3期
  • 《普查与收集行动简报》2020年2期
  • 《普查与收集行动简报》2020年1期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论文模板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著作权转让协议
您是第位访问者
ICP:京ICP备09069690号-23
京ICP备09069690号-23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请使用 Firefox、Chrome、IE10、IE11、360极速模式、搜狗极速模式、QQ极速模式等浏览器,其他浏览器不建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