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培周 , 郭海滨 , 赵杏娟 , 李金泉 , 刘向东 , 卢永根
2006(2):136-143. DOI: 10.13430/j.cnki.jpgr.2006.02.002
摘要:利用整体染色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术(WCLSM),对采自广东省高州市6个地点共141个编号的高州普通野生稻的成熟胚囊育性和胚囊形成发育特点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绝大多数高州普通野生稻材料成熟胚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育性异常现象,包括雌性生殖单位退化、极核位置异常、极核数目异常、胚囊退化等。这些异常结构的胚囊由于没有正常的卵细胞,不能正常受精,影响子粒结实。141个编号平均异常胚囊频率为11.11%,最高异常率为67.86%。高州普通野生稻胚囊发育过程与正常栽培稻一致,属寥型。对一些结实率偏低材料的研究,发现在胚囊发育过程的不同时期存在一些异常现象,包括功能大孢子退化,二至八核胚囊发育异常等。对柱头上的花粉量调查,发现观察的69个编号中,多数编号柱头上花粉量偏少。研究表明,花粉量偏少影响受精是导致结实率偏低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对导致结实率偏低的综合因素进行了讨论。
2006(2):144-147. DOI: 10.13430/j.cnki.jpgr.2006.02.003
摘要:本试验对桃(Prunus persica)的301~480份种质资源的需冷量、始花期、大量落叶开始期、大量落叶终止期、果实生育期、营养生长期6个性状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统计分析,根据性状在不同区问的频率分布,提出我国桃种质资源物候期性状评价系统的数值分级指标和参照品种,为我国桃种质资源描述系统的数量化、规范化奠定基础。
黄炳超 , 周汉钦 , 朱小源 , 曾列先 , 张扬 , 肖汉祥 , 杨健源 , 杨祁云
2006(2):148-152. DOI: 10.13430/j.cnki.jpgr.2006.02.004
摘要:2001-2005年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水稻研究所参加6个国际水稻遗传评价试验圃(INGER),包括国际褐稻虱圃、稻瘿蚊圃、稻瘟病圃、白叶枯病圃、灌溉稻观察圃和靓粒香稻圃,引进水稻种质资源1778份,经鉴定试验和田间评价试验,评选出一批适合广东的抗病虫或具丰产潜能的优质种质。这些种质资源在我省水稻抗病虫性研究和抗病虫育种中得到广泛应用,2001-2005年用4个INGER材料培育出9个优质丰产抗病虫品种,合计应用面积25万hm^2。这些品种组合控制了广东水稻病虫褐稻虱、稻瘟病、白叶枯病的灾害性发生,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应。目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和水稻研究所分别保留了200多份和5000多份可进一步利用的水稻种质材料。通过INGER试验引进的水稻种质资源对丰富广东水稻育种的遗传背景,提高广东省水稻抗病虫性研究和抗病虫育种水平以及种质研究利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006(2):153-158. DOI: 10.13430/j.cnki.jpgr.2006.02.005
摘要:利用SSR和AFLP两种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52份转基因抗虫棉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在61对SSR引物中,有4对引物在供试材料中表现出多态性,共扩增出102个标记,其中多态性标记25个,多态性百分率为24.51%,每对引物的扩增带数变化在17~30之间;在100对AFLP引物中,有9对引物在供试材料中产生多态性,共扩增出618个标记,多态性标记33个,占总数的5.34%,每对引物组合扩增的标记数分布于47~81之间。成对品种的欧式距离变化在2.00~5.57之间,平均值为4.21,单一品种欧氏距离的平均值分布在3.73~4.75之间,表明不同品种之间遗传差异不大。基于SSRs和AFLPs多态性数据的聚类分析,可以将供试材料划分为3个类群(SAGs),但类群划分与品种地理来源不十分吻合。
2006(2):159-164. DOI: 10.13430/j.cnki.jpgr.2006.02.006
摘要: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来自9省的66份苦荞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8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531条带,平均29.5个;其中多态性带514个,平均28.5个,多态率高迭96.8%。Nei's遗传相似系数在0.39~0.93之间。UPG-MA聚类分析显示,贵州地方品种、湖北地方品种和云南地方品种之间有明显的遗传差异。来自不同省的改良品种在遗传上有较高的相似性,并发现了4个独特的基因型,即来自云南的昆明灰苦荞、贵州的六养2号、湖北的神农架苦荞和湖南的凤凰苦荞,这几份材料在遗传上与其他材料具有很大的差别。云南地方品种闯的遗传差异较大,其次是贵州地方品种,湖北地方品种间遗传差异相对较小。ISSR分析结果显示,苦荞遗传多样性丰富,表明可以用ISSR对苦荞进行分子水平的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宋燕 , 陈丽静 , 李君明 , 张智 , 李天来 , 徐和金 , 周永健
2006(2):165-169. DOI: 10.13430/j.cnki.jpgr.2006.02.007
摘要:利用同一PCR反应体系,对分别与番茄抗叶霉病的Cf-9基因和抗番茄烟草花叶病毒病的Tm-1基因紧密连锁的PCR标记进行了同时扩增筛选,扩增的特异性片段与单引物扩增片段吻合。其中与Cf-9基因紧密连锁的CAPs标记在抗感试材均可扩增出560bp的特异片段,且都存在TaqⅠ酶切位点,抗病基因型酶切后分别产生了450bp、330bp和290bp的不同特异性片段,而感病基因型试材酶切后产生450bp和290bp的特异性片段;与Tm-1基因紧密连锁的SCAR标记为显性标记,只有抗病试材产生750bp的特异片段,不能被TaqⅠ酶切。经反复验证,结果稳定准确,可用于在同一PCR反应体系中对两个抗病基因进行同时筛选鉴定。该体系的建立不仅省时、省工、节省费用,而且可用于苗期辅助选育,加快番茄抗病育种进程。
2006(2):175-178. DOI: 10.13430/j.cnki.jpgr.2006.02.009
摘要:对约翰逊草、人工诱变四倍体高粱品系四沈甜及二者杂交种中期Ⅰ染色体构型、后期Ⅰ染色体行为进行了观察,并对花粉育性与结实率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约翰逊草、四沈甜及杂交种的染色体构型分别是:0.49Ⅰ+15.83Ⅱ+0.15Ⅲ+1.60Ⅳ、0.72Ⅰ+15.23Ⅱ+0.075Ⅲ十2.15Ⅳ、0.68Ⅰ+17.00Ⅱ+0.18Ⅲ+0.95Ⅳ。双亲及杂交种都是不规则的四倍体遗传群体。约翰逊草与同源四倍体高粱的染色体组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同源性,杂交容易成功。
2006(2):179-182. DOI: 10.13430/j.cnki.jpgr.2006.02.010
摘要:用秩次分析法,对6个年度参加河北省冬麦区中北部区域试验中的冬小麦新品系产量性状的稳定性进行评价。通过对各品种表现秩次值H2、环境区分指数YM、秩次均方值S^2等统计数的计算,进行品种间产量的高低度稳定性比较。对22个可评价参试品种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因此证明秩次分析法对作物新种质品比试验中产量性能的评价是一种实用、可行的数据处理方法。
2006(2):183-187. DOI: 10.13430/j.cnki.jpgr.2006.02.011
摘要:对43个菜用大豆品种的外观品质、营养品质、食用品质进行测定,以发掘品质优良的菜用大豆资源,筛选出适合河北省种植的优良菜用大豆品种。研究表明,在外观品质中所有品种的荚长、荚宽、荚厚都能达到规定标准,其外观品质的主要限制因素是百粒鲜重、百荚鲜重和二粒荚百分比;营养品质中仅有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能达到标准,维生素C、氨基酸、钙的含量在各品种间差别较大;在食用品质中只有少数品种的淀粉与可溶性糖的含量达到了要求。综合评价筛选出绿75、矮脚白毛、天禾早生65、札幌绿4个适于河北省种植的品质优良的菜用大豆品种。
2006(2):188-191,196. DOI: 10.13430/j.cnki.jpgr.2006.02.012
摘要:以鹅掌楸的冬芽为材料,提取DNA做模板,用14个引物对131个鹅掌楸样本进行RAPD分析,扩增出235个谱带,显示该属植物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①中国鹅掌楸群体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8.98%,北美鹅掌楸91.06%,杂种鹅掌楸89.98%。②中国鹅掌楸遗传变异分量在群体间占33.03%,群体内占66.97%;北美鹅掌楸分别为8.73%和91.27%;主要变异均存在于个体间。③聚类表征图表明杂种鹅掌楸与北美鹅掌楸的遗传距离较近。
李卫欣 , 陈贵林 , 赵利 , 任良玉 , 王冉 , 吕桂云
2006(2):192-196. DOI: 10.13430/j.cnki.jpgr.2006.02.013
摘要:研究了300mmol/L NaCl胁迫对19个不同类型南瓜品种幼苗盐害指数、电解质渗透率、脯氨酸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NaCl胁迫时间延长,南瓜幼苗盐害指数、电解质渗透率、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呈升高趋势。盐害指数和电解质渗透率能较好反映南瓜幼苗的耐盐性,可作为南瓜品种耐盐性的筛选指标。在NaCl胁迫下,青栗南瓜(Q1)表现出很强的耐盐性,黑蛮南瓜(H2)和黑籽南瓜(H3)为盐敏感品种,而其他为耐盐性中等品种。
张小祥 , 张忠林 , 许红云 , 洪汝科 , 颜林孟 , 陈丽娟
2006(2):197-203. DOI: 10.13430/j.cnki.jpgr.2006.02.014
摘要:在水分胁迫条件下时两个粳型水稻披垂叶突变体品系及其与常规籼、粳品种的杂交后代(F1、F2)进行苗期耐旱性鉴定,并测定了旱种条件下突变体及其杂交后代不同生育期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以及相关农艺性状的特征。结果表明:两个水稻披垂叶突变体MR304和MR312的苗期耐旱性均为中抗;MR312与7个品种的11个杂交后代(F1)中,仅有文稻2号/MR312组合的苗期耐旱性为高抗,MR312/滇香籼1号为中抗;在昆明旱种条件下,突变体及其杂交后代POD和CAT的活性分别在孕穗期和抽穗期最高,其中4个组合(银光/MR312、农安稻/MR312、文稻2号/MR312和MR312/滇香籼1号)F1孕穗期POD或抽穗期CAT的活性最强,株高、分蘖、穗长趋于正常。该研究揭示了利用水稻披垂叶突变体产生的F1杂种优势可增强杂交稻大田期的耐旱性;孕穗期的POD活性和抽穗期的CAT活性是鉴定杂交后代F1和F1植株大田期耐旱性的重要指标。
2006(2):204-208. DOI: 10.13430/j.cnki.jpgr.2006.02.015
摘要:对29个冬小麦品种进行子粒产量和氮效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氮胁迫条件下,供试小麦品种的子粒产量具有明显差异。缺氮条件下子粒产量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可划分为氮高效、中效和低效三类,氮高效品种在其中所占比例较少。在缺氮条件(N-)下,不同氮效率品种成熟期植株全氮含量差异不大,植株氮素积累量、氮效率(NUE)、吸收效率(UPE)和利用效率(UTE)均以氮高效品种最高,中效品种次之,低效品种最低。缺氮条件下较强的氮索吸收和利用能力是氮高效小麦品种氮胁迫条件下高氮效率的主要原因。
罗小金 , 贺浩华 , 彭小松 , 余秋英 , 孙俊立 , 张洪亮 , 李自超
2006(2):209-214. DOI: 10.13430/j.cnki.jpgr.2006.02.016
摘要:利用5个光温敏核不育系与40个恢复系(品种)配制了200个组合,应用SSR标记估算了这5个不育系与40个恢复系之间的遗传距离,分析了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材料、不同遗传距离范围之间,遗传距离与单株产量以及有效穗数、穗长、每穗粒敷、着粒密度、结实率、千粒重、单株产量7个性状超亲优势的相关性有很大差别,表现出很复杂的关系。(2)田丰S与父本遗传距离在0.6286~2.5257之间时,F1单株产量及其超亲优势与遗传距离极显著相关;培矮64S与父本遗传距离在0.8247~1.5315之间时,F1单株产量与遗传距离显著相关。(3)所有两系组合亲本间遗传距离在0.5333~1.5之间时,F1单株产量超亲优势与遗传距离显著相关;遗传距离在0.5333~1.0之间时,F1单株产量与遗传距离显著相关,遗传距离分别在1.0~1.5、0.5333~1.5和0.5333~2.5257之间时极显著相关。(4)另外,F1单株产量与遗传距离的相关程度普遍高于其超亲优势与遗传距离的相关程度。
2006(2):215-219. DOI: 10.13430/j.cnki.jpgr.2006.02.017
摘要:采用10份花生品种材料,对通过数据库查询设计合成的SSR引物和其他作者发表的SSR引物及STS引物进行了评估,并基于品种间简单匹配系数做了聚类分析。获得62个能产生多态性片段的SSR和STS引物对,总共获得427条带,其中291条(68.1%)为多态性带。平均每对引物产生6.88条带,4.69条为多态性带;多态性条带比率为16.7%~100%,PIC值为0.254~0.952,平均为0.760。9对SSR/STS引物,即Lec-1、Ah4-26、Ah4-4、SsS14、SHPAL-1、PG71、PG43、PM36、PG22,对所采用的10份花生品种区分率达到10096。说明SSR和STS标记应用于花生品种鉴定有效。
2006(2):220-225. DOI: 10.13430/j.cnki.jpgr.2006.02.018
摘要:采用7种NaCl浓度胁迫对23份纯合的西瓜种质资源进行耐盐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增加,西瓜发芽率下降,不同种质资源的致死浓度有明显差异,在低浓度下大部分种质资源发芽率不变或反而增加。在80~160mmol/L盐浓度下,千粒重与发芽率呈显著性相关,最大相关系数为0.606。相同NaCl浓度对不同西瓜种质资源间的侧根、根长、鲜重、下胚轴和盐害指数影响不同。对5项测定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将23份种质资源分为4类,第2类为耐盐性好的材料,综合分析四倍体西瓜的耐盐性高于二倍体。
2006(2):226-230. DOI: 10.13430/j.cnki.jpgr.2006.02.019
摘要:以晋旱125×昔野501杂交组合的亲本及选育的有代表性的4个特殊类型的后代为试验材料,通过实验室检测和大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在正常供水和干旱胁迫的条件下,测定苗期和花荚期与抗旱性相关的生理指标,在花荚期水分敏感期对叶片相对含水量、持水力、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以及酯酶同工酶等酶活性及谱带进行测定和分析,初步认为这一群体中抗旱性从强到弱的次序为:晋旱125、731(尖叶白花)、732(圆叶紫花)、昔野501、733(圆叶白花)、734(尖叶紫花)。
2006(2):234-238. DOI: 10.13430/j.cnki.jpgr.2006.02.021
摘要:以3个不育系和10个恢复系为材料,采用NCII交配设计研究10个米质性状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结果表明:①大多数品质性状的量值介于双亲之间,除粒重表现一定的超亲优势、垩白度和粒宽表现一定的正向平均优势外,其他品质性状优势不明显。②杂种稻米的品质性状主要受不育系或恢复系的影响,其中粒长、粒宽和直链淀粉含量3个性状,不育系的影响要高于恢复系;而对于整精米率、粒重、垩白率、垩白度和糊化温度,则恢复系的影响要高于不育系。③就优质育种的利用价值而言,不育系以广占63-4S为好,恢复系以扬稻6号为好,R527、镇恢084次之,用上述亲本选配的杂交组合米质较好;恢复系特青、盐恢559表现为一般配合力效应低,特殊配合力方差小,优质育种利用价值不大。
2006(2):239-245. DOI: 10.13430/j.cnki.jpgr.2006.02.022
摘要:花色苷作为水稻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已成为当前功能性水稻研究开发的热点之一。本文从水稻花色苷的生物合成及其组成成分入手,着重介绍了水稻花色苷含量的影响因素、遗传及分子机理的研究现状以及富集花色苷水稻种质鉴定、筛选与创新现状,并探讨了今后以提高水稻花色苷含量为目标的功能性水稻研究内容和方向。
2006(2):246-248. DOI: 10.13430/j.cnki.jpgr.2006.02.023
摘要:许多小麦分子生物学研究需要对大量的小麦样品进行PCR检测,因此,建立一种快速提取小麦基因组DNA的方法十分必要。根据国外报道的一种快速提取水稻和玉米基因组DNA的方法,我们对部分提取步骤进行变动后,在小麦上进行了尝试,长度为1.5kb的片段能得到稳定的扩增。该方法样品研磨在1.5ml的离心管内进行,后续操作不用酚、氯仿、CTAB、SDS和巯基乙醇,整个提取过程不需要使用通风橱,操作步骤简单,花费时间少,而且提取的小麦基因组DNA完整性好,量也较可观。一个DNA样品可供50~100次PCR反应使用,适用于小麦遗传多样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转基因后代检测以及引物筛选、分子标记定位等多种研究。
2006(2):249-251. DOI: 10.13430/j.cnki.jpgr.2006.02.024
摘要:依据地理远缘、遗传距离远杂交优势强及遗传学基因互补的原理,选用含有日本血缘、农艺性状优良、丰产性好的优良品系做母本,选用含有野生大豆血缘、综合性状较好、蛋白质含量高的优异材料做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自早期世代开始进行大豆灰斑病的接种选择,高世代进行品质跟踪分析及大豆疫霉病接种鉴定,通过定向培育,选育出遗传基础丰富,聚合了国内外多个高蛋白、高产、抗病品种(系)的优良基因,蛋白质含量45%以上,抗大豆灰斑病兼抗疫霉病的优质大豆新种质。
2006(2):256-256.
摘要:《植物遗传资源学报》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中国农学会联合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也是全国唯一涵盖大田作物、园艺作物、观赏植物、药用植物、林木、牧草及其他经济植物的栽培、野生遗传资源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