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3):253-260. DOI: 10.13430/j.cnki.jpgr.2007.03.001 CSTR:
摘要:利用50对SSR引物对抗疫霉根腐病大豆品种(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在166份品种(系)中,50个SSR座位共产生265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座位5.3个。采用NTSYS-pc2.10计算品种(系)间遗传相似系数,平均相似系数为0.3124,表明抗疫霉根腐病大豆品种(系)间的遗传差异较大。用UPMGA进行聚类分析,166个品种(系)在相似系数为0.33时被聚为6类,地理来源相同的品种(系)大多聚类在一起。一些具有相同或相近抗病反应型的品种(系)被聚类在同一个类群中,表明这些抗病品种(系)的遗传关系较近,应有选择地利用。W illiam s和C lark抗疫霉根腐病近等基因系构成明显不同于中国大豆的基因源,可以用于拓宽我国大豆品种的遗传基础。
王芙蓉 , 张传云 , 刘国栋 , 王留明 , 高俊平 , 宫永超 , 张军
2007(3):265-270. DOI: 10.13430/j.cnki.jpgr.2007.03.003 CSTR:
摘要:鲁原343是一个渐渗了海岛棉优质纤维基因的陆地棉种质,对其渐渗的优质纤维片段进行鉴定,对利用优质纤维渐渗系改良陆地棉品种的纤维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综合性状优良的转基因抗虫棉鲁棉研22号与鲁原343杂交构建作图群体,利用317对SSR引物对鲁原343和鲁棉研22号进行多态性分析,有24对引物表现多态。利用这些引物进一步和TM-1、优质纤维渐渗片段的供体Ash imoun i作比较,初步鉴定出10个SSR位点与海岛棉渐渗有关。利用这些标记分析(鲁棉研22×鲁原343)F2群体的标记基因型和纤维品质性状的关系,6个标记与纤维品质显著相关,涉及到4条染色体。其中与伸长率相关的标记BNL2986(R2=5.87%)和与长度、细度相关的标记NAU751(R2=6.62%,6.01%)同位于16号染色体的连锁群LG1上,标记间距离为17.7 cM;与纤维成熟度相关的标记BNL3590(R2=8.62%)和与成熟度、伸长率相关的标记BNL3971(R2=15.0%,9.79%)位于2号染色体的连锁群LG3上,标记间距离为4.5 cM;与纤维强度相关的标记BNL3279(R2=8.12%)和与细度相关的标记BNL827(R2=13.94%)分别位于LGD02和25号染色体上。
2007(3):271-274,284. DOI: 10.13430/j.cnki.jpgr.2007.03.004 CSTR:
摘要:通过对123份不同类型抗青枯病花生种质种子脂肪酸的鉴定测试,分析了抗青枯病花生种质在这些性状方面的遗传分化,并与6006份资源组成的花生基础收集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抗青枯病花生资源的油酸含量平均为51.78%,显著高于基础收集品的对应值(45.64%);亚油酸含量平均为28.88%,显著低于基础收集品的对应值(34.36%);高油酸种质较多,油酸含量达61%以上的资源23份,所占比重为18.7%,显著高于基础品中的相应比重(2.65%)。标准差、变异系数以及遗传多样性指数的分析结果表明,抗青枯病资源在油酸和亚油酸含量方面的遗传分化程度高。
2007(3):275-279. DOI: 10.13430/j.cnki.jpgr.2007.03.005 CSTR:
摘要:以36份云南铁壳麦为试验材料,采用SDS-PAGE法分析了Glu-1位点编码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及组成。结果表明,在Glu-A1位点上检测到3种(N,2*和1)亚基类型,Glu-B1位点上共检测到5种(7、7 8、17 18、13 16和6 8)亚基类型,Glu-D1位点上只检测到1种(2 12)亚基类型。共检测到6种亚基组成类型,即:N、7、2 12,N、7 8、2 12,2*、7 8、2 12,2*、17 18、2 12,1、6 8、2 12和1、13 16、2 12。云南铁壳麦的HMW-GS为普通小麦已知变异类型的18%,3个位点的Nei's遗传变异系数顺序为Glu-B1(0.5734)>Glu-A1(0.2484)>Glu-D1(0),表明云南铁壳麦属较原始类型,Glu-D1位点未发生变异。品质评分最高分为8分(3份材料),平均为5.2分。同时86%的云南铁壳麦具有适合制作优质手工馒头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N和2 12),42%的云南铁壳麦具有亚基组成类型(1、7 8、2 12和N、7 8、2 12),这些材料可作为云南小麦馒头品质改良的材料。
2007(3):280-284. DOI: 10.13430/j.cnki.jpgr.2007.03.006 CSTR:
摘要:选择分布于水稻染色体组的26对SSR引物,对集中分布于广西来宾市北回归线附近的13个普通野生稻居群的342份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的野生稻无论在种内(A=9.154,Ae=4.446,I=1.547,He=0.671)还是居群水平上(P=95%,A=4.219,Ae=2.394,I=0.905,He=0.476)遗传多样性都十分丰富,高于同类研究水平。供试居群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30,表明30%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间,大部分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内。居群间的遗传一致度变化范围为0.332~0.903,且居群间地理距离越近,遗传一致度越高,说明北回归线附近的普通野生稻居群符合"隔离-距离"模型。综合上述研究结果和我国野生稻保护现状,建议对居群G13和G06实施优先保护。
2007(3):285-288. DOI: 10.13430/j.cnki.jpgr.2007.03.007 CSTR:
摘要:采用包括两套近等基因系在内的11份含有不同抗大斑病基因的玉米材料,对已报道的与Ht2、Ht3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进行应用性检测。实验选用umc1202、bnlg1152、umc1149、SD-06633和bnlg1666等5对引物进行PCR扩增检测,发现被检测引物均缺乏对相应标记基因的特异性扩增;对与Ht2基因连锁的SCAR引物SD-06633的扩增片段进行了序列分析,发现其在Ht2和HtN基因背景下的扩增片段长度均为631bp,且序列相似性高达98.73%,扩增产物特征一致,无法证明该标记的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上述已发表的与抗大斑病基因Ht2和Ht3紧密连锁的5个分子标记缺乏特异性,不适用于玉米材料的Ht2和Ht3基因型鉴定。
2007(3):289-293. DOI: 10.13430/j.cnki.jpgr.2007.03.008 CSTR:
摘要:2005年11月-2006年3月对海南省19个市县分布的禾本科牧草资源进行了调查、收集与整理,本次调查共收集到禾本科植物74个属、159种,分别占海南禾本科种质资源属数的73.27%和种数的77.56%,其中《海南植物志》未记载的有4个属、21个种。本文对调查和收集的资源种类、分布情况、营养价值进行了分析,并对牧草资源的保护进行了讨论。
赵玉靖 , 申书兴 , 王彦华 , 陈雪平 , 张成合 , 李晓峰
2007(3):294-297,F0003. DOI: 10.13430/j.cnki.jpgr.2007.03.009 CSTR:
摘要:以6个不同基因型的大白菜四倍体(AAAA,2n=4x=40)品系9401、9402、9403、9404、9405、9406为母本,结球甘蓝二倍体(CC,2n=2x=18)自交系9501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得到的6个杂种一代为试材,进行了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成功诱导出胚状体,获得了再生植株,并对部分再生株进行了染色体数鉴定和性状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组合小孢子胚胎发生能力不同,各组合产胚率均较低;小孢子再生植株中,染色体数为18的个体所占比例最大,达46.7%;小孢子植株减数分裂行为复杂,终变期除二价体和单价体外,还有三价体等联会形式;小孢子植株性状表现各异。
刘长友 , 程须珍 , 王素华 , 王丽侠 , 孙蕾 , 梅丽 , 徐宁
2007(3):298-302. DOI: 10.13430/j.cnki.jpgr.2007.03.010 CSTR:
摘要:目前能够用于绿豆(Vigna radiate)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的PCR引物极其有限。通过12份农艺性状差异较大的绿豆种质对绿豆以及小豆(Vigna angularis)、豇豆(Vigna unguiculata)、菜豆(Phaseolus vulgaris)等近缘食用豆中的PCR引物进行筛选,结果表明41对绿豆SSR引物中能够有效扩增的有35对,6对有多态性;28对绿豆STS引物中有23对能够有效扩增,2对有多态性;8对小豆SSR引物能够有效扩增的有6对,但均无多态性;27对豇豆SSR引物能够有效扩增的有17对,1对有多态性;24对菜豆SSR引物能够有效扩增的有9对,1对有多态性。这些多态性引物的获得将有助于中国绿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007(3):303-307. DOI: 10.13430/j.cnki.jpgr.2007.03.011 CSTR:
摘要: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58份山东省无花果(Ficus caricaL.)资源的多样性进行了评价,经15个随机引物的初步分析表明,其中至少有23个不同的基因型。继而从36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8个多态性好的引物,进一步对这23个不同基因型材料进行RAPD扩增分析,共得到309个清晰稳定的扩增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236个,占76.4%。利用UPGMA法分析发现,这些基因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92~0.960之间,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各基因型间的遗传关系树状图。结果表明,山东省内的无花果资源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2007(3):308-312. DOI: 10.13430/j.cnki.jpgr.2007.03.012 CSTR:
摘要:利用差异显示技术,分析小麦TcLr38受小麦叶锈菌诱导的mRNA表达丰度差异,获得了136条差异条带。对136条差异条带进行了回收、重扩增和反向Northern杂交检测,获得一条杂交信号阳性的片段,对该片段进行克隆、测序,该片段长度为425bp。在GenBank中进行Blast比对分析,与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同源性较高,并且与小麦抗盐cDNA序列也有较高的同源性;在GrainGenes中进行Blast比对,与小麦的远源亲本粗山羊草(Aegilops tauschii)、栽培一粒小麦(T.monococ-cum)和普通小麦具有较高同源性。利用SegMan软件进行电子克隆延长该片段,未找到与其相符的重叠群。因此确定该片段为TcLr38的cDNA片段,并初步推测该片段可能为一小麦抗病相关基因片段。
2007(3):313-316. DOI: 10.13430/j.cnki.jpgr.2007.03.013 CSTR:
摘要:利用遗传基础丰富的优良中间材料为亲本,配制杂交组合,选育出早熟、高产、适应性广的大豆新品种黑河38号,审定2年种植面积即达20万hm2。分析了黑河38号的遗传组成,核基因来源于十胜长叶、阿姆索等4份国外品种,盖家屯四粒荚、金元等5份农家品种以及1份育成品种和1份当地野生大豆,细胞质来源于克山白眉。
2007(3):317-320. DOI: 10.13430/j.cnki.jpgr.2007.03.014 CSTR:
摘要:对近几年收集的苦荞麦种质资源进行了总黄酮和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及评价。总黄酮和蛋白质含量测定分别采用三氯化铝比色法和微量凯氏定氮法。结果表明:①总黄酮含量平均2.46%,变异范围1.97%~3.03%;蛋白质含量平均14.3%,变异范围10.9%~20.3%。②不同原产地的材料总黄酮和蛋白质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总黄酮含量以来自山西的材料最高,其次依次是湖南、宁夏、贵州、云南材料,最低是四川材料;蛋白质含量的排列次序依次为宁夏、湖南、山西、贵州、云南和四川材料。③相关分析表明总黄酮和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88。研究认为苦荞麦种质资源的总黄酮和蛋白质含量存在较为丰富的遗传变异并在鉴定评价基础上筛选出一批品质优异的苦荞麦资源。
2007(3):321-324. DOI: 10.13430/j.cnki.jpgr.2007.03.015 CSTR:
摘要:利用高粱资源研究中新发掘和引进的糯质材料,通过有性杂交选育,农艺性状、抗病性鉴定和品质分析,选育出育种和生产急需的、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糯质新种质L401A、L402A、1053A、1057A、1058A等5个不育系和R92、031069R、031038R等3个恢复系。利用新创资源组配了一批高产、综合农艺性状好的糯质高粱杂交组合。
2007(3):325-330. DOI: 10.13430/j.cnki.jpgr.2007.03.016 CSTR:
摘要:以中国春-Synthetic 6x小麦染色体代换系及其亲本为材料,研究干旱胁迫条件下染色体对不同生育时期叶片脯氨酸和蛋白质含量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条件下,1D和5D代换系叶片的脯氨酸含量变化在孕穗期、开花期、灌浆期始终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中国春;而4A、4B、2D和6D代换系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始终显著或极显著低于中国春。表明,Synthetic 6x的5D和1D染色体上可能有干旱胁迫下促进脯氨酸积累的基因存在,Synthetic 6x的4A、4B、2D和6D染色体上可能有干旱胁迫下抑制蛋白质含量下降的基因存在,小麦叶片游离脯氨酸的积累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下降无显著相关性。
2007(3):331-335. DOI: 10.13430/j.cnki.jpgr.2007.03.017 CSTR:
摘要: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80份杏、李和杏李种质光合参数进行测定的结果表明,供试品种间光合特性差异较大。对80份种质进行聚类分析,根据光合速率将它们分为高、中、低3种光合速率类型,根据水分利用效率分为高、较高、中及低4种水分利用效率类型。杏中高光合速率类型占50%,高于李、杏李中该类型的频率;李和杏李则以中等光合速率为主,分别占55.2%和62.5%。杏和杏李中较高和中等水分利用效率类型较多,未发现高和低水分利用效率类型,而李的水分利用效率类型则分布广泛。综合考虑光合和水分指标,筛选出2个李品种澳得罗达、理查德早生,3个杏品种超仁、兰州大接杏和仰韶杏表现出高光效、较高水分利用效率,可用于今后的生产和育种实践。
2007(3):336-339. DOI: 10.13430/j.cnki.jpgr.2007.03.018 CSTR:
摘要:本研究在不同磷肥施用量处理下,对NR、品芸1号、品芸2号3个小白芸豆品种子粒的氨基酸含量及组分测定、分析,探索磷肥对芸豆氨基酸及组分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不同磷肥用量处理均可提高芸豆氨基酸含量,对芸豆中人体必需氨基酸组分的影响因不同品种而异。品芸2号和NR总氨基酸及其各组分含量在50kg/hm^2纯磷肥用量条件下最高;品芸1号氨基酸积累在25kg/hm^2纯磷肥用量条件下最有效。
沈镝 , 李锡香 , 冯兰香 , 王海平 , 宋江萍 , 杨翠荣 , 龚会芝
2007(3):340-342. DOI: 10.13430/j.cnki.jpgr.2007.03.019 CSTR:
摘要:根据不同种质的来源地、农艺性状等背景信息,从国家蔬菜种质资源中期库中选取具代表性的444份主要瓜类作物地方品种,分属葫芦科7个属的13个种或变种,采用病土接种法进行苗期根结线虫抗性鉴定,得出了不同葫芦科作物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抗性分布范围。忽略基因型差异,不同作物的平均病级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为:冬瓜、西瓜、丝瓜、节瓜、苦瓜、越瓜、甜瓜、菜瓜、瓠瓜、黄瓜、中国南瓜、印度南瓜、美洲南瓜。通过抗性鉴定,共获得27份抗根结线虫种质(病级指数1~2),包括12份冬瓜、3份苦瓜、7份丝瓜和5份西瓜。
2007(3):343-346. DOI: 10.13430/j.cnki.jpgr.2007.03.020 CSTR:
摘要:通过荧光原位杂交(FISH)利用来源于A基因组栽培稻的中高度重复序列C0t-1DNA和基因组DNA作为探针,对栽培稻、斑点野生稻和短药野生稻进行了比较基因组分析。结果发现C0t-1DNA杂交信号主要分布在这3种染色体的着丝粒、近着丝粒和端粒区域,在斑点野生稻染色体上的信号多于短药野生稻,与gDNA作为探针FISH的结果相一致,说明A和B基因组间的亲缘关系明显近于A和F基因组。确定了含有中高度重复序列的C0t-1DNA用于属内种间关系研究的可行性,并根据C0t-1DNA的FISH结果进行了染色体核型分析。
2007(3):347-350. DOI: 10.13430/j.cnki.jpgr.2007.03.021 CSTR:
摘要:以母本平邑甜茶1株、父本扎矮山定子1株、皱叶矮生型株系(F1)6株及其自然授粉后代实生苗(F2)15株为试材,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研究叶片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的异同。结果表明:皱叶矮生型株系叶片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共有10条酶带,R f值范围0.18~0.90,各植株间的酶带数量基本一致,只有强弱不同,与平邑甜茶酶谱的差异也很小。在皱叶矮生型株系的后代实生苗叶片中,除15 a单株有16条酶带外,其他实生苗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约有10条酶带,但株间差异明显,R f值范围0.18~0.84。不同树龄平邑甜茶叶片的酶谱一致性较好。
2007(3):351-358. DOI: 10.13430/j.cnki.jpgr.2007.03.022 CSTR:
摘要:本文从收集保存、鉴定、研究、创新和利用5个方面介绍了芥菜型油菜种质资源研究进展。芥菜型油菜起源于亚洲,印度、中国收集的资源最多。芥菜型油菜可以分为中国-东欧类型和中国-印度类型2大类,每一类中均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许多具有优良性状的种质已经鉴定出来,并对其进行了生理学、遗传学研究。通过远缘杂交、诱变和遗传转化已创造出芥菜型油菜新种质。已鉴定、培育的芥菜型油菜优异种质资源在油菜育种上得到广泛利用。
2007(3):359-365. DOI: 10.13430/j.cnki.jpgr.2007.03.023 CSTR:
摘要:普通菜豆于15世纪从美洲直接引入中国,作为重要的食用豆类作物之一,在我国的许多地区广泛种植。本文对普通菜豆的起源、驯化、传播以及遗传多样性研究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并根据普通菜豆育种和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一些建议,旨在为普通菜豆的种质收集保存以及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2007(3):366-372. DOI: 10.13430/j.cnki.jpgr.2007.03.024 CSTR:
摘要:发掘优异基因资源是作物种质资源分子评价的重要部分,对作物育种尤其是分子育种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基于连锁不平衡(LD)的关联分析是基因发掘也是等位基因发掘的有效途径。本文系统介绍了关联分析的基本理论、策略、特点及应用现状,并探讨了其在作物种质资源新(等位)基因发掘中的发展趋势及展望。可以预见,与传统QTL作图及功能基因组学相整合的关联分析必将大大加快我国作物种质资源的研究进程,实现我国种质资源优势向基因资源优势的转变。
摘要:
2007(3):378-378. DOI: 10.13430/j.cnki.jpgr.2007.03.026 CSTR:
摘要:近年来各单位育成了不少新基因资源,包括导入系、近等基因系,重组自交系、异源易住系,代模系等,这些材料大都携带有优良农艺性状基因,深受育种家与基因组研究者欢迎。为了充分利用这些基因资源,持在本刊开设新基因资源信息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