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本英 , 王丽鸳 , 周健 , 唐一春 , 成浩 , 王平盛 , 江用文
2008(4).
摘要:利用ISSR标记构建了40份大叶种茶树资源的指纹图谱,用3种独立的方法(特殊的标记、特异的谱带类型、不同引物提供的谱带类型组合)可以有效地鉴别大叶种茶树种质资源,证明ISSR标记是鉴定茶树资源的有效方法。15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275条谱带,其中274条具有多态性,占99.6%。40份材料间平均遗传相似系数、Nei's基因多态性(gene diversity)和Shannon's信息指数分别为0.4180、0.3797、0.5586。材料间的遗传多样性较高,说明材料间的遗传距离较远,亲缘关系较远。遗传基础较宽。ISSR聚类分析表明,40份种质资源被聚为3个类群,其中Ⅲ类群又聚为3个亚群。亲缘关系树状图在分子水平上清楚地显示了云南大叶种茶树资源间的亲缘关系,为今后茶树育种和杂交亲本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2008(4).
摘要:基于农艺性状和纤维品质对61份彩色棉种质材料进行鉴定分析,结果表明:材料间衣分、2.5%跨长、马克隆值呈极显著差异,整齐度、伸长率、比强度和单株铃数存在显著差异,株高、果枝数、单铃重差异不显著;供试材料纤维品质较差,除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选育的棕125、棕絮1号等材料外,大部分种质系2.5%跨长、比强度等指标不能满足纺织工业的需求,但仍有31份种质系单一性状较优,如棕2—63(IAA)、棕3-944等。采用类平均法对供试材料进行聚类分析,61份材料聚为7个类群,供试材料表现型性状相似较低,尤其部分基础彩色棉遗传材料与其他材料相似性极低,单独构成一类,如皱缩红鸡角叶棕絮、hunan绿等。综合分析表明,供试材料农艺性状和纤维品质较差,遗传多样性较丰富。
杨忠义 , 苏艳 , 曹永生 , 邹菊 , 刘晓利 , 奎丽梅 , 卢义宣
2008(4).
摘要:采用GIS、BioDiversity等技术,基于云南丰富的气候类型、特异的民族生境和多样的稻种资源条件,分析与观察了6081份云南地方稻种资源多样性在不同气候类型和各类稻区中的表现,结果表明:①不同气候环境对稻种资源的资源量和多样性的形成有显著作用。②稻种多样性从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北温带逐渐减小。反之增大,结合各气候带的海拔和温度变化规律看,随海拔升高、温度降低而减小,反之亦然。籼粳亚种的多样性与稻种多样性呈现同样趋势。早、中、晚稻多样性在南温带、北热带和中亚热带相对较大;水、陆稻多样性在北热带、南亚热带和北亚热带相对较大;而与饮食文化相关的粘糯、特种稻多样性富聚区主要集中在北热带地区。③根据稻种多样性在各气候带中的分布可分为:低富聚气候带(指中温带和北温带)和富聚气候带(指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和南温带)。④稻种多样性在各类稻区中呈现:水、陆稻区〉单、双季籼稻区〉一季粳、籼稻区〉一季粳稻区。
黎毛毛 , 余丽琴 , 付军如 , 彭小松 , 朱昌兰 , 贺晓鹏 , 熊玉珍 , 贺浩华
2008(4).
摘要:对94个江西红米地方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及其中33个地方品种营养成分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江西红米地方品种具有结实率较高(大于65.0%的品种占84.0%)、千粒重中等(20—30g的品种占93.6%)、易倒伏、抗稻瘟病能力较弱、属保持系类型等特点。脂肪含量较高,有26个品种脂肪含量大于3.0%,其中柳水红脂肪含量4.62%。筛选出多个钙、硒、维生素B1和B2含量较高的材料,其中红米麻壳钙含量81.6mg/kg,红金米硒含量0.09mg/kg,明显高于一般水稻品种。糯子红等6个品种维生素B1含量均大于2.0mg/kg,其中早红维生素B1含量高达17.0mg/kg;红米麻壳等10个品种维生素B2含量均大于0.1mg/kg,其中油红子维生素B2含量达0.6mg/kg。这些优异地方红米种质资源的发掘,可为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提供优异种质。
杨志奇 , 杨春刚 , 汤翠凤 , 郭桂珍 , 余腾琼 , 张俊国 , 曹桂兰 , 阿新祥 , 徐福荣 , 张三元 , 戴陆园 , 韩龙植
2008(4).
摘要:用原产于中国18个省的329份粳稻地方品种为材料,分析了自然低温和冷水胁迫下不同省份粳稻地方品种孕穗期耐冷性及主要农艺性状表型差异和聚类特点。结果表明,在自然低温和冷水胁迫下各省份粳稻地方品种的孕穗期耐冷性状及主要农艺性状有明显的差异。在自然低温和冷水胁迫下,天津、四川和台湾品种的结实率及冷水反应指数均较高,表现较强的孕穗期耐冷性和迟钝的冷水反应。云南品种在自然低温下表现为较强的孕穗期耐冷性(结实率),而在冷水胁迫下播种至抽穗天数和株高的冷水反应指数较高,表现为迟钝的冷水反应。从总体趋势上看,自然低温和冷水胁迫下,除个别省份外,纬度相对较高的北方省份品种的孕穗期耐冷性(结实率)强于纬度相对较低的南方省份品种。此外,在自然低温和冷水胁迫下,各省粳稻地方品种的聚类结果总体上与各省品种的地理位置及其耐冷性有密切的联系,而在冷水胁迫下品种的聚类结果与品种地理位置的关系比自然低温下更为密切。
李为喜 , 朱志华 , 李国营 , 刘方 , 李燕 , 刘三才
2008(4).
摘要:荞麦是黄酮的膳食来源之一。我国是世界保存荞麦种质资源最多的国家,为深入开发利用荞麦种质资源的功能成分,对AlCl3分光光度法测定荞麦种质资源黄酮含量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新收集的169份荞麦种质资源进行了测定评价。结果表明:①AlCl3分光光度法稳定性好,准确性和精密度高,偏差小,易于操作,适用于荞麦种质资源黄酮鉴定和评价;②苦荞种质资源黄酮含量的平均值、变异幅度、标准偏差分别为2.53%、1.94%~3.11%、0.2436,甜荞种质资源黄酮含量的平均值、变异幅度、标准差分别为0.13%、0.08%~0.21%、0.0273;苦荞种质资源黄酮含量的平均值约为甜荞的20倍。
郭丽 , 龙素霞 , 赵芳华 , 鲍金香 , 郭程瑾 , 肖凯
2008(4).
摘要:对河北省的30个小麦品种的磷效率特征和评价的生化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在缺磷(-P)条件下的单株干重具有显著差异,供试品种-P下的磷效率可划分为高效、较高效、中效和低效等4种类型。-P处理下,单株干重和单株磷累积量随着供试品种磷效率的增大呈增加趋势;随着磷效率增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逐渐增加,丙二醛(MDA)含量则逐渐降低。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表明,单株干重和单株磷累积量分别与SOD活性和CAT活性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与MD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表明SOD活性和MDA含量可作为缺磷奈件下评价小麦品种磷效率的生化评价指标。
2008(4).
摘要:玉米矮生种质资源在育种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2002年在玉米种质资源扩繁与鉴定过程中,从玉米自交系K36中发现一株矮生突变体。随后通过连续自交,获得了纯合一致、稳定的矮生自交系,命名为矮2003。该矮秆材料在北京表现株高62.1cm,植株清秀,茎秆坚硬,结实正常。于不同时期用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该材料显示其对赤霉素反应不敏感。矮2003与正常玉米自交系测交F1呈现高秆,F2与BC1高、矮秆分离比例分别符合3:1与1:1,遗传分析表明其矮生性状受一对主效单基因控制,表现为隐性遗传。所携带的矮生基因不同于已报道的玉米Dwarf8等。
2008(4).
摘要:[本刊讯]为了使水稻优异种质资源有效服务于水稻育种,促进水稻种质资源与育种的密切合作,提高水稻种质资源在水稻育种中的利用效率,由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主办、吉林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承办的“全国粳稻优异种质资源现场观摩及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9月10-12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中国工程院董玉琛院士、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王述民副所长、吉林省农科院郭庆海副院长和董英山副院长以及来自全国18个省(市、
2008(4).
摘要:本文发表了一苏铁属新种,即秀叶苏铁,对其特征进行了阐述。
张国慧 , 张改生 , 葛锋辉 , 牛娜 , 马守才 , 潘栋梁 , 汪奎
2008(4).
摘要:为了提高杂交小麦的繁制种效益,选用具有不同山羊草细胞质的同质同核、同质异核、异质同核多子房小麦为试验材料,于成熟期调查多子房外显率,并用DPS7.05专业数据处理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研究了多子房外显率表达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具有相同细胞核和细胞质背景的多子房小麦,各小花内第一、二、三粒子粒多子房外显率表达效应无显著差异;异质同核背景下的多子房外显率的表达效应也无显著差异;相同细胞质不同细胞核背景下的多子房外显率的表达效应达到显著水平。因此,欲提高小麦多子房性状表达的外显率,选择合适核型至关重要。
刘爱玉 , 易九红 , 陈金湘 , 李瑞莲 , 刘海荷 , 冯秀敏
2008(4).
摘要:本研究以矮秆陆地棉品种陆矮1号为材料,以株高正常品系97004H和陆地棉遗传标准系TM-1为对照,通过田间试验,比较研究了不同品种的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陆矮1号苗期形态与对照品种无显著差异,随着生育进程株高差异逐渐增大,现蕾后主茎日增长量极显著低于对照品种,日增长高峰与对照品种一致,但高峰期的日增长量则不到对照品种的一半,盛花期以后主茎基本停止生长;最终株高只有对照品种的1/2左右。单株果枝数及主茎伸长节间数显著少于97004H和TM-1,每果枝的果节数及果枝长度与对照相比有极显著差异,主茎第12节以下节间长度与对照品种无显著差异,上部节间显著短于对照品种。株高差异主要发生在盛蕾期以后,由中上部节间缩短引起。陆矮1号生育期较短,结铃部位和成铃时间集中。
2008(4).
摘要:在烟草种质资源研究和基础平台建设过程中,需要拍摄各类烟草种质资源的植株、叶子和花序等特性照片,以建立健全种质资源的档案。通过多年田间照片的拍摄实践,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照片拍摄经验,包括拍照植株的田间设计、活动式田间背景的设计以及照片拍摄等关键技术,有效地提高了照片拍摄质量和效率。
2008(4).
摘要:[本刊讯]国家食用豆类行业科研专项实施一年多来,在各级领导的总体布局和规划及全国各协作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已在黑龙江、河北、江苏、云南、山西等地取得了显著成效。2008年8月4—6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主办,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吉林华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自城市农业科学院共同承办的国家食用豆类行业科研专项中期工作总结交流及绿豆高产示范现场观摩会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隆重召开。
2008(4).
摘要:产量是最为复杂的数量性状,对它的遗传机理了解甚微。近15年来,许多学者利用随机分离群体定位了许多影响水稻产量及其组分的QTL,即以QTL定位的方法对产量潜力进行遗传剖析。试验证明上位性效应对产量及其组分性状遗传变异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大多数QTL研究仍侧重于发掘和克隆单个主效QTL,然而对单一基因/QTL的深入了解还不足以诠释复杂性状遗传基础的全貌,还没有为育种家提供足够的可应用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遗传信息并用于提高水稻产量。笔者认为今后的数量性状研究尚需加强复杂性状QTL遗传网络的发掘,在改良水稻品种性状的同时发展并完善QTL研究。
2008(4).
摘要:《生物多样性公约》于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签订,1993年生效。该公约提出了“国家对生物遗传资源拥有主权、获取生物遗传资源须事先得到资源所有者的知情同意、利用生物遗传资源所产生的利益应由资源所有者和开发者公平分享”三项基本原则,其生效与实施促进了各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立法行动,在维护资源原产国利益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给遗传资源的国际交流增添了一些障碍。本文介绍了《生物多样性公约》中有关生物遗传资源获取和利益分享的条款及其对国际交流政策的影响,并提出了加强遗传资源国际交换的对策和建议。
2008(4).
摘要:[简讯]由农业部作物品种资源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主持制定的《禾谷类杂粮作物分类与术语》和《荞麦及其制品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两项农业标准于2007年通过审定并由农业部颁布实施,标准颁布编号分别为:NY/T1294—2007,NY/T1295—2007.
2008(4).
摘要:近年来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生物技术为谷子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且提供了新的手段。本文概述了谷子在分子标记、遗传图谱的构建、基因定位、功能蛋白基因的克隆、转基因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谷子分子遗传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作了初步探讨。
2008(4).
摘要:广东高州普通野生稻的研究进展…卢永根等(1)1广东高州普通野生稻与粳稻杂交F1花粉育性及其发育特点………练子贤等(1)6野生稻细菌性条斑病抗性资源筛选及遗传分析…………………黄大辉等(1)11应用SSR标记对61个国家大麦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张赤红等(1)15小麦中国春-S
刘旭 , 郑殿升 , 董玉琛 , 朱德蔚 , 方嘉禾 , 费砚良 , 贾敬贤 , 蒋尤泉 , 杨庆文 , 王述民 , 黎裕 , 曹永生
2008(4).
摘要:本研究围绕粮食、经济、果树、蔬菜、饲草与绿肥、花卉六大类作物,以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等为主线,开展了中国农作物及其野生近缘植物多样性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科学界定和系统规范了种质资源概念和范畴,提出了层次结构的理论,查清了中国粮食与农业植物有9631个物种及其分布、特征特性及用途;深入研究了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本底,首次明确了中国农作物总计有528种(类),涉及1339个栽培物种和1930个野生近缘植物物种;优化了农作物种以下农艺性状分类技术指标,阐明了中国农作物地方品种的987个变种、978个变型、1223个农艺性状特异类型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及其遗传多样性;得出了中国是禾谷类作物裸粒基因、糯性基因、矮秆基因和育性基因等特异基因的起源中心或重要起源地之一的结论;首次编撰出版了《中国作物及其野生近缘植物》专著6卷,并编撰了《中国粮食与农业植物物种名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作物种质资源学科理论体系。为农作物种质资源的高效利用、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FAN Gui-zhi , CAI Qing-sheng , XIE Hui , WANG Chun-ming , WAN Jian-min , ZHU Jian-guo
2008(4).
摘要:以粳稻Asominori与籼稻IR24所衍生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为材料,于2003年和2004年连续2年在FACE(free air CO2 enrichment,大气CO2浓度增加200μmol/mol)和正常大气CO2浓度(约370μmol/mol)下,分析了控制单株产量、有效分蘖数、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的数量性状位点(QTL)。结果表明,2年共检测到36个控制产量性状的QTL,分布在除第5、10和11染色体的各条染色体上。其中,仅有位于第1染色体上靠近XNbp113标记的1个控制千粒重的QTL,在2年的FACE和对照下都被检测到,并且其加性效应均来自IR24,但其贡献率在各个年份和两CO2浓度下却表现不同。另外,36个QTL中,2个QTL(qTGW1-3QE和qFT3-3QE)被检测到具有显著的基因型×环境互作。
刘丽 , 徐兆师 , 张瑞越 , 倪志勇 , 陈耀锋 , 李连城 , 陈明 , 马有志
2008(4).
摘要:应用噬菌体原位杂交技术从干旱胁迫诱导的小麦cDNA文库中克隆到一个胁迫诱导的基因片段别。删全长cDNA为901bp,其中,编码区长498bp,编码166个氨基酸。Southern杂交表明,W1是一个低拷贝基因。RT—PCR结果表明,W1受干旱、低温的诱导,但不受高盐的诱导。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W1有一个USP保守区(pfam00582)。同源性分析发现W1与一个水稻胁迫诱导蛋白(NM_001061239)的同源性为83%,但该类蛋白的功能尚无报道。肼是小麦第1个被克隆的胁迫相关蛋白基因,该基因的克隆有助于阐明小麦的抗逆机制,并为今后培育抗逆性小麦品种提供候选基因。
2008(4).
摘要:以小麦抗叶锈病近等基因系TcLr41和感病亲本Thatcher的叶片cDNA分别作为试验方和驱动方,利用抑制差减杂交技术,构建了一个包含2544个克隆的差减文库。随机提取阳性克隆质粒DNA后经PCR检测,插入片段大部分集中在200~1000bp之间,证明所构建的文库符合要求。在功能已知的基因中,推测过氧化氢酶(catalasc)基因、抗秆锈病基因(rust resistance gene)、铜蓝结合蛋白(blue copper—binding protein)基因、锌指蛋白(ring zinc finger protein)基因、胁迫反应蛋白(stress responsive protein)基因等可能是TcLr41中抗病相关差异表达基因。
2008(4).
摘要:以中国春-帝国黑麦2R附加系(CS-2R)为对照,采用SDS—PAGE方法鉴定了秦岭黑麦75K γ-secalin亚基;对该亚基编码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和序列比较,结果表明:(1)秦岭黑麦75K γ-secalin(NCBI数据库登录号EU368041)具有75K γ-secalin亚基典型的氨基酸一级结构;(2)在DNA水平,秦岭黑麦同南非开普敦的栽培黑麦材料存在一个SNP位点,与欧洲的帝国黑麦存在8个SNP位点,与黑麦属其他3个种S.vavilovii、S.strictum、S.sylvestre分别存在2%、4%和6%的差异;(3)在氨基酸水平,秦岭黑麦与来自南非开普敦的栽培黑麦无差异,与欧洲的帝国黑麦差异极小,而与其他3个黑麦种的差异大,这为发掘75K γ-secalin基因提供了参考信息;(4)基于该基因构建的进化树能有效区分黑麦属内种间的亲缘关系,S.vavilovii种与栽培黑麦关系最近,S.sylvestre与栽培黑麦最远,而S.strictum则是介于中间的一个种,这与先前的细胞学、rDNA ITS及SSR等分析结果一致。
吴琼 , 宋国立 , 刘三宏 , 王春英 , 刘方 , 黎绍惠 , 张香娣 , 王玉红 , 王坤波
2008(4).
摘要:黄褐棉是棉属5个四倍体棉种之一,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将45S rDNA定位在黄褐棉2、4、9号染色体,2号染色体上的45S rDNA特别大,信号位于随体并覆盖了染色体的短臂,比二倍体和四倍体棉种的45SrDNA都要大得多;另外的2对信号很小,形状与陆地棉中的弱信号类似。黄褐棉的核型公式为:2n=4x=52=50m(2SAT)+2sm,属于2B类型,第2对染色体为亚中着丝粒染色体,其余都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黄褐棉的核型、随体数、45S rDNA与其他四倍体棉种区别很大,黄褐棉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四倍体棉种。
2008(4).
摘要:为建立鉴定大豆杂种的方法,采用亲本间有多态性的3对SSR引物,对148个耐盐与盐敏感大豆品种正反交F1植株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有81.8%的F1为真杂种,且3对多态性SSR引物检测结果一致;在亲本基因型纯合的情况下,采用1对在亲本间有多态性的SSR引物即可对F1真伪进行准确判断;亲本间分子量差异大的SSR位点可用高浓度琼脂糖电泳进行快速鉴定。利用该方法对2007年参加国家大豆区试的大豆杂交种品系H02—286的50粒种子进行纯度鉴定,进一步验证了SSR标记检测杂种真伪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