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169-174. DOI: 10.13430/j.cnki.jpgr.2009.02.001
摘要:普通菜豆在长期驯化过程中形成了安第斯和中美两个基因库,研究基因库来源对于抗病育种中抗病亲本的选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菜豆朊蛋白标记分析了54份抗炭疽病菜豆地方品种的基因库来源,基本上明确了我国抗炭疽病菜豆种质的基因源,为抗病育种奠定了基础.
并赵斌 , 潘大建 , 曲延英 , 范芝兰 , 陈雨 , 陈建酉 , 陈芬 , 李晨
2009(2):175-181. DOI: 10.13430/j.cnki.jpgr.2009.02.002
摘要:以广东高州野生稻为供体亲本,在栽培稻粤香占的遗传背景下构建了一套高代回交BC3F1群体,共计245个株系.选择117对在双亲间有多态性的SSR引物,对BC3F1株系进行了基因型分析.利用AB-QTL分析法对谷粒外观性状和粒重进行QTL分析,结果表明粒长、粒宽、粒长宽比以及粒重4个性状共检测到23个QTL,分布于水稻第1、2、3、4、5、6、8和11染色体上,单个QTL的贡献率范围为3.77%~28.67%.其中有6个QTL的贡献率超过20%,分别是控制粒宽的qGW-11-1,控制长宽比的qLWR-2和qLWR-11,控制粒重的qGWt-5-1、qGWt-5-2和qGWt-11-1.与现有的以普通野生稻为供体的相关研究比较,本研究所定位的基因数目较多,表明高州野生稻亟需研究利用.
2009(2):182-189. DOI: 10.13430/j.cnki.jpgr.2009.02.003
摘要:利用鸭梨和京白梨杂交得到的F1(145株)实生苗为作图群体,通过对AFLP和SSR两种分子标记的遗传连锁分析,应用Joinmap 3.0作图软件,368个AFLP标记、34个SSR标记构建了分属18个连锁群的梨分子遗传连锁图谱,各连锁群的LOD值在4.0~7.0范围之间,图谱总长度覆盖梨基因组1395.9cM,平均图距为3.8cM.采用区间作图法,对该群体与生长性状相关的调查数据进行QTL分析,检测到与新梢生长量、新梢茎粗、节间长度、节间数量、树干径、树高及皮孔密度7个农艺性状连锁的QTL位点35个,其中主效QTL位点11个(LOD≥3.5).与生长性状相关的农艺性状QTL位点多集中在LG16连锁群上.
2009(2):190-194. DOI: 10.13430/j.cnki.jpgr.2009.02.004
摘要:影响裸燕麦AFLP反应的关键因素包括基因组DNA提取过程中氯仿-异戊醇的抽提次数,酶切时间,预扩增产物稀释倍数,选择性扩增中Mg2+、dNTP、引物浓度等.本研究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初步建立了适合裸燕麦的AFLP反应体系.并将该体系应用于引物筛选,在12份材料中,共筛选出20对条带清晰、多态性好的引物组合,为裸燕麦遗传多样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2009(2):195-200. DOI: 10.13430/j.cnki.jpgr.2009.02.005
摘要:山药(Dioscorea polystachya Turcz.)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了解其遗传多样性对山药引种育种、资源研究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RAPD-PCR技术对来自福建不同地区的34份山药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200多条RAPD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4条引物,共扩增出182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数为161,多态性比例为88.5%.应用DPS统计数据软件进行差异条带的遗传距离系数分析,构建遗传距离系数矩阵,然后用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构建聚类分析图.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遗传相似系数为0.66时,可将34份资源分成4类:普通山药、田薯、扁山药和福建大薯.当遗传相似系数为0.68时,可将普通山药分为长山药和棒山药2个亚类,这与经典的园艺学分类相符,在分子水平上支持了按园艺学薯块类型对山药资源进行分类的观点.
2009(2):201-204. DOI: 10.13430/j.cnki.jpgr.2009.02.006
摘要:将绿色果皮的紧穗野生稻与白色果皮的栽培稻(Oryza sativa L.)中花九号杂交,在以中花九号为轮回亲本的回交后代中分离出具有红色果皮的种子,自交后获得BC4F3分离群体,经卡平方测验,红、白子粒单株比例符合3∶1分离比例,初步确定该红色果皮性状来自于紧穗野生稻的单片段代换系且受一对显性基因控制.利用123对SSR引物对其中1个分离群体的115个隐性单株进行基因定位,将该基因初步定位于第7染色体短臂上的RM1253和RM8262标记之间,其遗传距离分别是2.61cM和3.48cM,初步命名为Rf.
2009(2):205-210. DOI: 10.13430/j.cnki.jpgr.2009.02.007
摘要:采用AFLP技术,利用从30对引物中筛选出的10对多态性较好的引物,对21个枣品种(系)的基因组DNA进行了分析,共扩增出条带531条,其中多态性条带216条,多态性位点百分比为40.68%.采用UPGMA法,对AFLP扩增结果进行了聚类分析,将供试品种(系)分为6类,并得到了18个品种(系)的特征性AFLP标记,可为分子水平进行枣种质鉴定提供参考.
2009(2):211-217. DOI: 10.13430/j.cnki.jpgr.2009.02.008
摘要:用70对SSR引物对96份野生大豆微核心种质样本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检测出1278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位点有18.3个.地理区域群体水平显示,遗传信息指数(PIC)和特异等位基因变异数(NUA)以东北地区最高,长江流域次之,华南地区最低.在地理区域个体水平,遗传多样性的特征值以华南地区最高,依次由南向北降低,东北最低.我国华南野生大豆和东北野生大豆有显著的遗传分化.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国家基因库野生大豆保存样本中的典型野生大豆和半野生大豆之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地理上,种质的地理遗传分组表现弱的地域性.本研究中半野生大豆杂合性明显高于典型野生型的结果,支持关于这个类型起源于栽培和野生大豆天然杂交的假说,栽培大豆的基因可能已经流入到野生种内,某些百粒重小于3g的种质可能也是来源于野生和栽培大豆的天然杂交后代分离.
2009(2):218-223. DOI: 10.13430/j.cnki.jpgr.2009.02.009
摘要:对滇西北地区蔷薇属植物的系统调查和资料整理,共记录该地区蔷薇31种;同时分析了该属植物在滇西北的分布规律及生境类型,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主要种类的园林应用、经济价值和特有种质进行评价,为保存和利用资源提供依据.
2009(2):223-223. DOI: 10.13430/j.cnki.jpgr.2009.02.010
摘要:2009年4月24日,受科技部、财政部委托,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组织专家组对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开放共享等情况进行评议。专家组由以赵达生研究员为组长,方智远院士、铁付德研究员、卢琦研究员、陶天申研究员、刘杏忠研究员、王象坤教授、徐玖瑾研究员、梅方权研究员为评议专家组成。会议由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张渝英副主任主持,科技部农村司许增泰副处长、农业部科教司杨礼胜处长、
曹清河 , 张安 , 李鹏 , 李洪民 , 谢逸萍 , 李秀英 , 王欣 , 马代夫
2009(2):224-229. DOI: 10.13430/j.cnki.jpgr.2009.02.011
摘要:为了发掘甘薯近缘种抗茎线虫病、病毒病基因资源,改良栽培种抗性,拓宽甘薯遗传基础,本文利用田间自然病圃对30份甘薯近缘野生种进行抗茎线虫病鉴定,利用硝化纤维素膜-酶联免疫(NCM-ELISA)对20份野生种进行了抗病毒病筛选.以筛选到的抗性材料为父本、栽培种徐薯18为母本,采用生长调节剂处理方法进行种间杂交,结果得到8份高抗、10份抗茎线虫病野生种,5份高抗、8份抗病毒病材料;获得4个新型种间杂种.经过染色体计数和ISSR分子标记鉴定,证实了所得杂种的真实性.表明甘薯近缘野生材料中存在着栽培种所需要的抗性基因,通过有性杂交手段可以获得含野生种染色体组的种间杂种新类型,为渐渗野生抗性基因起到"桥梁"作用.
2009(2):230-235. DOI: 10.13430/j.cnki.jpgr.2009.02.012
摘要:以菜心-芥蓝异源四倍体(AACC)为桥梁亲本,通过与亲本芥蓝(CC)回交和未成熟胚培养,在芸薹属蔬菜中首次获得基因组为CCA的异源三倍体(2n=3x=28).该异源三倍体生长势较强,开花期、株型、叶形、花色等略偏向于芥蓝;A、C染色体组间存在较高的同源性,减数分裂终变期不同花粉母细胞中形成的三价体数变动在1~8个,多为4~5个,后期Ⅰ染色体分离不均衡,有14/14、13/15、16/12、17/11和18/10等分离方式,与亲本芥蓝(CC)回交的结子率一般较低,蕾期人工授粉可达0.29%.
2009(2):236-243. DOI: 10.13430/j.cnki.jpgr.2009.02.013
摘要:本研究以12份黄麻种质为材料,芽期采用萌发实验法、苗期采用营养液栽培法,进行耐盐性鉴定与评价.结果表明:芽期耐盐性鉴定及其耐盐等级划分可以相对盐害率为指标,而苗期则以平均盐害指数为指标.黄麻芽期耐盐性与苗期耐盐性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r=0.8432**,n=10);经筛选获得了3份高耐盐材料:9511、中黄麻1号、93繁-13,耐盐等级均为1级;1份盐敏感性材料:孟圆,芽期耐盐等级为5级,苗期耐盐等级为4级.
2009(2):244-248. DOI: 10.13430/j.cnki.jpgr.2009.02.014
摘要:以6份茄子为材料研究了高温胁迫对幼苗热害指数、细胞膜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含量的影响及其与田间自然鉴定结果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分段高温处理的热害指数和连续高温处理下的细胞膜电导率可以有效区分不同茄子材料幼苗的耐热性,且两者鉴定结果与田间鉴定结果基本一致,可作为茄子苗期室内快速鉴定的首选指标;脯氨酸含量变化没有规律,较难反映不同茄子幼苗间的耐热性差异;此外,对青枯病的抗性可以作为南方茄子耐热性综合评价的辅助指标.春季和秋季茄子开花、结果的比较研究表明,高温胁迫下坐果率、商品果率、果长、单果重和商品果产量有较大幅度下降,但不一定造成茄子正常花率的降低,果周径所受影响也较小.
刘艳霞 , 刘灶长 , 林田 , 李天菲 , 陈发棣 , Lee , Inho , 罗利军
2009(2):249-254. DOI: 10.13430/j.cnki.jpgr.2009.02.015
摘要:本文建立了适合中国菊花种质资源长期保存的玻璃化超低温保存技术体系.在4℃下,把1~2mm的菊花茎尖放在含0.4mol/L蔗糖的MS培养基上暗培养2~3d,用预处理液在25℃下处理30min,再用玻璃化试剂PVS2在冰浴条件下处理15min,换新鲜的PVS2试剂并迅速投入液氮.液氮保存24h后,40℃水浴解冻2min,用含蔗糖1.2mol/L的MS液体培养基洗涤20min,滤纸吸干后接种到恢复培养基中,在25℃条件下弱光培养1~3d转入正常光照培养条件下培养,2周后成活率可达86%以上,成活的茎尖均可再生.
2009(2):255-261. DOI: 10.13430/j.cnki.jpgr.2009.02.016
摘要:以中国春-Synthetic 6x小麦染色体代换系及其亲本为材料,在不同生育时期对其旗叶SOD、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2B和7D代换系叶片的SOD活性及其相对活性在孕穗期、开花期和灌浆期始终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中国春;1A、2A和2D代换系叶片POD活性及其相对活性始终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中国春;而7A、1D和7D代换系叶片的MDA含量及其相对MDA含量始终显著或极显著低于中国春.由此表明,Synthetic 6x的2B和7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干旱胁迫下诱导SOD活性增强的有利基因;1A、2A和2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诱导POD活性增强的有利基因;7A、1D和7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抑制MDA含量增高的基因.
吴才文 , Phillip , Jackson , 范源洪 , 赵俊 , 赵培方 , 刘家勇 , 刘新龙 , 侯朝祥
2009(2):262-266. DOI: 10.13430/j.cnki.jpgr.2009.02.017
摘要:利用甘蔗品种Co419与野生种割手密云南75-1-2远缘杂交,ROC25与远缘杂交后代云野02-356进行回交,分别获得F1和BC1群体,利用R软件,分析了两个群体全部真实性后代产量性状的遗传和分离表现.结果表明,杂交后代产量性状的广义遗传力皆较高,BC1群体株高、有效茎和蔗茎产量等性状的广义遗传力较F1群体有增大的趋势;主要性状均表现出明显的正态分布特性,产量因素与甘蔗产量、甘蔗有效茎数与株高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F1株高、有效茎、蔗茎产量和宿根性表现出明显的超亲优势.
2009(2):267-271. DOI: 10.13430/j.cnki.jpgr.2009.02.018
摘要: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将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DNA导入宁夏水稻品种宁粳16号和宁粳23号中,获得外源DNA导入系(以D表示),选择的导入系经4次连续自交获得D4代材料.选择其中36个株系在北京种植,进行农艺性状调查和变异类型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导入系分别在株型、生育期、分蘖力、株高、每穗粒数、每穗粒重、穗长、千粒重等性状上发生变异;一些导入系的每穗实粒数、每穗粒重、穗长、千粒重和分蘖数等明显高于受体,表现出高产潜力.本文着重阐述导入系的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分蘖数等与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变异.
赵国珍 , 刘吉新 , 李全衡 , 廖新华 , 朱振华 , 苏振喜 , 世荣 , 戴陆园
2009(2):272-277. DOI: 10.13430/j.cnki.jpgr.2009.02.019
摘要:利用AMMI模型对2年5点12个粳稻品种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并以碾磨品质性状的表型值及其相应的稳定性参数(Di)为指标,对供试品种进行聚类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在不同品种和环境间的差异以及品种×环境互作效应均达极显著水平;碾磨品质性状的稳定性随品种和环境不同而变化较大,其稳定性顺序为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综合考虑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及其稳定性,云粳优14号、滇元1号、云粳18号和滇元2号的碾磨品质和稳定性好,可作育种亲本,以改良水稻品种的碾磨品质及其稳定性.
2009(2):278-282. DOI: 10.13430/j.cnki.jpgr.2009.02.020
摘要:为探讨水稻品种间苗期对硅素吸收积累的差异,筛选高效吸收积累硅素的材料,2002、2003年利用28个常规水稻品种,采用水培试验方法,研究了在较低硅素浓度条件下不同水稻品种间茎蘖数、根系和地上部的干物质重量、硅素含量和吸硅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水稻品种间对硅素的吸收积累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初步确定TN1、白香粳、早大穗、IR36和特青为硅素高效吸收积累品种,Lemont、中平选、一目惚、武运粳7号和卷叶粳为硅素低效吸收积累品种.
2009(2):283-285. DOI: 10.13430/j.cnki.jpgr.2009.02.021
摘要:对栽培茄的2个品种即屏东长茄和紫奇的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屏东长茄的核型公式为2n=22m+2sm(2SAT),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10M1+14M2;紫奇的核型公式为2n=20m+4sm(2SAT),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14M1+10M2;两个品种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4,核型均属于2A型.
刘坤 , 王省芬 , 迟吉娜 , 张桂寅 , 吴立强 , 李志坤 , 马峙英
2009(2):286-289. DOI: 10.13430/j.cnki.jpgr.2009.02.022
摘要:芙蓉葵是棉属的近缘植物,具有棉花需要的早熟、强结实、耐寒、抗黄萎病等优良性状.本文对芙蓉葵的细胞学特征进行了研究,为其优良性状在棉花遗传改良中的应用提供细胞遗传学资料和理论依据.利用压片法获得了分散良好、形态清晰的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表明:芙蓉葵染色体的平均长度为5.96±0.83μm,在1号染色体上发现随体;臂比>2的染色体占10.5%,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的比值为1.68,核型类型为2A型,核型公式为2n=2x=38=32m+6sm(2SAT).芙蓉葵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正常,中期Ⅰ有19个二价体(19Ⅱ).
殷恒霞 , 李霞 , 米琴 , 王文颖 , 张文胜 , 徐进
2009(2):290-294,299. DOI: 10.13430/j.cnki.jpgr.2009.02.023
摘要:分析了3种重金属离子(Cd2+、Cu2+、Zn2+)对向日葵种子胚根伸长和早期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重金属离子对向日葵胚根伸长的抑制作用依次为:Cd2+>Cu2+>Zn2+.3种重金属胁迫明显降低了幼苗生长和叶绿素含量,并显著提高了H2O2水平.其中Cd2+胁迫引起幼苗H2O2爆发高于Cu2+和Zn2+胁迫.进一步分析植株抗氧化系统的变化发现,随着重金属离子浓度的增加,向日葵幼苗酶类抗氧化物质SOD和CAT的活性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重金属胁迫提高了非酶类的抗氧化物质脯氨酸和GSH的含量.其中Cd2+和Zn2+胁迫对脯氨酸含量变化的影响大于Cu2+胁迫;而Cu2+胁迫对GSH含量变化的影响大于Cd2+和Zn2+胁迫.
2009(2):295-299. DOI: 10.13430/j.cnki.jpgr.2009.02.024
摘要:通过田间观测和室内数据分析,对内蒙古杭锦旗乌拉尔甘草的花部特征和开花结荚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甘草群体中,花颜色性状存在变异.对甘草的开花习性研究发现,一日内,以10:00-16:00开花最多,占开花总量的38.9%;20:00至第2天早晨6:00次之,占开花总量的35.3%.小花数和单荚应结种子数服从近似正态分布.供试花序中单个花序的平均结荚率为30.8%,一个花序表现的种子生产能力约为196粒,实际一个花序的种子生产能力约为41粒.本研究表明,甘草小花具备闭花授粉的自交条件,花序小花数和单荚应结种子数都属于数量性状遗传,可以通过多种措施提高种子产量,为揭示甘草的有性生育规律和甘草杂交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2009(2):300-305. DOI: 10.13430/j.cnki.jpgr.2009.02.025
摘要:在温室条件下,研究叔胺类活性物质DCPTA和DTA-6喷施处理后对大豆和玉米苗期叶片内源激素与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DCPTA和DTA-6处理使玉米和大豆叶片IAA、GA和ZR含量增加,ABA含量降低,提高了叶片中IAA/ABA、GA/ABA、ZR/ABA之比.(2)DCPTA和DTA-6处理提高了玉米和大豆叶片SOD和POD活性,降低了MDA含量.(3)同一浓度DCPTA和DTA-6处理玉米和大豆后,叶片中IAA、GA、ZR的含量以及SOD、POD活性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ABA的含量呈现一直上升的趋势,叶片中IAA、GA含量以及SOD、POD活性在第12天达到最大,叶片中ZR的含量在第9天达到最大.同一浓度DCPTA和DTA-6处理玉米和大豆后,MDA含量呈现先降后增的趋势,叶片中MDA含量在第12天最小.
李生荣 , 杜小英 , 陶军 , 周强 , 任勇 , 欧俊梅 , 雷加容 , 李太军
2009(2):306-308. DOI: 10.13430/j.cnki.jpgr.2009.02.026
摘要:利用不同生态区冬、春小麦地理远缘杂交,育成适应西南冬麦区生态条件的温光型两系恢复系材料MR168.其主要特点是早熟,分蘖力较强,成穗率高;株高适中,穗大粒多,穗层整齐,穗子方正,开花期较集中,花药较大且外露率高;后期落黄好,灌浆速度快;高抗条锈病和白粉病.经初步利用表明,MR168所配组合对早春低温具有较强的抵抗力,不同年份其杂种一代结实正常,丰产性好,适应性广,抗病力强,兼抗条锈病和白粉病,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李秀英 , 马代夫 , 李洪民 , 李强 , 谢逸萍 , 王欣 , 曹清河 , 唐忠厚
2009(2):309-313. DOI: 10.13430/j.cnki.jpgr.2009.02.027
摘要:高淀粉多抗甘薯新品种徐薯25利用高产综合性状较好的徐薯18为母本,高干高抗优异材料徐781为父本,通过人工控制授粉杂交、多点综合鉴定筛选育成;2007年通过国家甘薯新品种鉴定,鉴定编号为国品鉴甘薯200702;2008年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鲁农审2008040.通过对徐薯25特征特性、生产力、抗病性、品质性状以及产量形成的生理特点进行深入研究表明:鲜薯产量与高产兼用品种徐薯18持平,薯干产量比徐薯18增产15%以上,薯块干物质含量则比徐薯18高4.24%;徐薯25在总光合势、净同化率等方面与徐薯18相似,其获得高产主要依赖于光合产物合理的分配,物质生产属"经济系数型";徐薯25高抗茎线虫病、根腐病、蔓割病;薯块粗蛋白、薯块还原糖、薯块可溶性糖和叶片粗蛋白均高于徐薯18.
2009(2):314-316. DOI: 10.13430/j.cnki.jpgr.2009.02.028
摘要:棉花在我国西南的热带、亚热带地区能够像"树"一样多年生长,老百姓称之为"木棉".开远木棉是引进的国外海岛棉在开远地区经过长期种植和选择形成的地方品种,已经在开远种植了90余年,最大年种植面积4700hm2,近年已作为"树"绿化部分山坡.开远木棉在田间保存期间,其形态特征基本上没有改变,抗逆性还得到了加强,是一个优良的地方品种.
2009(2):317-323. DOI: 10.13430/j.cnki.jpgr.2009.02.029
摘要:1926-1933年间,丁颖院士利用广州市东郊犀牛尾沼泽地的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自然杂种后代,选育出世界上第一个具有野生稻血缘的新品种中山1号.该品种综合了栽培稻与野生稻的优良特点,产量高,长势旺盛,对于寒害、热害及不良土壤等抵抗力强.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的水稻育种工作者和农民通过系统选育、杂交育种和辐射诱变育种等多种途径进行改良,共衍生了至少8辈95个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824.6万hm2以上,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水稻育种史上是罕见的.研究表明,丁颖院士是我国野生稻种质资源搜集、研究和利用的先驱.普通野生稻是拓宽水稻遗传多样性基础的重要材料,建立以普通野生稻为供体亲本的单片段代换系是利用其优异基因的有效途径.
2009(2):328-333. DOI: 10.13430/j.cnki.jpgr.2009.02.031
摘要:水稻条纹叶枯病是当前粳稻主产区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而品种抗病性的利用则被公认为是病害综合防治的根本策略.本文从抗性鉴定方法、抗性资源筛选和发掘、抗性遗传规律及抗病基因定位和抗性品种选育与抗性转基因工程4个方面,对水稻品种条纹叶枯病抗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以期为水稻抗条纹叶枯病的育种提供参考.同时对水稻品种条纹叶枯病抗性研究的现存问题与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2009(2):333-333. DOI: 10.13430/j.cnki.jpgr.2009.02.032
摘要:农业部“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项目总结评估与交流会议,于2009年3月26-28日在山东青岛召开。来自全国各有关单位的130余位专家出席了会议。中国农业科学院刘旭副院长、作物科学研究所万建民所长、烟草研究所管辉书记出席会议并讲话,项目专家咨询组董玉琛院士、方嘉禾研究员、郑殿升研究员、常汝镇研究员、江用文研究员等专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量化评估,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会议开幕式由王述民副所长主持。
2009(2):334-337. DOI: 10.13430/j.cnki.jpgr.2009.02.033
摘要:豌豆是世界第四大食用豆类作物,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豌豆生产国.本文对豌豆的起源、分布、遗传多样性及核心种质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豌豆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研究和利用提供参考.
2009(2):337-337. DOI: 10.13430/j.cnki.jpgr.2009.02.034
摘要: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任务落实暨产业化示范现场观摩会于2009年5月10-14日,在江苏南京等地召开。会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主办,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等协办。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王述民副所长,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常有宏副院长、江苏省农林厅科教处周振兴副处长等领导莅临会议并致辞。
陈成斌 , 赖群珍 , 徐志建 , 梁云涛 , 黄娟 , 梁世春 , 曾华忠 , 罗毓喜
2009(2):338-342. DOI: 10.13430/j.cnki.jpgr.2009.02.035
摘要:系统阐述了广西野生稻种质资源原生境保护、异位保存以及利用现状,并针对广西野生稻保护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广西野生稻资源研究的建议:(1)加强长期安全保存体系建设,完善原生境保护体系和异位保存体系;(2)全面开展深入的鉴定评价研究,了解现存野生稻种质资源的潜在利用价值;(3)强化种质创新,发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异基因;(4)健全共享体系,加强育种利用研究,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5)加强野生稻研究的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
2009(2):343-346. DOI: 10.13430/j.cnki.jpgr.2009.02.036
摘要:本文对我国橡胶树种质资源共享中的主要制约因素、共享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橡胶树种质资源共享的思路与对策.
2009(2):F0002-F0002. DOI: test
摘要:大豆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课题组主要进行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评价和有效利用研究。研究室有固定工作人员9人,其中研究员3名,副研究员4名;博士后3名,博士研究生5名,硕士研究生15名。目前承担的任务有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点项目、
2009(2):F0003-F0003. DOI: test
摘要:第八届世界大豆研究大会将在北京召开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作物学会联合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承办的第八届世界大豆研究大会将于2009年8月10-15日在北京召开。本次大会的主题是“描绘全球大豆产业蓝图,保障安全供给与可持续发展”。大会主要由学术报告、大豆产业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