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第12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遗传资源
    • 中国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状况报告(Ⅰ)

      2011, 12(1):1-12. DOI: 10.13430/j.cnki.jpgr.2011.01.001

      摘要 (3003) HTML (0) PDF 424.90 K (48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10多年来,中国政府十分重视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并根据《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全球行动计划》20项优先领域,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了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的管理;通过培训和科普宣传,提高了公众意识;通过国际合作和协作网建设,实现了信息、人员和植物遗传资源的交流与交换;通过各种国家计划和项目的实施,建立和完善了植物遗传资源保护体系,实现了植物遗传资源的安全保存和可持续利用,为中国乃至世界植物育种和粮食安全发挥了较大作用。尽管中国在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还面临许多挑战。需要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获得国外植物遗传资源和相关技术;继续进行植物遗传资源,特别是野生植物遗传资源、边远地区古老农家品种的调查、考察与收集,进一步建设和完善植物遗传资源保护体系,实现本国植物遗传资源的全面保护;系统深入地鉴定评价已保存的植物遗传资源,提供育种家利用,拓宽育种材料的遗传基础;实现更加充分的资源共享和利益分享,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1)对主要粮食和农业植物野生种进行了系统调查和编目,建立了116个原生境保护点,包括野生稻、野生大豆、小麦野生近缘植物、野生蔬菜等,有效遏制了野生植物遗传资源的快速灭绝现象。(2)建成和完善了1座国家长期库、1座国家复份库、10座国家中期库、29座省级中期库、32个国家种质资源圃(含2个试管苗库),另外7个种质圃正在建设中。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国家植物遗传资源保护体系,长期保存植物遗传资源397067份。(3)繁殖更新了286604份植物遗传资源,充实了中期库,极大地提高了植物遗传资源分发和供种能力。仅2001-2007年就向全国2650个单位,提供了13.2万份次植物遗传资源。(4)国家投资1.8亿元人民币,于2003年建成了“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为植物遗传资源的基因型鉴定、发掘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新基因提供了条件平台.(5)通过植物遗传资源的深入鉴定与评价,创造了一大批优异种质,培育了大量植物新品种并应用于生产,提高了植物遗传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中国政府十分重视植物遗传资源的多样性利用,通过不同作物间作套种、同一作物不同品种混合种植,保护了品种的多样性,减少了病虫杂草危害。(6)通过加强植物遗传资源的管理,实现了国内植物遗传资源的共享,扩大了对外交流与交换,为中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减少贫困、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较大贡献。

    • 有色稻米研究进展

      2011, 12(1):13-18. DOI: 10.13430/j.cnki.jpgr.2011.01.002

      摘要 (3889) HTML (0) PDF 235.94 K (48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有色稻米是一类特异水稻种质资源,主要由不同色素沉积在水稻种子的种皮内而形成,有色稻米富含蛋白质、氨基酸、植物脂肪、纤维素和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而且有色稻米种皮内的色素可作为安全的天然色素用做食品添加剂。其中最为常见的二种是红色稻米与紫色稻米。水稻红色种皮是由于其种皮内含有原花色素所致,该性状受Rc/rc 和Rd/rd 两对基因控制,红色为显性,白色为隐性。RcRd 表现红色,Rcrd 表现褐色,rcRd 和rcrd 则呈现白色。Rc 已被定位于水稻第7染色体上,而Rd 则位于第1染色体上。前人研究表明,Rc 基因编码一个典型的含 bHLH 结构 的 Myc 类转录因子,其第6外显子内一个14bp片段的缺失致使种皮颜色由原先的红色变为白色。水稻紫色种皮是由于其种皮内沉积花色素苷所致。该性状由基因Pb 与其互补基因Pa 共同作用导致。当Pa 基因单独存在时,种皮呈白色;当Pb 基因单独存在时,种皮呈棕色;当Pb 基因和Pa 同时存在时,种皮呈紫色。Pb 基因已被定位于水稻第4染色体上,而Pa 基因则位于第1染色体上。

    • 利用热稳定蛋白特异条带鉴别籼粳稻的方法研究

      2011, 12(1):19-24. DOI: 10.13430/j.cnki.jpgr.2011.01.003

      摘要 (2588) HTML (0) PDF 633.78 K (42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85份栽培稻为实验材料,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技术分析籼稻和粳稻热稳定蛋白的表达差异,探讨利用特异蛋白来建立籼粳稻的鉴别方法。结果表明,在籼粳稻品种之间存在热稳定蛋白的差异表达,尤其在分子量约42 kD ~ 47 kD范围。其中45.2 kD条带(BandⅠ)和46.5 kD(BandⅡ)条带为典型粳稻特异蛋白(Os03g0168100)的标志带,42.0 kD条带(Band Ⅲ)为典型籼稻特异蛋白(OsI_10172)的标志带。以这三条带作为鉴别方法,并与程氏指数法进行比较,典型籼稻和粳稻的一致度分别为80.0%和86.4%,表明热稳定蛋白标志带法在一定程度上可用于鉴别典型的籼稻和粳稻

    • 地中海地区稻种资源的籼粳分类及遗传多样性

      2011, 12(1):25-30. DOI: 10.13430/j.cnki.jpgr.2011.01.004

      摘要 (2419) HTML (0) PDF 327.56 K (39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SSR标记及程氏综合指数法分析了109份从地中海引进的水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籼粳类型,同时利用籼粳测交法分析了其中37份资源的籼粳亲和性。结果表明,大部分引进的水稻种质属粳稻类型,基于SSR聚类、程氏综合指数法分析所确定的粳型品种数分别占引进种质的80.73%和77.98%,基于籼粳亲和性分类所确定的粳型品种数占供试37份资源的75.68%。地中海稻种资源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3.84个,Nei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0.482,其中籼稻群与粳稻群的Nei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459和0.340,籼稻遗传多样性高于粳稻。研究结果对于科学引进、合理保存和有效利用国外水稻种质改良国内水稻品种具有指导意义。

    • 国内部分玉米地方品种的品质与农艺性状的表型多样性分析

      2011, 12(1):31-36. DOI: 10.13430/j.cnki.jpgr.2011.01.005

      摘要 (2989) HTML (0) PDF 233.27 K (37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710份玉米地方品种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其在脂肪、蛋白质与淀粉等品质性状以及株高、穗长等农艺性状上的表型多样性,分析了这些研究材料的表型多样性在地理来源上的分布。结果表明:1) 平均油分含量4.92%,达到高油3、2和1等级的材料各11、2和3份,地区间差异不显著;2) 平均蛋白质含量12.55%,96%的材料达到食用玉米1等级蛋白质含量,地区间差异显著;3) 平均淀粉含量70.88%,所有材料均未达高淀粉玉米品种审定标准;4) 株高、穗位高和雄穗分枝数等3个植株性状的变异程度大,地区间差异显著,华南、西南和西北的植株高大,雄穗发达,而华北和东北的植株矮小,雄穗分枝数较少;5) 在3个果穗性状中,变异程度大小依次是穗长、穗行数和穗粗,地区间差异显著,筛选到长穗、粗穗和多穗行材料各5、1和3份;6) 不同地区和不同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均有显著差异,以华南、华东和西南来源材料的多样性水平较高。所有研究材料的表型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这些材料的脂肪与蛋白质含量较高,淀粉含量较低;华南、华东和西南种质的多样性水平明显高于来自于其他地区的种质。

    • 不同地区啤酒大麦品种农艺性状鉴定与分类研究

      2011, 12(1):37-41. DOI: 10.13430/j.cnki.jpgr.2011.01.006

      摘要 (2581) HTML (0) PDF 200.80 K (36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筛选可用于云南啤酒大麦改良的优良种质材料,对107份不同来源啤酒大麦品种的农艺性状进行鉴定与分类研究。结果表明,云南啤酒大麦的主要特点是成熟期长,分蘖较强,植株高,旗叶面积大,穗长、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秸秆干重中等,穗草比较高;国外引进品种株型中等紧凑,叶片细长,穗粒重和千粒重较大,穗草比适中。从中筛选出19份性状优良的材料。通过聚类分析,可将供试材料划分成4个性状不同的类群,各类群的农艺性状差异明显,有利于育种目标材料的选择。

    • 豌豆种质资源形态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2011, 12(1):42-48. DOI: 10.13430/j.cnki.jpgr.2011.01.007

      摘要 (2901) HTML (0) PDF 450.36 K (39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不同地理来源624份豌豆资源20个形态性状的评价,初步了解其遗传多样性特点,为解决种质创新与品种改良遗传基础狭窄问题提供思路。对性状表现平均值、变异系数、遗传多样性指数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外不同地理来源豌豆资源群间的遗传变异大;三维主成分分析探测到参试资源由国内、外两大基因库构成;资源群体间遗传距离的UPGMA聚类分析结果也表明,国内、外豌豆资源聚成2大不同类群,印证了三维主成分分析得到的豌豆资源2大基因库构成的结论。本研究证明基于形态性状评价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同样可靠。

    • 云南阿昌族地区农业生物资源调查

      2011, 12(1):49-53. DOI: 10.13430/j.cnki.jpgr.2011.01.008

      摘要 (2560) HTML (0) PDF 200.84 K (39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08年9月、2009年5-6月分别对云南省陇川县户撒阿昌族乡和梁河县的九保、曩宋两个阿昌族乡共18个村分布的与阿昌族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业生物资源进行了调查、收集与整理,共收集到农业生物资源300份。本文对当地农业生物资源现状、消长情况及原因和调查、收集到的资源种类及其利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并对云南省阿昌族地区农业生物资源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进行了讨论。

    • 多目标决策在小豆种质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2011, 12(1):54-58. DOI: 10.13430/j.cnki.jpgr.2011.01.009

      摘要 (2879) HTML (0) PDF 245.80 K (39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熵权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模型,结合模糊数学和熵的思想,运用多属性决策分析中的双基点法,对小豆种质进行定量评价。经综合评价,8个小豆种质材料的优劣顺序为B00766、B01805、B00091、B00651、B01670、B00655、B00388、B00774,避免了由单一性状指标来判断参试材料优劣所造成的偏差,可为育种亲本优选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多目标决策评价模型在少量小豆种质资源的评价中运算简便,易于掌握。

    • 甘蔗野生种割手密远缘杂交后代品质性状的遗传研究

      2011, 12(1):59-63. DOI: 10.13430/j.cnki.jpgr.2011.01.010

      摘要 (2507) HTML (0) PDF 340.77 K (41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甘蔗品种Co419与野生种割手密云南75-1-2远缘杂交,ROC25与远缘杂交后代云野02-356进行回交,分别获得F1和BC1群体;利用R软件,分析了两个群体全部真实性后代品质性状的遗传表现。结果表明,杂交后代品质性状广义遗传力高,正态分布特性明显,品质性状间正相关性显著;F1代含糖量和纤维含量高于商业亲本,但甘蔗蔗糖分、蔗汁糖分、蔗汁锤度和简纯度等性状劣于商业亲本;BC1除含糖量高于双亲外,其它性状介于双亲之间,但主要性状均优于F1,后代性状恢复快。

    • 云南布朗族地区种植的地方稻种及其分布特点

      2011, 12(1):64-70. DOI: 10.13430/j.cnki.jpgr.2011.01.011

      摘要 (2514) HTML (0) PDF 531.10 K (42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云南省4个县选择20个布朗族聚居村的622户布朗族农户,采用参与式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其种植的地方稻种,分析村级和户级水平的地方稻种分布特点。共调查收集到地方稻种资源53个,其中有色稻种和糯稻种各14个(各占26.4%)。318户种植地方稻种,占被调查农户总数的51.1%;种植地方稻种的面积占总稻作面积的30.0%;种植地方稻种的村级丰富度平均为5.64,最高达9;而户级丰富度平均为1.29,最高达4个。种植地方稻种的村级均匀度平均为0.548,户级均匀度平均为0.172。地方稻种数量在调查县间差异显著,西双版纳州勐海县27个(50.9%)>临沧市双江县17个(32.1%)>普洱市墨江县9个(17.0%)>保山市施甸县0个。在乡镇级水平上,拥有地方稻种资源最丰富的是西双版纳州勐海县西定乡22个,然后,依次为临沧市双江县邦丙乡9个、临沧市双江县大文乡和普洱市墨江县景星乡均为8个、勐海县布朗山乡5个、墨江县新抚乡1个。各地区种植地方稻种数量存在较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复杂的农业生态环境、丰富的民族文化习俗和多样的饮食习惯。

    • 不结球白菜优异种质对小菜蛾抗性的遗传分析

      2011, 12(1):71-74. DOI: 10.13430/j.cnki.jpgr.2011.01.012

      摘要 (2607) HTML (0) PDF 0.00 Byte (4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不结球白菜抗小菜蛾材料‘508’为母本(P1),以感虫材料‘114’为父本(P2)构建了包括P1、P2、F1、F2、BC1P1和BC1P2的6个世代群体,通过人工网室鉴定各世代群体的抗虫性,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联合分析法分析了不结球白菜抗虫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在‘508’ב114’组合中,感虫对抗虫表现部分显性,抗虫性遗传符合一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遗传模型,在BC1P1、BC1P2和F2群体中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57.21%、25.87%和76.05%,为有效利用抗虫资源和挖掘抗虫基因奠定了基础。

    • 用SSR标记分析福建漳浦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

      2011, 12(1):75-79. DOI: 10.13430/j.cnki.jpgr.2011.01.013

      摘要 (2771) HTML (0) PDF 339.22 K (44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应用平均分布于水稻基因组的21对SSR引物,对福建漳浦野生稻、海南野生稻共计62份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漳浦野生稻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21个位点共检测到74个等位变异,平均等位变异数A=3.5238,有效等位变异数Ae= 2.0629,平均期望杂合度He=0.4635,实际观察杂合度Ho=0.2465,香农指数I=0.8286;根据固定指数(F=0.3887)估算的异交率t=0.4308,说明漳浦野生稻的繁育系统属于一种自交率较高的混合交配类型;分化程度石潭湖群体高于古塘群体。

    • >基因挖掘
    • 植物WRKY转录因子家族基因抗病相关功能的研究进展

      2011, 12(1):80-85. DOI: 10.13430/j.cnki.jpgr.2011.01.014

      摘要 (3176) HTML (0) PDF 230.70 K (50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植物基因组中,数目众多的转录因子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物质代谢、响应生物和/或非生物胁迫等多种生物进程。WRKY基因家族是植物重要的转录因子家族,在抗病信号转导途径中起重要调控作用,因而成为分子植物病理研究领域中的热点。本文综述了WRKY转录因子基因在植物抗病反应中的作用和调节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深入研究WRKY基因家族在植物抗病反应中的作用,阐明植物抗病信号转导途径提供帮助。

    • 小麦-冰草衍生后代 3558-2 穗部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和QTL定位

      2011, 12(1):86-91. DOI: 10.13430/j.cnki.jpgr.2011.01.015

      摘要 (2666) HTML (0) PDF 360.88 K (44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普通小麦Fukuho与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 2n=4x=28, PPPP)Z559的衍生系中发现3558-2具有小穗数、小穗粒数和穗粒数多的优异性状。为了揭示衍生系3558-2优异性状的遗传特征,本研究对其与小麦品种京4841间的282个F2单株的穗长、小穗数、小穗粒数、穗粒数等穗部相关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和QTL定位。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小麦穗部相关性状都符合数量性状特征。利用单标记分析将穗部相关性状的QTL主要定位于小麦1A染色体上,同时发现在小麦的2A、5B和5D染色体上也有QTL分布。通过加密标记重点构建了1A染色体短臂的遗传连锁图,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解析了小麦1AS染色体上的穗部相关性状的QTL效应,发现在1A染色体上存在与穗长、小穗数、小穗粒数和穗粒数相关的重要QTL各1个,解释变异度分别为14.41%、5.15%、14.84%和10.87%。本研究发现在3558-2的1AS染色体上成簇分布着涉及穗长、小穗数、小穗粒数和穗粒数重要性状的QTL,这一结果对指导进一步研究与利用3558-2具有重要意义。

    • 小麦TaMAPK2激酶基因的原核表达以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2011, 12(1):92-95. DOI: 10.13430/j.cnki.jpgr.2011.01.016

      摘要 (2728) HTML (0) PDF 512.70 K (39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MAPK蛋白激酶是一类重要的植物胁迫信号调控因子。为了研究小麦MAPK基因的功能,本实验克隆了小麦MAPK蛋白激酶基因TaMAPK2。为了制备TaMAPK2基因的多克隆抗体,TaMAPK2的非保守区段的DNA序列anti-MAPK2被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上,表达融合蛋白His-antiMAPK2。在终浓度为1 mmol/L IPTG诱导1h的条件下,融合蛋白His-antiMAPK2表达量达到最大。通过蛋白标记亲和层析柱(HisTrapTMHP)得到纯化的His-antiMAPK2融合蛋白。利用新西兰大白兔制备了TaMAPK2基因的多克隆抗体,ELISA竞争抑制法检测抗体效价检测,效价为1:80000,能满足后续试验要求的效价值,为进一步分析TaMAPK2的蛋白定位、表达等提供基础。

    • 绿豆种子休眠性和百粒重的QTLs和互作分析

      2011, 12(1):96-102. DOI: 10.13430/j.cnki.jpgr.2011.01.017

      摘要 (2693) HTML (0) PDF 304.70 K (41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绿豆Berken/ACC41重组自交系在北京种植得到的121个F10家系和79个RFLP分子标记,采用改进复合区间作图法对绿豆种子休眠性和百粒重进行数量性状基因定位及上位性互作分析。检测到与发芽势有关的QTL3个,与发芽率有关的QTL 4个,分别位于第1、11连锁群,解释表型变异的8.17%~12.14%和4.34%~12.69%。检测到与百粒重有关的QTL 5个,分别位于第2、8、9、11连锁群,解释表型变异的4.58%~10.36%。增加发芽率和百粒重的基因效应均来自母本Berken。分别检测到发芽势、发芽率和百粒重的加性×加性上位性互作8、9、9对,对这3个性状的总表型贡献率分别达到66.58%、47.91%、39.90%。本文初步分析了休眠性和百粒重的关系,并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作了比较,旨在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适度休眠的优良绿豆品种,进而解决绿豆收获前的荚上籽粒发芽问题。

    • 十字花科蔬菜基因组含量的测定与分析

      2011, 12(1):103-106. DOI: 10.13430/j.cnki.jpgr.2011.01.018

      摘要 (2691) HTML (0) PDF 196.54 K (49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我国14种重要十字花科蔬菜为材料,利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基因组含量。其中青苤蓝、乌塌菜、雪里蕻、芥蓝的基因组含量属首次报道。本试验数据与国外文献提供的相关数据对比,发现青萝卜、结球甘蓝、青花菜和根用芥菜的基因组含量与已报道数值基本吻合,而大白菜、花椰菜的基因组含量值与报道数据存在差异。造成同一物种基因组含量值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品种的不同,也可能与生长环境或测定时参考标准选用等因素不同有关。

    • 玉米液泡膜焦磷酸酶基因ZmVPP1的克隆及逆境下的表达分析

      2011, 12(1):107-112. DOI: 10.13430/j.cnki.jpgr.2011.01.019

      摘要 (3092) HTML (0) PDF 466.02 K (40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充分了解玉米耐盐性的分子机制对玉米耐盐性的分子育种有指导意义。本研究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在玉米中得到一个与拟南芥耐盐基因AVP1类似的基因。BLAST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蛋白属于质子泵焦磷酸酶家族(H_PPase superfamily)中的Ⅰ型VPP,将其命名为ZmVPP1。ZmVPP1包含一个2301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766个氨基酸残基。蛋白比对结果表明,该蛋白在不同植物中相当保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ZmVPP1基因在成熟叶片中高丰度表达,在生殖器官中表达量较少。脱水、高盐、低温等逆境胁迫条件和ABA处理下的表达分析表明,ZmVPP1基因受逆境的诱导表达,属于不依赖于ABA的途径。由此推断,ZmVPP1可能参与玉米对Na+的隔离,从而起到耐盐的作用。

    • 藜科六种耐盐植物遗传多样性的EST-SSR分析

      2011, 12(1):113-120. DOI: 10.13430/j.cnki.jpgr.2011.01.020

      摘要 (2283) HTML (0) PDF 1.23 M (40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EST-SSR标记分析了藜科6种耐盐植物的遗传基础和遗传多样性,以期为藜科耐盐植物遗传育种提供快速、可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工具。采用31对藜科海蓬子属和碱蓬属的EST-SSR引物对藜科6种植物进行PCR扩增,其中16对引物得到较好扩增,引物通用率为51.6%,共检测到18个多态性位点,每位点等位基因数2~4个,多态性丰富。进一步采用Nei’s遗传距离聚类分析表明6种植物可以分为3组,主成份分析也支持上述分组,而且DY529957、DY529903和DY529885 3个EST在分组中贡献率最高。经与GenBank中序列相似性比对, 前两者分别编码生长素抑制蛋白(Auxin-repressed protein,ARP)和植物防御素(Defensins, Def),都参与植物逆境胁迫响应,但分属于不同代谢途径;后者则编码未知蛋白。总体而言,16对SSR引物在藜科6种植物间具有较好的通用性,能够揭示该6种植物间广泛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存在不同耐盐机制提供分子证据。

    • >研究简报
    • 小麦品种抗麦红吸浆虫鉴定与抗性分析

      2011, 12(1):121-124. DOI: 10.13430/j.cnki.jpgr.2011.01.021

      摘要 (2643) HTML (0) PDF 174.71 K (37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一套较完整的田间自然感虫鉴定法,对183份小麦品种进行了抗麦红吸浆虫鉴定。鉴定结果表明,小麦不同品种对麦红吸浆虫的抗性存在着显著差异:高抗、中抗、低抗、感虫、高感的小麦品种,分别占参试品种的24.59%、16.94%、18.58%、14.21%、25.68%。不同抗性类型的小麦品种其穗被害率、粒被害率、估计损失率、抗性指数均有较大的差异,其中表现高抗类型45份,中抗类型31份。这些品种既可作为麦红吸浆虫发生区控制麦红吸浆虫危害的主推品种和后备品种,也可作为亲本材料提供给育种单位利用。

    • 转双价抗虫基因棉花的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

      2011, 12(1):125-130. DOI: 10.13430/j.cnki.jpgr.2011.01.022

      摘要 (2532) HTML (0) PDF 373.45 K (38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11个转外源基因(Cry1Ac+API-B)系为材料,受体亲本陆地棉品种鄂抗9号为对照,研究其在抗棉铃虫性、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上的差异。结果表明:11个转基因系的抗棉铃虫效果明显,达到中抗和高抗水平;转基因系及其受体、转基因系之间在单铃重等10个性状上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和受体亲本相比,各个转基因系变异方向比较一致的性状有:衣指、衣分降低;而株高、单株结铃数、单铃重、子指、皮棉产量、纤维长度、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伸长率等性状的变化方向不定。

    • 粳稻种质资源的苗期耐碱性鉴定评价

      2011, 12(1):131-137. DOI: 10.13430/j.cnki.jpgr.2011.01.023

      摘要 (3099) HTML (0) PDF 386.08 K (46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来自中国13个省和14个国家的378份粳稻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在不同碱胁迫条件下开展了粳稻苗期死叶率的鉴定评价,并从中筛选出耐碱性强的粳稻种质。结果表明,pH9.4的碱胁迫条件对粳稻死叶率的影响显著大于pH8.9的碱胁迫条件,而pH8.9条件更适合于粳稻种质资源的耐碱性鉴定评价。在pH8.9碱胁迫条件下不同地理来源粳稻间、粳稻不同种质间存在明显的耐碱性差异,澳大利亚、意大利和中国江西粳稻种质的平均死叶率较低,表现为较强的耐碱性。pH8.9的碱胁迫第16 d至26 d时,在20%~100%死叶率范围内,其粳稻种质资源的次数分布表现为接近正态的连续分布,且其方差和变异系数较大,认为该时期较适合作为粳稻种质资源耐碱性的鉴定时期。YR196、Baru、丰锦、日本晴、8068、绥粳5号等21份粳稻种质在pH8.9碱胁迫第16 d时死叶率均小于40%,表现为较强的耐碱性,这些种质资源应在今后耐碱性水稻育种中加以利用。

    • 新模式植物短柄二叶草SGT1 和RAR1 基因沉默和蛋白纯化载体构建

      2011, 12(1):138-144. DOI: 10.13430/j.cnki.jpgr.2011.01.024

      摘要 (5556) HTML (0) PDF 1.48 M (115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短柄二叶草(Brachypodium distachyon)作为一种新型的模式植物,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其具有基因组小、生长周期短、生存环境简单和容易人工转化等重要生理和遗传特性,被认为是一种潜力巨大的人类研究能源和粮食作物的重要模式植物。2010年国际短柄二叶草协会(IBI)顺利完成其全基因组测序。SGT1和RAR1基因是高度保守的并与植物抗病功能紧密相关的两个重要基因。本文采用Gateway 克隆技术对此二基因进行了高通效基因沉默表达载体的构建(ihpRNA)。阳性克隆载体经PCR、酶切和测序鉴定。为进一步研究SGT1 和RAR1 互作蛋白及其功能,采用该克隆技术将此二基因cDNA全长克隆至串联亲和纯化(Tandem affinity purification, TAP)蛋白表达载体pEarleyGate205中,为纯化SGT1和RAR1及其互作蛋白提供了基础。正确的阳性克隆载体经农杆菌介导转化至短柄二叶草Bd21获得转化株,以期进一步研究SGT1和RAR1基因及蛋白互作对于短柄二叶草抗病功能的影响。这些数据将在另文中发表

    • 贵州葡萄属野生种光合特性的研究

      2011, 12(1):145-149. DOI: 10.13430/j.cnki.jpgr.2011.01.025

      摘要 (2620) HTML (0) PDF 303.71 K (36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掌握野生葡萄种间和种内不同单株间的光合特性差异,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了7种野生葡萄25个单株的光合参数。结果表明:野生葡萄种间光合特性差异明显,美丽葡萄净光合速率最高,其次是刺葡萄,腺枝葡萄的净光合速率最低。野生葡萄种内不同单株间的光合指标多样性丰富,单株间光合特性差异最大的是葛藟葡萄;种内不同单株间原产地气候条件相似,其光合特性差异较小,而原产地气候差异大的单株光合特性差异也大;野生葡萄的光合速率调控机制多样,非气孔因素调控在野生葡萄种群内非常普遍。

    • 陇东野生紫花苜蓿的核型分析

      2011, 12(1):150-153. DOI: 10.13430/j.cnki.jpgr.2011.01.026

      摘要 (2524) HTML (0) PDF 272.40 K (45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0.15%秋水仙素和 0.002mol/L 8-羟基喹啉的混合液对陇东野生紫花苜蓿萌发种子的根尖预处理3h,室温条件下用1%果胶酶和1%纤维素酶酶解1.5h,得到清晰染色体制片。核型分析结果显示,陇东野生紫花苜蓿染色体数目为32条,具有1对随体,为2B核型,染色体核型组成公式为2n=32=30m(2SAT)+2sm,染色体长度组成公式为2n=2L+18M2+8M1+4S。

    • 基于属性分离存储的种质数据组织方法

      2011, 12(1):153-157. DOI: 10.13430/j.cnki.jpgr.2011.01.027

      摘要 (2613) HTML (0) PDF 258.11 K (43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传统的作物种质数据组织方法,针对不同作物种类建立不同数据表,这种方法已不能有效适应种质数据综合分析的需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属性分离存储的种质数据组织方法,根据种质的每个属性分别建立数据表,各属性间没有从属关系。该方法可统一数据查询操作,优化查询过程,提高分析效率,具有灵活、可扩展的特点,可以方便地集成与种质分析相关的数据,适用于种质资源分布式数据库和相关信息系统的建立。

    • 枣及酸枣小孢子不同发育时期的花器形态与解剖特性研究

      2011, 12(1):158-162. DOI: 10.13430/j.cnki.jpgr.2011.01.028

      摘要 (2541) HTML (0) PDF 876.94 K (44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枣(赞皇大枣、骏枣、苹果枣和梨枣)和酸枣为试材,对小孢子不同发育时期的花器形态与解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孢子单核晚期花蕾为黄绿色,花药为淡黄色,赞皇大枣花蕾横径为2.7mm左右,纵径为1.6mm左右; 骏枣、苹果枣和梨枣花蕾横径范围为2.0mm左右,纵径范围为1.1-1.8mm之间;酸枣花蕾横径为1.9mm左右,纵径为1.0mm左右。在单倍体育种中,可依据花器官形态判别小孢子的发育时期,从而判别花药培养或小孢子培养的最佳取材时间。

    • >种质创新
    • 泉薯218选育与创新利用

      2011, 12(1):163-166. DOI: 10.13430/j.cnki.jpgr.2011.01.029

      摘要 (2378) HTML (0) PDF 245.59 K (39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泉薯218是福建省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育的高产抗病品系。持续选用优良低代中间材料作为亲本,采用多种有性杂交手段进行复合杂交,利用泉薯218及其衍生系,创新培育出泉薯511、泉薯740、泉薯745、泉薯958、泉薯922、泉薯267和泉薯268等7个优良中间材料,选育出泉薯11、泉薯23、泉薯9号和泉薯10号等4个新品种,上述4品种均已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至今已在福建省累计示范推广约7.0万hm2。

您是第位访问者
ICP:京ICP备09069690号-23
京ICP备09069690号-23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