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第17卷第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遗传资源
    • 园艺作物核心种质构建的研究进展

      2016, 17(5):791-800. DOI: 10.13430/j.cnki.jpgr.2016.05.001

      摘要 (2132) HTML (0) PDF 9.91 M (23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构建核心种质是植物遗传资源的研究热点和重点之一, 对种质资源的鉴定、保存、利用与交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植物遗传资源核心种质的概念及其构建方法,综述了园艺作物核心种质构建的研究新进展,并对今后该领域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了种质分组及取样策略是园艺作物核心种质构建方法研究的重点;应及时构建一批大宗园艺作物以及我国原产和特产园艺作物的核心种质;高度重视基于重测序技术快速、精准、高通量地挖掘园艺作物核心种质优异基因的研究以及要加强科研管理与协作,切实提高我国园艺作物核心种质研究成果的共享性等观点,为园艺作物种质资源的深入研究与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 中国榛属植物种质资源分布格局及其适生区气候评价

      2016, 17(5):801-808. DOI: 10.13430/j.cnki.jpgr.2016.05.002

      摘要 (1788) HTML (0) PDF 7.74 M (20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和统计学原理,研究中国榛属植物分布规律,评价适生区气候,分析气候因子对其分布的影响,并根据适生气候的相似性,探讨榛属植物种间关系。结果表明:国内榛属植物纬度分布范围在24?1′N~51?2′N,经度分布范围在85?5′E ~132?2′E,主要分布区分布区从东北—华北山区、秦岭和甘肃南部及河南—华中—西南呈斜带状分布,分布种数在华中地区达到最多;垂直分布自东至西随经度降低海拔逐渐升高,纬度对各种质分布海拔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温度与榛属植物的分布呈极显著相关关系,尤其是年均气温和冷温是影响榛属植物分布的关键气候因子;榛属植物分布种数与各气候因子间的回归方程为:Y=11.883 -0.051 X1 0.131 X2 - 0.003 X4-0.004 X5 -0.001 X6 0.051 X8,根据分布区气候相似性进行聚类分析,将我国榛属植物分为3类,北方种平榛和毛榛聚为一类,种质间遗传关系较近;川榛、华榛、刺榛、绒苞榛和滇榛为一类;维西榛为一类。

    • 云南地方辣椒品种涮辣和雀辣的植物学分类

      2016, 17(5):809-814. DOI: 10.13430/j.cnki.jpgr.2016.05.003

      摘要 (1755) HTML (0) PDF 6.34 M (24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涮辣”“雀辣”是我国云南地区有特色的两个地方品种。本文分别基于园艺性状和90份不同类型的辣椒资源利用均匀覆盖12条染色体的29个SSR标记进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园艺性状以及分子水平上“涮辣”归属于C.chinese,“雀辣”更倾向归属于C.frutescens。

    • 基于农艺性状的山西普通菜豆初级核心种质构建

      2016, 17(5):815-823. DOI: 10.13430/j.cnki.jpgr.2016.05.004

      摘要 (1710) HTML (0) PDF 8.05 M (21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663份山西省普通菜豆资源并基于14个农艺性状,采用比较不同分组原则、取样比例和总体取样量的不同组合的取样方法,确定了“地理来源+平方根比例+20%总体取样量”为山西初级核心种质构建的方法。同时,在此基础上对663份资源中的一些具有极端性状的资源进行选择,最终确定了包含152份普通菜豆作为山西普通菜豆初级核心种质。通过总体与初级核心种质资源多样性分析,数量性状均值比较、数量性状极值、变幅和标准差比较,性状多样性的差异性分析和各性状总体分布的χ2检验,最后得出:152份普通菜豆资源能够代表山西省普通菜豆资源的总体,可作为山西省普通菜豆育种、评价和创新利用的优先样品集。

    • 水稻直立穗突变体抗倒伏性的遗传力分析

      2016, 17(5):824-831. DOI: 10.13430/j.cnki.jpgr.2016.05.005

      摘要 (1687) HTML (0) PDF 6.82 M (20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直立穗突变体R1338和R334在抗倒伏特性方面的遗传力与配合力,选用弯曲穗型不育系川农1A、ABG15s和两个含有DEP1直立穗基因的直立穗不育系E69A、E102A,与蜀恢498及其直立穗突变体R1338、R334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比较F1基部各节的抗倒伏特性。发现F1基部各节抗折力与倒伏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性,抗折力与茎节的直径和茎壁厚度成极显著正相关;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影响水稻基部节抗倒伏能力的主要影响因子为茎节的抗折力和弯曲力矩,抗折力越大、弯曲力矩越小其倒伏指数也就越低;2个直立穗突变体基部节倒伏指数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均低于野生型,其中R1338的倒伏指数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更低一些。因此利用直立穗亲本配组可以显著杂交后代的抗倒伏能力。

    • 玉米种质资源子粒容重和品质性状差异分析

      2016, 17(5):832-839. DOI: 10.13430/j.cnki.jpgr.2016.05.006

      摘要 (1814) HTML (0) PDF 7.79 M (20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以290份遗传多样性丰富的玉米自交系为研究材料,探究籽粒容重和营养品质的关系,对不同杂种优势群的玉米籽粒容重进行多重比较,筛选各杂种优势群中容重较高的自交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自交系的容重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籽粒容重与脂肪含量和淀粉含量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和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水分含量和赖氨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通径分析表明,脂肪含量、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赖氨酸含量和水分含量对容重的直接作用系数分别为0.2821,0.1289,-0.0558,-0.1825和-0.3376。P 群、旅大红骨、唐四平头群与兰卡斯特的籽粒容重在0.05显著性水平上有统计学意义。并且,瑞德群中高容重自交系包括W222、掖8112等,兰卡斯特中高容重自交系包括W64a、P167、吉63等,P群中高容重自交系包括黄昌b、R136、陕89等,旅大红骨中高容重自交系包括农系5678、Lo415、B100等,唐四平头中高容重自交系包括黄昌a、D33A、浚926等。

    • 寒地粳稻品种功能营养品质分析

      2016, 17(5):840-845. DOI: 10.13430/j.cnki.jpgr.2016.05.007

      摘要 (1761) HTML (0) PDF 6.04 M (22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功能型稻米因其具有调节人体生理功能、改善人体健康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研究对226份寒地粳稻品种的6种功能营养品质进行了遗传变异、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两年间各功能营养品质差异不显著,赖氨酸、谷蛋白、γ-氨基丁酸(GABA)、总黄酮含量、平均胚重和胚占糙米重在226份寒地粳稻品种中均呈现较大的变异,其中,平均胚重的变异系数最大,为92.17%;总黄酮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为11.51%。绥粳3号、绥粳5号、牡丹江21号、合粳1号、牡丹江22号、龙糯2号、系选1号7个品种,同时具有2种功能营养成分含量高的特点。赖氨酸含量与平均胚重和胚占糙米重呈极显著正相关,总黄酮含量与GAB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谷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胚型因子、黄酮、谷蛋白型因子、GABA型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到69.2%,是影响寒地粳稻功能营养品质的主要因子。在功能型稻米品种选育过程中,应首先注意对巨胚、高GABA和低谷蛋白的选择,并可以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或转基因育种手段,实现多个功能营养品质性状的聚合育种。

    • 多花黑麦草品种DUS测试数量性状分级分析

      2016, 17(5):846-853. DOI: 10.13430/j.cnki.jpgr.2016.05.008

      摘要 (1630) HTML (0) PDF 0.00 Byte (32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am.)7个品种进行了不同时期30个数量性状指标的测定,利用数量性状对多花黑麦草性状进行了概率分级的研究,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30个数量性状变异范围在7.55%~40.65%之间,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分蘖数,最小的是千粒重。根据各数量性状的K-S检验及χ2检验,发现仅少部分性状不符合χ2分布;最终将28个数量性状分为5个等级,另外将抽穗期(春化后)和分蘖数分为3个等级。多花黑麦草的30个数量性状之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株高与生长习性、小穗数与小穗密度、上部节间长与节间数呈极显著负相关,花序长与小穗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为多花黑麦草品种的鉴定评价、品种选育及数量性状的分级提供了理论依据。

    • 河南省花生农家品种资源农艺和品质性状分析

      2016, 17(5):854-860. DOI: 10.13430/j.cnki.jpgr.2016.05.009

      摘要 (1786) HTML (0) PDF 6.36 M (25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综合分析河南省花生农家品种资源的农艺和品质性状,为花生的遗传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以128个不同地域来源的河南省农家品种为材料,生长期田间调查株型、分枝型和开花习性等植物学性状,。成熟收获时每行随机取5株进行考种,收获考种测定主茎高、侧枝长、总分枝数、和结果枝数、单株产量、百果重和百仁重等农艺性状,荚果晒干后测定、单株产量、百果重和百仁重,并测定蛋白质、脂肪、油酸和亚油酸含量。 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农家品种以密枝型为主,发现 ,农艺性状中表现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百仁重的变异系数最大,为31.1%,其次为单株产量和总分枝数,分别为27.5%和22.2%,变异系数最小的为侧枝长,为12.5%;。研究发现, 品质性状方面,河南农家品种资源的脂肪含量较高,脂肪含量55%以上的有新县杨畈花生、信阳爬藤(1),信阳爬藤(2) 、信阳小朵云、新野八棚站秧、陈营小洋、大峪花生、沙窑小花生、潢川直杆(1)和范村拖秧10个花生品种,其中潢川直杆(1)含油量最高,达到59.1%。蛋白质含量偏低,最高仅25.3%,油酸含量中等,平均45.4%,最高的52.4%。。通过聚类,将128个农家品种分成5个类群,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与地域来源关系不大。河南省农家品种农艺性状差异较大,含有脂肪含量较高的花生品种,合理利用河南省农家品种资源,可为花生品质改良提供优质性状的亲本。本研究表明河南省农家品种的农艺性状表现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品质方面脂肪含量相对较高,合理利用河南省农家品种资源,可为花生品质改良提供优质性状的亲本。

    • 中国与南亚水稻恢复系资源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2016, 17(5):861-865. DOI: 10.13430/j.cnki.jpgr.2016.05.010

      摘要 (1639) HTML (0) PDF 4.67 M (24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分析中国与南亚水稻恢复系资源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一般配合力差异, 为引进与利用南亚资源提供参考。利用来自中国和印度等国的37份恢复系材料,按照NCⅡ设计,分别与冈46A、泸98A和德香074杂交,获得111份杂交种作为试验材料,在四川泸州和德阳两个环境下,分析8个产量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1)8个性状在两个环境下,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一般配合力方差均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表明这些性状基因的加性效应占主导地位。(2)分析的8个性状,杂种一代性状受恢复系的影响大于不育系。(3)印度和孟家拉材料有效穗一般配合力好于中国资源,其他性状一般配合力,中国资源优于南亚来源材料。中国与南亚恢复资源产量性状配合力有一定的差异,印度和孟加拉资源有效穗配合力较好,中国恢复系资源其他性状上较好。

    • 利用SSR标记对西瓜果肉硬度性状的连锁分析

      2016, 17(5):866-870. DOI: 10.13430/j.cnki.jpgr.2016.05.011

      摘要 (1824) HTML (0) PDF 5.96 M (21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果肉硬度作为西瓜的重要品质属性,越来越受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重视。本试验以野生种西瓜PI271769为供体亲本,栽培种西瓜203Z为轮回亲本进行高代回交,在BC7F1世代发现了果肉硬度变硬的材料。用平均分布于西瓜11条染色体的185对SSR标记对PI271769、203Z和构建的软肉池、硬肉池进行筛选,发现位于第6染色体上的标记BVWS00954具有多态性。通过单向方差分析在BC7F2分离群体的验证,表明BVWS00954与控制西瓜果肉硬度的基因连锁,且BVWS00954标记分析基因型与不同的西瓜资源果肉硬度表现型完全吻合。研究结果为控制西瓜果肉硬度基因的精细定位、图位克隆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奠定了基础。

    • 基于表型性状的叶用莴苣资源多样性分析

      2016, 17(5):871-876. DOI: 10.13430/j.cnki.jpgr.2016.05.012

      摘要 (1616) HTML (0) PDF 5.02 M (23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从国内外引进的153份种质资源的15个表型性状进行了系统鉴定,主要包扩叶片性状、植株性状、抽薹开花时间等。结果表明:莴苣资源15个表型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28.98% ,其中叶缘变异系数最大(49.85%),开花期最小(7.05%)。15个表型性状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08,抽薹期(1.41)、叶形(1.56)、株高(1.39)多样性系数均较大,叶裂刻多样性指数最小(0.3)。通过SAS对这些材料进行聚类分析,我们把153份材料分为4组群,结果表明第I和IV组群包含资源60和65份,其余的组群包含材料较少。总体来讲叶用莴苣资源资源表型性状的变异程度和多样性指数较高,具有丰富的变异程度和多样性。

    • 橡胶树栽培种质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和聚类分析

      2016, 17(5):877-882. DOI: 10.13430/j.cnki.jpgr.2016.05.013

      摘要 (1469) HTML (0) PDF 4.43 M (22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我国国家橡胶树种质资源圃保存的119份橡胶树栽培种为材料,对叶蓬形状、叶面绿色程度等21个农艺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遗传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0.83,叶痕形状最高1.20,蜜腺表面形态为0.27,且性状数据分布集中;各性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大叶柄形状为60.03,蜜腺表面形态最小为9.08,平均值为33.88;叶面绿色程度和叶面光泽度、叶片形状与叶片基部形状等7对性状相关性极显著;21个性状可聚为2大类,119份供试材料中,同一品种来源地、亲本和子代、具有类似品种特性(抗寒性)等类型的品种聚为一类。分析结果可供橡胶树种质资源鉴定和杂交亲本选配参考。

    • 云南不同种皮色地方稻种的总黄酮含量及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016, 17(5):883-888. DOI: 10.13430/j.cnki.jpgr.2016.05.014

      摘要 (1593) HTML (0) PDF 5.60 M (27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不同种皮色地方稻种的总黄酮含量与其种子萌发品质的相关性,测定了17份云南地方稻种谷粒、糙米和谷壳的总黄酮含量,以及谷粒和糙米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4项萌发指标。结果表明,红皮和紫皮谷粒及糙米的总黄酮含量显著、极显著高于白皮,而谷壳的总黄酮含量则无明显差异。红皮谷粒的4项萌发指标均高于紫皮和白皮,但仅红皮与白皮谷粒之间的发芽势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红皮糙米的 4项萌发指标极显著地高于紫米和白米,且除发芽指数外,紫米的其他3项萌发指标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白米,表明有色种皮谷粒、糙米的总黄酮含量较高,其萌发指标也相应地较高。相关分析表明,谷粒的总黄酮含量与4项萌发指标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但糙米的总黄酮含量则与4项萌发指标呈显著正相关;谷壳的黄酮含量与种子萌发无关,而糙米的黄酮含量则显著地影响种子的萌发特性。

    • >基因挖掘
    • 心里美萝卜花青素合成酶基因RsANS克隆及花青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2016, 17(5):889-896. DOI: 10.13430/j.cnki.jpgr.2016.05.015

      摘要 (1939) HTML (0) PDF 7.24 M (24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花青素合成酶(Anthocyanidin synthase,ANS)是植物花青素合成的关键酶 ,催化无色花色素转变成有色花色素。本文从‘心里美’萝卜‘HX12Q-49’中克隆到花青素合成酶基因RsANS(GenBank 登录号:KR262954)。该基因全长1,137 bp,包含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开放阅读框1,071 bp,编码 356 个氨基酸。同源性分析显示 RsANS 蛋白与大白菜、甘蓝和芥菜 ANS 蛋白同源性较高。qRT-PCR表明RsANS 在‘心里美’萝卜5个不同发育时期均有表达,且在破肚期表达量最高。通过对花青素合成途径其它8个结构基因和3个调控基因表达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心里美’萝卜中bHLH转录因子在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模式与RsANS、CHI、DFR和UFGT基本一致,即在破肚期的表达量最高;WD40转录因子的表达与CHS类似,其表达量在芽期、破肚期、膨大前期和膨大盛期逐渐上升,随后在成熟期下降。

    • 高粱ATP合成酶E亚基基因(SbATPase-E)的克隆及其抗逆功能研究

      2016, 17(5):897-905. DOI: 10.13430/j.cnki.jpgr.2016.05.016

      摘要 (1555) HTML (0) PDF 10.52 M (20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高粱是一种抗旱性较强的禾谷类作物。本研究在高粱中克隆到一个全长为693 bp的编码ATP合成酶E亚基的基因(SbATPase-E)。在高粱幼苗期,SbATPase-E基因受NaCl和脱落酸(ABA)处理诱导上调表达。该基因在拟南芥中过量表达可提高转基因植株的耐旱性和耐盐性,在逆境胁迫条件下转基因拟南芥植株较野生型植株根系发达,可能是转基因植株耐旱性和耐盐性提高的主要原因。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转基因植株中DREB2A、P5CS1、RD29A、RAB18和ABI1基因的表达量相对于野生型植株中的表达量提高更为显著提高;在高盐处理条件下,转基因植株中SOS1、和SOS2和SOS3基因的表达量也较野生型植株中的表达量提高更为明显。这些抗逆相关基因的上调表达可能是转基因植株抗逆性提高的主要分子机制。

    • 茶树钙调素基因CsCaMs的克隆及其低温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2016, 17(5):906-912. DOI: 10.13430/j.cnki.jpgr.2016.05.017

      摘要 (1877) HTML (0) PDF 9.43 M (22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钙调素(CaM)是植物钙离子信号通道的主要参与者,参与低温胁迫下多种植物的抗寒生理作用。本研究根据钙调素基因相关表达序列标签(EST)序列,借助RACE-PCR技术,获得CsCaM1 和 CsCaM2两条cDNA 全长序列,GenBank 登录号分别为KT238971和KT238972,长度分别为693 bp和841 bp,均包含450 bp 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编码149个氨基酸,两条氨基酸序列仅有一个氨基酸有差异,且均含有四个植物CaM家族的共同特征手型结构EF(EF-hand)。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qRT-PCR)分析CsCaMs在茶树低温胁迫下各种处理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 CsCaMs无组织表达特异性,低温胁迫处理和CaCl2均能诱导CsCaMs的表达,而钙调素拮抗剂W7与钙离子通道抑制剂LaCl3则会抑制其表达。本研究结果对阐明茶树抗寒性的分子机理有一定理论意义,为茶树的抗寒性育种提供了新的思路。

    • 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BNS育性转换与内源激素的关系研究

      2016, 17(5):913-919. DOI: 10.13430/j.cnki.jpgr.2016.05.018

      摘要 (1655) HTML (0) PDF 6.32 M (23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BNS是一种光温敏型小麦不育新类型,具有不育彻底、育性转换稳定等特性,对小麦杂种优势研究有重要价值。为研究内源激素在BNS育性调控中的作用,以秋播与春播BNS花粉发育的四分体期至三核期4个关键时期幼穗为实验材料,采用间接酶联免疫(ELISA)法分别测定了BNS不育和可育幼穗中生长素(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3)和玉米素核苷(ZR)4种内源激素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1)BNS在陕西关中地区正常秋播雄性不育、早春播雄性育性正常。(2)单核期和三核期是BNS温度敏感期,单核期均温高于15.35 ℃、三核期均温高于18.64 ℃时,BNS育性发生转换,雄性不育度随温度升高逐渐降低。(3) BNS在敏感期响应外界温度,4种内源激素的含量发生显著变化,调控育性表达;单核期不育幼穗中IAA、GA3和ZR含量比可育幼穗低21.9%、33.6%和30.2%,ABA含量反而增加23.4%;三核期不育幼穗ABA和ZR含量分别比可育幼穗高59.7%和31.4%,GA3则低44.0%,(4)与雄性可育幼穗相比,BNS雄性不育幼穗在单核期的IAA/GA3、ABA/GA3值偏高;二核期IAA/ABA值较低;三核期的IAA/GA3、ABA/GA3值较高,IAA/ABA值偏低。3个时期的IAA、ABA和 GA3比例失调,阻碍了小孢子正常发育,导致BNS雄性败育。研究认为:BNS在花粉发育的单核期和三核期对外界温度变化敏感,通过内源激素代谢调控自身育性转换。

    • 大麻种质资源中大麻素化学型及基因型鉴定与评价

      2016, 17(5):920-928. DOI: 10.13430/j.cnki.jpgr.2016.05.019

      摘要 (1915) HTML (0) PDF 8.03 M (20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大麻素(Cannabinoids)是大麻植物中特有的次生代谢产物,主要成分为四氢大麻酚(Tetrahydrocannabinol, THC)和大麻二酚(Cannabidiol, CBD)。本文通过对我国不同来源地的23份大麻种质资源(共69个单株材料)中THC和CBD含量特征及其合成关键酶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鉴定了我国大麻种质资源的大麻素化学型及基因型。结果显示,69个单株中大麻素含量差异显著,THC含量均值为0.56%,范围为0.01~2.45%;CBD含量均值为0.53%,范围为0~2.24%;根据CBD/THC含量比值,大麻资源可划分为毒品型(占44.93%,)、中间型(占20.29%)和纤维型(占34.78%)三种大麻素化学型,毒品型、中间型中分别有93.5%和71.4%的植株中THC含量>0.3%,纤维型植株中THC含量≤0.08%。三种化学型遗传位点(共显性位点B)的基因型分别为BT/BT、BT/BD和BD/BD;BT等位基因(THCAS)存在10个变异位点,氨基酸序列有4处变异,BD等位基因(CBDAS)存在4个变异位点,均为同义突变。根据THCAS和CBDAS基因多态性,设计了一个共显性复合PCR分子标记,可准确鉴定出大麻三种化学型。研究结果揭示了我国大麻种质资源中大麻素含量、化学型和基因型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为大麻素遗传研究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 烟草赤星病抗性主效QTL人工选择响应研究

      2016, 17(5):929-934. DOI: 10.13430/j.cnki.jpgr.2016.05.020

      摘要 (1426) HTML (0) PDF 5.95 M (22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分析赤星病抗性主效QTL的人工选择响应,可以有效为烟草赤星病抗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一定理论基础。本研究利用与主效QTL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J9和J4,分析随机群体、人工选择群体和自然群体中响应分子标记的等位基因频率,研究相关标记位点在不同群体中的等位基因变化规律。结果发现:(1)赤星病抗性主效QTL等位基因在不同选择强度(5%、10%和20%)的正向选择条件下都发生了显著性偏分离,其中在10%的正向选择强度下偏分离显著性最高。(2)在不同世代(F3、F4、F5和F6)的赤星病抗性育种选择群体中,J9位点抗病亲本等位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感病亲本基因型频率,表明来源于抗源净叶黄的主效抗性QTL与赤星病抗性显著关联。(3)在198份自然群体中,包括烟草赤星病抗性品种中烟86、单育二号在内的50份烟草种质携带与抗源净叶黄相同的基因型,表明该主效QTL被广泛应用到烟草赤星病抗性改良中。本研究验证了之前定位到的主效抗病QTL的准确性;分析了该主效QTL的人工选择响应,相关结果为烟草赤星病抗性改良提供了一定理论基础。

    • 花叶木薯变种和木薯栽培种ZM-Seaside叶片光合参数及蛋白组学分析

      2016, 17(5):935-941. DOI: 10.13430/j.cnki.jpgr.2016.05.021

      摘要 (1533) HTML (0) PDF 8.98 M (21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为研究木薯叶片光合效率对块根产量的影响,本研究利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花叶木薯变种(低产种质)和栽培种ZM-Seaside(高产种质)光合作用能力的差异,揭示其鲜薯产量差异原因,为选育高产木薯品种提供基础数据。研究采用便携式 LI- 6400 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s) 、胞间 CO2 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利用Western Blot技术分析蛋白质表达水平;采用苯酚法提取叶片全蛋白质;利用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叶片全蛋白质;利用Delta2D软件确定差异蛋白质点;利用MALDI-TOF-MS鉴定差异蛋白质,结合KEGG数据库将其按照功能进行分类;利用String软件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结果发现栽培种ZM-Seaside和花叶木薯变种叶片Cs、Ci和Tr没有显著差异,但ZM-Seaside的Pn显著高于花叶木薯变种。Western Blot方法揭示ZM-Seaside叶片与光合作用相关的蛋白质Rubisco、OEC和PRXQ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花叶木薯变种。以花叶木薯为对照,在ZM-Seaside叶片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上得到20个差异蛋白质点,其中上调表达15个,下调表达5个;经质谱技术成功鉴定到其中16个,涉及光合作用(3)、碳和能量代谢(4)、分子伴侣(2)、结构蛋白(2)、保护蛋白(1)、解毒和抗氧化(2)及未知功能蛋白质(2)。通过差异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推测Ribulose-5-phosphate-3-epimerase和chloroplast latex aldolase-like protein是影响木薯叶片光合效率的关键蛋白质,由于它们的上调表达,对木薯块根产量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种质创新
    • 水稻籽粒簇生材料Cgr320的鉴定及遗传偏分离分析

      2016, 17(5):942-950. DOI: 10.13430/j.cnki.jpgr.2016.05.022

      摘要 (1494) HTML (0) PDF 14.68 M (20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籽粒簇生稻Cgr320为一类水稻突变材料,其性状表现为2-3朵颖花(籽粒)簇生在水稻主穗轴或枝梗顶部。为了进一步明确其簇生性状的遗传机制,本研究用Cgr320作父本分别与武运粳24和93-11配制了2个杂交组合,获得杂种F1、F2分离群体,对亲本、F1和F2群体的簇生性状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和遗传连锁分析。结果表明,Cgr320其它农艺性状与普通栽培稻差异不显著。簇生性状在F1植株表现为野生型,在F2群体中出现严重偏离孟德尔(3:1)遗传分析,卡方测验值X2(3:1)为7.71和144.87。随机选取第1、2、3、4、5、6、7、8、9、10、11和12染色体上RM493、RM3762、RM1338、RM3217、RM249、RM20155、RM3325、RM22418、RM6797、RM1146、RM7557和RM27706等12对微卫星标记对"武运粳24/Cgr320"22个F2隐性(簇生)单株进行遗传连锁分析,发现12个标记所扩增22个F2隐性单株基因型都极显著偏向武运粳24,卡方检验值X2(1:2:1)大于X2(0.05, 2) 临界值5.991,控制cgr320簇生性状基因存在严重偏分离遗传,这种遗传现象必将误导我们判定控制籽粒簇生基因所在的连锁群。本研究结果将为水稻基因定位研究提供参考信息。

    • >资源考察
    • 陕西省旱区抗逆农作物地方种质资源调查与分析

      2016, 17(5):951-956. DOI: 10.13430/j.cnki.jpgr.2016.05.023

      摘要 (1580) HTML (0) PDF 5.73 M (23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收集、保存和了解陕西省旱区植物种质资源现状,对渭北旱塬和陕北地区的长武、蒲城、安塞、定边、靖边、府谷和神木等7县下辖的21个乡的63个村的农作物地方种质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收集,共收集到农作物地方种质资源1049份。其中,粮食作物及其野生种质资源617份,果树种质资源25份,蔬菜种质资源250份,经济作物地方种质资源共157份,隶属于19科、44属、56种,其中,禾本科和豆科的属和种所占比例最多,分别为9属9种和4属11种。通过对陕西省旱区抗逆农作物种质资源利用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对这些种质资源有效保护和利用提出建议。

    • 对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生物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2016, 17(5):957-959. DOI: 10.13430/j.cnki.jpgr.2016.05.024

      摘要 (1441) HTML (0) PDF 3.21 M (23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贵州农业生物资源调查”项目的调查,获得了大批农业生物种质资源,这些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它们是贵州少数民族世代相传的物质遗产,也是贵州少数民族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基础。与此同时,通过调查说明,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生物资源还有很大的调查收集潜力。由此不难看出,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贵州农业生物资源,不论对贵州还是对中国都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您是第位访问者
ICP:京ICP备09069690号-23
京ICP备09069690号-23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