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第17卷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遗传资源
    • 利用表型数据构建陆地棉核心种质

      2016, 17(6):961-968. DOI: 10.13430/j.cnki.jpgr.2016.06.001

      摘要 (1897) HTML (0) PDF 7.25 M (24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本研究以5963份陆地棉种质资源为材料,根据品种主要突变性状和品种类型分组成11组群,在分组的基础上利用21个表型性状,用非加权类平均聚类分析法,构建了281份陆地棉核心种质,占全部种质资源总量的4.71%。利用不同性状的均值t测验、方差F测验、变异系数、多样性指数t检验、均值、极差、表型方差、变异系数、均值差异百分率、方差差异百分率、极差符合率、变异系数变化率、主成分分析等参数进行核心种质代表性检验和评价。结果表明,所构建的陆地棉核心种质可以代表全部种质的遗传多样性。

    • 广西水稻地方品种耐冷性鉴定及相关分析

      2016, 17(6):969-975. DOI: 10.13430/j.cnki.jpgr.2016.06.002

      摘要 (1647) HTML (0) PDF 5.94 M (24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419份广西水稻地方品种初级核心种质进行芽期、苗期的耐冷性鉴定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广西水稻地方品种芽期、苗期耐冷性主要集中在7级和9级,总体耐冷性较弱。芽期、苗期强耐冷种质(1级)分别为24份和27份,占参试总数的5.73%和6.44%,其中10份种质芽期和苗期均表现强耐冷(1级)。芽期、苗期耐冷性呈极显著正相关(r=0.66)。在籼稻与粳稻、粘稻与糯稻间耐冷性存在显著差异,粳稻芽期、苗期耐冷性均显著高于籼稻;糯稻芽期耐冷性显著高于粘稻,但苗期耐冷性无差异。来自高寒山区稻作区的品种平均耐冷表现最强,芽期、苗期耐冷性显著高于桂南、桂北稻作区,但与桂中稻作区无差异。利用34个SSR标记与芽期、苗期耐冷性进行相关分析,在第7和第9染色体上,各鉴定出1个同时与芽期和苗期耐冷性相关联的位点。本研究为水稻芽、苗期耐冷育种提供新的抗源材料,并为水稻耐冷基因定位及机理研究奠定基础。

    • 普通菜豆种质资源表型鉴定及多样性分析

      2016, 17(6):976-983. DOI: 10.13430/j.cnki.jpgr.2016.06.003

      摘要 (1684) HTML (0) PDF 7.86 M (26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646份普通菜豆核心种质在贵州毕节进行了表型鉴定,结果表明,普通菜豆具有丰富的形态性状多样性。总变异数为367,平均遗传丰富度为8.34,变异范围2~31;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63,变异范围为0.02~0.91。通过多变量的主成分分析, 前3个主成分的贡献率较大,分别为17.73%、15.35%和11.33%。依据表型鉴定数据信息,将供试种质聚类并划分为4组。Ⅰ组的遗传多样性较高,主要为直立有限的大粒资源,大多资源属于安第斯基因库;Ⅱ组的遗传多样性最低,为直立无限生长习性的小粒资源,属于中美基因库;Ⅲ组的遗传多样性最高,主要以蔓生无限为主,包括小部分直立无限和匍匐无限的资源;Ⅳ组的遗传多样性较低,为蔓生无限生长习性,株高最高,分枝数最少的资源。筛选到大粒、多荚、长荚、宽荚等具有特异性状的种质资源35份。

    • 东北部分地区山荆子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及聚类分析

      2016, 17(6):984-992. DOI: 10.13430/j.cnki.jpgr.2016.06.004

      摘要 (1583) HTML (0) PDF 7.35 M (24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我国东北地区收集的239份山荆子资源的叶形、果形以及树势等19个表型性状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山荆子具有丰富的表型多样性,平均变异系数和平均多样性指数分别为32.65%和1.38,其中树姿、树形等13个质量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38.43%,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95,而叶长、叶宽等6个数量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26.87%,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80。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地区山荆子表型多样性存在差异,以黑龙江温春山荆子多样性水平最高。基于19个表型性状的聚类分析发现,在欧氏距离为2.5时,参试山荆子材料可以划分为2大类,7个亚类,12个亚亚类,各地区山荆子材料聚类较为分散,没有形成独立的分类群,暗示山荆子材料遗传基础较为复杂。

    • 云南苦荞种质资源主要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016, 17(6):993-1009. DOI: 10.13430/j.cnki.jpgr.2016.06.005

      摘要 (1659) HTML (0) PDF 6.02 M (23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从云南苦荞种质资源中挖掘优异种质资源,拓宽苦荞遗传基础,以48份苦荞种质资源为材料研究了 6个主要农艺性状和5个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的苦荞资源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6个农艺性状中株粒重的变异系数为34.4%最大,品质性状中总黄酮含量的变异系数为66.7%最大。聚类结果表明,将48份材料聚为3大类,可区分为低产型、矮秆高产型和中秆高产型。6个主要农艺性状和5个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累计贡献率分别达84.105%和80.332%,各主成分性状载荷值反映了主要数量性状的育种选择潜力。综合分析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为云南苦荞种质资源的利用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 红麻品种(系)表型性状的因子和聚类分析

      2016, 17(6):1000-1007. DOI: 10.13430/j.cnki.jpgr.2016.06.006

      摘要 (1499) HTML (0) PDF 7.04 M (21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依据红麻高产育种目标,利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40个红麻品种(系)的9个表型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9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为5.13 %-25.33 %,具有较大差异和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对供试红麻材料进行聚类分析,可分为3大类,其中,第Ⅲ类群属理想的高产品系。二维排序分析,评选出7个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亲本,T17-2、福红951、FH航992、H1301、ZHKX-01、福航优1号、福航优3号共7个品系,可在生产和育种中加以利用。

    • 东南亚特种水稻种质资源光合特性研究

      2016, 17(6):1008-1013. DOI: 10.13430/j.cnki.jpgr.2016.06.003

      摘要 (1749) HTML (0) PDF 5.27 M (24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东南亚国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化的种植与消费习惯,孕育了大量的特种水稻资源,如有色稻、糯稻和香稻等。这些资源长期在相对封闭的条件下种植,基因高度纯合,表型十分稳定,是进行遗传和生理特性研究的良好材料。本文对56份东盟特种稻进行了光合指标测定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光合速率(Pn)和光合功能期差异(RSP)均表现为极显著水平,均值分别为27.15μmol?m-2?S-1和35.3d;进一步对这两个指标进行二维排序做出象限图,从中筛选出了Pn和RSP均值较高的种质资源14份,占总数的25%,这些高光效特种稻种质资源可作为特种品种选育的中间材料,同时也可为光合机理研究、高光效基因定位等提供基因资源。探讨了特种稻光合速率与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其中,株型为中间类型、叶片颜色为绿色或深绿、剑叶状态为中间类型或直立,其光合速率相对高一些,为潜在的高光效育种材料。

    • 30份普通菜豆苗期抗旱性鉴定及抗旱指标的确定

      2016, 17(6):1014-1021. DOI: 10.13430/j.cnki.jpgr.2016.06.008

      摘要 (1692) HTML (0) PDF 7.25 M (25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 30份普通菜豆为试验材料,采用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处理种子和苗期盆栽自然干旱法,研究了干旱胁迫对种子发芽率、植株地上部鲜重、地下部鲜重、叶片含水量、电导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的影响,通过隶属函数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普通菜豆进行抗旱性和抗旱指标综合评定。结果显示,每个抗旱指标在不同材料之间都具有明显差异,说明材料之间存在明显的抗旱差异性;发芽率、地下鲜重、地上鲜重、全株鲜重、电导率和Fv/Fm的关联度均大于0.8,与综合抗旱指数的关系较为紧密,可以作为普通菜豆苗期抗旱性筛选的主要鉴定指标;鉴定出F1863、F2973、F3992和F3057抗旱性较强的普通菜豆。以上结果表明应用多抗旱指标综合分析法能很好的评价材料的抗旱性。

    • 山茶属华东山茶(Camellia japonica L.)研究进展

      2016, 17(6):1022-1030. DOI: 10.13430/j.cnki.jpgr.2016.06.009

      摘要 (1798) HTML (0) PDF 10.09 M (23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山茶属华东山茶(Camellia japonica)是我国的传统名花,从生殖生物学、细胞染色体、遗传多样性、育种方法、繁殖技术、化学成分、园林观赏价值、生态价值、食用、油用及药用价值等方面对华东山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华东山茶未来的育种方向和开发前景进行展望。将现代分子育种与传统育种手段结合运用,同时进一步深入挖掘华东山茶的油用和药用价值并对其合理地开发利用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 枇杷种质花中黄酮含量分析与评价

      2016, 17(6):1031-1035. DOI: 10.13430/j.cnki.jpgr.2016.06.010

      摘要 (1624) HTML (0) PDF 4.22 M (22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黄酮是枇杷花主要功效成分之一,具有显著的消炎止咳作用。本试验从国家果树种质福州龙眼枇杷圃中筛选国内外55份代表性枇杷种质,分析评价了其花中总黄酮含量的差异及分级指标。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枇杷种质之间黄酮含量差异明显,分布范围为0.44 %~2.28 %,最高的卓南1号是最低者香钟25号的5.18倍;来源福建的枇杷种质与浙江的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与贵州、广西的存在显著差异(P<0.05);初步筛选出超高黄酮含量枇杷优异种质1份,初步建立了枇杷花黄酮分级指标,为今后枇杷花研究和利用奠定基础。

    • >基因挖掘
    • 大豆ERF转录因子基因GmERF8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2016, 17(6):1036-1040. DOI: 10.13430/j.cnki.jpgr.2016.06.011

      摘要 (1692) HTML (0) PDF 6.78 M (22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ERF转录因子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并且参与植物对生物及非生物胁迫的响应。利用RT-PCR技术从大豆中克隆了1个新的ERF转录因子基因GmERF8。此基因开放阅读框全长627 bp,编码1个由20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量为23.43 kD的蛋白。蛋白结构预测发现,该蛋白含有1个典型AP2/ERF结合域,两个预测的核定位信号和1个保守的EAR抑制元件。进化分析表明GmERF8蛋白与烟草NtERF3蛋白的同源性最高。实时荧光定量PCR表明,GmERF8在大豆的根和叶中表达量较高。ABA、高盐和低温处理均使GmERF8表达量下降;乙烯(ET)和干旱处理则使GmERF8的表达量先下降后升高。转录调节能力分析结果显示, GmERF8可以抑制报告基因的表达。上述实验结果表明,GmERF8可能作为转录抑制子参与大豆对环境胁迫的应答。

    • 广东地方稻种暹罗占抗稻瘟病基因分析

      2016, 17(6):1041-1049. DOI: 10.13430/j.cnki.jpgr.2016.06.012

      摘要 (2862) HTML (0) PDF 10.24 M (21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广谱抗病基因的利用是控制稻瘟病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方法。来源于华南的地方稻种暹罗占对稻瘟病菌表现出广谱抗性, 以普感品种丽江新团黑谷为轮回亲本选育的暹罗占近等基因系NIL-XLZ对测试的44 个不同来源稻瘟病菌的抗性频率为84.4%,其抗谱优于广谱抗瘟基因Pi2、Piz,与抗瘟基因Pi9 和Pi50的相近。为进一步了解暹罗占抗稻瘟病的遗传基础,以感病品种广恢290为母本,暹罗占为父本,构建了广恢290/暹罗占的F2 代遗传分离群体。选取致病谱较广的稻瘟病菌代表菌株GD08-T19对来源于广恢290/暹罗占的F1与F2 个体进行了抗病遗传分析,结果显示F1 个体全表现抗病,1760 个F2个体的抗感分离比率为4.06:1,表明暹罗占至少含有一个显性的抗稻瘟病基因。利用分布于Pi2、Pi1、Pita座位附近的44 对SSR引物,对构建的抗/感基因池及遗传分离个体进行了分析,将暹罗占含有的一个抗瘟基因定位于水稻第6染色体Pi2/Pi9/Pi50基因家族区域247 kb的范围内。抗菌谱分析、基因特异性分子标记检测及测序分析结果表明:暹罗占含有广谱抗瘟基因Pi50。本研究结果为暹罗占在水稻抗病育种上的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 西双版纳黄瓜Cs-Psy1基因的序列特征与表达分析

      2016, 17(6):1050-1057. DOI: 10.13430/j.cnki.jpgr.2016.06.013

      摘要 (1768) HTML (0) PDF 7.56 M (21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西双版纳黄瓜是我国特有的果肉橙黄色黄瓜变种资源,不同种质间的β-胡萝卜素含量也有明显差异。PSY是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第一个限速酶。以西双版纳黄瓜为试材,分别克隆西双版纳黄瓜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PSY1)的DNA和cDNA序列,结果显示,DNA全长2797 bp,包含5个内含子和6个外显子,cDNA序列全长1385bp,编码421个氨基酸。Psy1所推测的氨基酸序列包含该家族的两个特征序列,保守性很高。该蛋白为不稳定蛋白,无明显疏水区,未预测到跨膜结构;通过系统进化分析可知,西双版纳黄瓜的PSY1蛋白与甜瓜、西瓜、苦瓜的同源性较高;与栽培黄瓜深度测序材料“9930”和“GY14”的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发现5个SNP,其中SNP4和SNP5位于起始密码子上游27bp处和971bp处,其他位于内含子区域。基于115份黄瓜重测序结果,比较不同变种群的SNP特异性,其中SNP4在19份西双版纳黄瓜中的突变率为100%,在96份栽培黄瓜中的特异性为5.3%;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Psy1的表达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黄瓜不同果实发育时期,Psy1基因的表达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西双版纳黄瓜中表达量变化的差异明显,在转色期(授粉后50d左右)达到最大值,是果实发育初期表达量的8倍多,是同时期普通黄瓜的4倍多,而普通黄瓜表达量的总体变化较为平缓。西双版纳黄瓜果实内果皮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中果皮,最高相差约5倍,普通黄瓜差异不明显。从上述研究结果推测Psy1基因可能影响西双版纳黄瓜的β-胡萝卜素积累。

    • 甘蓝种质资源根肿病抗性鉴定及CRa、Crr1a同源基因分析

      2016, 17(6):1058-1064. DOI: 10.13430/j.cnki.jpgr.2016.06.014

      摘要 (1556) HTML (0) PDF 8.56 M (20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来源于湖北长阳、陕西太白、河南新野三个地方的根肿病菌对22份不同甘蓝材料进行抗病性鉴定。采用同源比对的方法,对甘蓝基因组中的大白菜抗根肿病基因CRa和Crr1a同源基因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不同抗、感根肿病甘蓝材料中的CRa和Crr1a同源基因序列进行了扩增、测序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供试22 份甘蓝材料对3份根肿病菌存在较大的抗感差异,推测来源于3个地区的菌种可能不是同一个生理小种;筛选出的抗性品种BDH3、Chou hybride Tekila、SW-110、CGL-8、先正达品种、SW-109将来可用作根肿病抗源和抗性基因挖掘;在甘蓝7号染色体上存在3个预测的基因为CRa的同源基因,分别是Bo7g107710、Bo7g107730和Bo7g107740,其中,Bo7g107730基因在抗病材料SW-110存在较大的序列变异,推测可能与根肿病抗性相关;在甘蓝3号染色体上存在1个预测的基因Bo3g164040为Crr1a的同源基因,所分析的抗、感病材料中Bo3g164040基因序列一致性极高,没有发现与抗根肿病有关的位点,说明甘蓝中Bo3g164040基因可能没有根肿病抗性功能。

    • 新疆枸杞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DNA指纹图谱构建

      2016, 17(6):1065-1071. DOI: 10.13430/j.cnki.jpgr.2016.06.015

      摘要 (1656) HTML (0) PDF 6.40 M (23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从SCoT分子标记水平分析新疆枸杞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并建立其DNA指纹图谱,为种质鉴定、新品种选育和品种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SCoT分子标记技术及PopGen32软件和NTSYS-pc2.10e统计分析软件对新疆26个栽培类型和4个野生品种共30份样品遗传多样性水平进行分析,并构建DNA指纹图谱。【结果】9条SCoT引物共扩增出清晰可辨条带256条,其中217条为多态性条带,平均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84.90%,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值变化范围为76.75%-91.31%之间,30份枸杞样品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信息指数(I)的平均值分别为1.4303、0.2583、0.3948,遗传相似系数在0.5938-0.8398之间,基于SCoT分子标记数据建立的UPGMA聚类图和主坐标分析表明,在遗传相似性系数分别为0.65和0.72处,可将30份样品分别分为两大类和4个亚类,同时利用5条多态性SCoT引物构建了30份样品的DNA指纹图谱。【结论】新疆枸杞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较丰富,且SCoT分子标记技术适于新疆枸杞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和DNA指纹图谱构建,该研究结果为新疆枸杞种质资源鉴定、新品种选育奠定了基础。

    • 锥栗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

      2016, 17(6):1072-1081. DOI: 10.13430/j.cnki.jpgr.2016.06.016

      摘要 (1617) HTML (0) PDF 8.74 M (21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应用SRAP分子标记法,通过筛选出的15个引物组合,对采自湖南、浙江、四川、贵州、福建五省的17份野生锥栗居群资源及23个锥栗栽培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旨在为锥栗遗传背景分析和种质创新提供依据。17个野生锥栗居群共扩增出221个位点,平均多态位点数为155.06,多态百分率为70.16%。总遗传多样性指数(Ht)、居群内遗传多样性指数(Hs)、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Shannon’s信息指数分别为0.3636、0.2466、0.2460、0.3677,说明野生锥栗居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变异度。其中,衡山(HS)居群的多态率最高,为85.07%,吉首小溪村(JS)居 群次之,为83.26%,表明衡山、湘西一带为湖南省野生锥栗居群遗传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UPGMA聚类分析表明,浏阳溪江居群和衡山居群间的遗传相似性最大,亲缘关系最近;贵州黎平居群和岳阳月田镇居群间的遗传相似性最小,遗传差异较大。23个锥栗品种多态率占比89.14%,遗传相似性系数在0.66~0.85之间,且在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66处,大尖嘴单独聚为一类,反映出它的遗传基础与其他品种具有较大的差异;在遗传相似性系数最大处,华栗2号和铁锥被聚为一类,表明这两个品种亲缘关系最近,遗传差异最小。此外,本研究还构建了Em1-Me2、Em2-Me1、Em2-Me2和Em2-Me3 4个引物组合的SRAP数字指纹图谱,为锥栗品种的快速鉴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茄子SSR标记开发

      2016, 17(6):1082-1091. DOI: 10.13430/j.cnki.jpgr.2016.06.017

      摘要 (1611) HTML (0) PDF 9.09 M (23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应用Trinity软件对茄子转录组测序数据组装,得到总长度为47 910 660 bp的45 404条Unigenes,MISA从中检索到8 316个SSR位点,发生频率为18.32 %,平均5.63 kb一个位点。SSR位点中单碱基重复类型最多,为5 372个,占到64.60 %;其次为三碱基重复1 628个,占到19.58 %。三碱基重复中AAG/CTT是优势重复单元,占三碱基重复数的31.6 %;二碱基重复中AG/CT是优势重复单元,占二碱基重复数的42.3 %。利用Primer3设计引物,共得到858对SSR引物,随机选取100对引物对17份茄子材料进行扩增,结果表明:有84对可以扩增出条带清晰的片段,有47对引物扩增片段为多态性片段。对47对多态性引物进行分析,多态性信息含量范围为0.10~0.64之间,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32,UPGMA聚类分析可将17份材料分为3类。以上结果表明,基于茄子转录组测序开发的SSR标记可以为茄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和遗传图谱构建提供更加丰富的标记来源。

    • >种质创新
    • 抗赤霉病小麦地方品种黄方柱和海盐种EMS突变体的变异分析

      2016, 17(6):1092-1098. DOI: 10.13430/j.cnki.jpgr.2016.06.018

      摘要 (1683) HTML (0) PDF 6.42 M (23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突变体对增加小麦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克隆和解析重要农艺、产量和抗性相关基因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以高抗赤霉病小麦品种黄方柱(HFZ)及其11个甲磺酸乙酯(EMS) 诱导的纯合突变体(F2~F12,Mu4),以及海盐种(HYZ) 及其12个EMS纯合突变体(Y2~Y13,Mu4)为材料,在扬花期利用单花滴注鉴定赤霉病扩展抗性,灌浆期测定了分蘖数、株高、旗叶长、旗叶宽、叶绿素含量,收获后测定千粒重、粒长、粒宽、每穗小穗数和每穗粒数共计11个性状。每一个突变体至少在一个性状上与野生型存在显著差异。黄方柱突变系F6、F9和F12以及海盐种突变系Y6、Y7和Y9病小穗率均显著高于相应野生型,达中感或高感水平,因此,这6个突变体是研究赤霉病扩展抗性的理想材料。此外,海盐种突变体株高、千粒重、每穗粒数和粒宽均低于或显著低于野生型。对野生型和突变体采用了基于最小组内平方和距离的动态聚类分析方法,综合评价了野生型与突变体以及突变体相互之间的相似情况。株高等农艺性状显著优于野生型但赤霉病抗性与野生型类似的突变体(如F2、F7、Y2、Y3、Y4、Y8、Y10和Y12)可为农艺性状的遗传研究和抗赤育种亲本选配提供重要的资源

    • 低酚棉种质资源耐盐性鉴定

      2016, 17(6):1099-1105. DOI: 10.13430/j.cnki.jpgr.2016.06.019

      摘要 (1408) HTML (0) PDF 6.11 M (23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为了解决粮棉争地矛盾,棉花向更加盐碱干旱区域发展是大势所趋。因此进行耐盐鉴定筛选抗性种质意义重大,本研究在培养室条件下,利用发芽盒和石英砂对179份来源不同的低酚棉种质资源的耐盐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79份低酚棉资源材料中,没有高抗材料;抗盐材料4份,占所鉴定材料的2.2%;耐盐材料54份,占30.2%;盐敏感材料121份,占67.6%。筛选出8份耐盐性突出的材料,其耐盐性达到了耐盐或抗盐的水平,包括豫无424、衡无87-306、中无1651、中无3385、多毛101、中无374-G、中无1038和中无642,这些材料在盐胁迫下的相对成活苗率均在70%以上。国内材料耐盐性好于国外材料,国内材料中河北省、山东省、河南省的材料耐盐性明显好于其他省份。本研究筛选出了耐盐性好的低酚棉材料,为低酚棉育种提供了优异的种质资源。

    • 青花菜及近缘种属种质资源抗根肿病鉴定

      2016, 17(6):1106-1115. DOI: 10.13430/j.cnki.jpgr.2016.06.020

      摘要 (1513) HTML (0) PDF 7.31 M (22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肿病是十字花科蔬菜作物的主要病害之一,造成蔬菜产业巨大经济损失。青花菜是一种重要的十字科蔬菜,具有良好的防癌保健功效。近年来青花菜根肿病在我国浙江、云南等青花菜主产区发生日益严重,鉴定和筛选青花菜抗根肿病抗源,从而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为挖掘和丰富可利用的根肿病抗源,本试验针对我国优势根肿菌小种—4号小种,利用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方法—伤根灌菌法对525份青花菜及其近缘种属材料进行了抗根肿病鉴定。结果显示,446份青花菜材料(其中高代自交系393份,杂交种53份)中缺乏高抗(HR)和抗病(R)材料;中抗(MR)材料5份,均为自交系,占供试种质的1.12%;感病(S)材料189份,占供试种质的42.38%;高感(HS)材料252份,占供试种质的56.50%;85份近缘种属材料(其中甘蓝9份,花椰菜32份,大白菜7份,芜菁4份,芥蓝12份,苤蓝8份,菜心8份,油菜2份,野生种2份,欧洲山芥1份)中,免疫(I)材料1份,高抗(HR)材料 1份,抗病(R)材料 5份,中抗(MR)材料2 份,感病(S)材料39份,高感(HS)材料37份。总体上高抗病青花菜材料缺乏,近缘种属材料中抗源材料比例略高,这些材料为青花菜及甘蓝类蔬菜抗根肿病病育种提供了抗性资源。

    • 富γ-氨基丁酸水稻种质筛选及与子粒性状相关性分析

      2016, 17(6):1116-1122. DOI: 10.13430/j.cnki.jpgr.2016.06.021

      摘要 (1496) HTML (0) PDF 6.66 M (23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108份水稻种质资源材料籽粒中的γ-氨基丁酸含量,分析不同种质资源材料间γ-氨基丁酸含量差异及与籽粒性状的相关性,以γ-氨基丁酸含量差异较大的高粱稻-1与宁农黑粳配制杂交组合,测定亲本、杂交F1、F2籽粒中的γ-氨基丁酸含量,分析其含量与相对胚重和籽粒性状的相关性及变异系数,估算各性状的广义遗传力。结果表明:108份种质资源材料籽粒中的γ-氨基丁酸含量变异范围为2.39 mg/100g~12.03 mg/100g,,平均含量为6.30?.99 mg/100g,变异系数为31.59%;不同水稻种质资源材料籽粒中的γ-氨基丁酸含量与粒厚、千粒重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与粒长、粒宽呈负相关关系,但相关性不显著;高粱稻-1与宁农黑粳杂交F1籽粒γ-氨基丁酸含量为8.39?.11 mg/100g,介于双亲之间;对F2单株籽粒中的γ-氨基丁酸含量的频率分布进行正态性检验,发现F2单株籽粒中的γ-氨基丁酸含量总体呈偏正态分布,且出现明显的超亲现象,说明水稻籽粒中的γ-氨基丁酸含量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杂交F2籽粒中的γ-氨基丁酸含量与相对胚重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粒厚、千粒重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与粒长呈显著的负相关;分析了F2单株籽粒中γ-氨基丁酸含量、粒长、粒宽、粒厚、长宽比、千粒重、相对胚重的广义遗传力,结果表明,F2单株籽粒中的γ-氨基丁酸含量、粒厚和千粒重的广义遗传力相对较高,分别为98.12%、91.99%、96.37%,在育种中对这些性状可进行早期选择。

    • 结球甘蓝根肿病菌鉴定和种质抗性评价

      2016, 17(6):1123-1132. DOI: 10.13430/j.cnki.jpgr.2016.06.022

      摘要 (1586) HTML (0) PDF 10.84 M (24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集湖北省长阳县火烧坪乡根肿病重发区的病土和病根,通过病原菌形态和PCR鉴定,确定是芸薹根肿菌,然后利用欧洲ECD鉴别系统确定生理小种为ECD17/31/13,此病原菌致病力极强。采用田间苗期人工接种鉴定,与田间成株期自然诱发鉴定相结合,对88份甘蓝种质进行抗性评价和筛选,结果表明:苗期获得1份高抗,7份抗病,17份耐病材料;成株期获得4份高抗,4份抗病,15份耐病材料。两个时期88份材料群体抗性鉴定级别基本一致,93.18%材料成株期病指比苗期高。CR21在两个时期均为高抗,抗性最强,表现稳定;CR55在苗期发病最严重,病指达到76.19,成株期为74.10;CR54在成株期发病最严重,病指达到81.54,苗期为75.97,两个时期发病率均达到100%。根肿病菌的鉴定和致病力的确定,及甘蓝种质抗性评价为抗病品种选育和抗病机理的研究奠定基础。

您是第位访问者
ICP:京ICP备09069690号-23
京ICP备09069690号-23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