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红梅, 杨春明, 高淑芹, 侯云龙, 马晓萍, 孙星邈, 郑宇宏, 王跃强, 王曙明
2014, 15(6):1202-1208.DOI: 10.13430/j.cnki.jpgr.2014.06.006
摘要:对我国240份北方大豆核心种质资源的蛋白及16个氨基酸组分进行测定,通过遗传多样性、因子和聚类分析,对其进行表型鉴定及基因型分类。结果表明,北方大豆核心种质蛋白及氨基酸组分变异较丰富,遗传多样性程度较高。根据因子分析,筛选到3个公因子进行聚类分析,通过聚类分析将供试种质资源分为7类。蛋白含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为类群7>类群6>类群5>类群2>类群1>类群3>类群4。12个氨基酸组分的变化趋势与蛋白一致。类群7和类群6为高蛋白遗传群体,可作为高蛋白基因聚合育种的亲本材料。通过前期分析,筛选到24份高蛋氨酸资源,包括有公野04L-141、龙品03-311、Proto、和龙油太、猫眼豆、茶色豆、紫花2号、东农48等,为高蛋氨酸种质创新提供了材料基础。应该补充高蛋氨酸资源筛选的结果。
杨喆, 关荣霞, 王跃强, 刘章雄, 常汝镇, 王曙明, 邱丽娟
2004(4):309-314,323.DOI: 10.13430/j.cnki.jpgr.2004.04.001
摘要:大豆许多重要农艺性状都是由微效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对这些数量性状进行QTL定位是大豆数量性状遗传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本研究利用栽培大豆科新3号为父本、中黄20为母本杂交得到含192个单株的F2分离群体,构建了含122 个SSR标记、覆盖1719.6cM、由33个连锁群组成的连锁遗传图谱.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该群体的株高、主茎节数、单株粒重和蛋白质含量等农艺性状的调查数据进行QTL分析,共找到两个株高QTL,贡献率分别为9.15%和6.08%;两个主茎节数QTL,贡献率分别为10. 1%和8.6%;一个蛋白质含量QTL,贡献率为9.8%;一个单株粒重QTL,贡献率为11.4% .通过遗传作图共找到与所定位的4个农艺性状QTL连锁的6个SSR标记,这些标记可以应用于大豆种质资源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从而为大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