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12(1):19-24.DOI: 10.13430/j.cnki.jpgr.2011.01.003
摘要:以85份栽培稻为实验材料,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技术分析籼稻和粳稻热稳定蛋白的表达差异,探讨利用特异蛋白来建立籼粳稻的鉴别方法。结果表明,在籼粳稻品种之间存在热稳定蛋白的差异表达,尤其在分子量约42 kD ~ 47 kD范围。其中45.2 kD条带(BandⅠ)和46.5 kD(BandⅡ)条带为典型粳稻特异蛋白(Os03g0168100)的标志带,42.0 kD条带(Band Ⅲ)为典型籼稻特异蛋白(OsI_10172)的标志带。以这三条带作为鉴别方法,并与程氏指数法进行比较,典型籼稻和粳稻的一致度分别为80.0%和86.4%,表明热稳定蛋白标志带法在一定程度上可用于鉴别典型的籼稻和粳稻
李俊慧, 何平, 陈晓玲, 卢新雄, 辛霞, 张志娥, 辛萍萍
2010, 11(1):34-39.DOI: 10.13430/j.cnki.jpgr.2010.01.007
摘要:以香蕉(Musa spp.)试管苗为试材,对其离体茎尖小滴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小滴玻璃化法和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后再生率的差异表明,香蕉更适合用小滴玻璃化法进行超低温保存。香蕉小滴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的方案如下:试管苗在60g/L蔗糖的MS培养基上培养1~2个月,剥离带有1~2片叶原基的茎尖,室温下装载30min(可延长至4h),0℃下PVS2处理40~50min。6个基因型的14个品种的再生率平均为46.9%。通过SSR分子标记检测,再生植株的遗传稳定性没有发生改变。该结果为香蕉种质资源的长期保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王栋, 卢新雄, 张志娥, 陈晓玲, 辛霞, 辛萍萍, 耿立格
2010, 11(2):192-199.DOI: 10.13430/j.cnki.jpgr.2010.02.013
摘要:选取大豆品种中黄18为实验材料,利用60对SSR核心引物对经过不同老化时间处理的群体及其繁殖后代群体进行遗传完整性分析。结果显示,经过老化处理的群体及其繁殖子代群体与未经老化处理的对照群体相比,等位基因频率、有效等位基因数没有显著差异,表明经过老化处理种子及其繁殖子代群体的等位基因频率变化不大。未经老化处理、发芽率为98%的对照群体(G0-1)与其繁殖一代、繁殖二代群体相比,等位基因数、遗传多样性指数、香农指数和稀有等位基因数没有显著差异,且遗传一致度相对较高;而经过老化处理、发芽率低于85%的群体(G0-3和G0-4)及其后代繁殖群体与对照群体相比,等位基因数、遗传多样性指数、香农指数和稀有等位基因数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且遗传一致度相对较低。因此,种子老化较繁殖世代对大豆种质群体的遗传结构影响更大。
2007(2):228-230.DOI: 10.13430/j.cnki.jpgr.2007.02.021
摘要:不同含水量的水稻种子在0℃和室温中保存40个月后,经发芽检测和а-淀粉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等位酶分析,结果表明,种子含水量降至3.0%以下,种子的耐贮性下降,发芽率降至61%以下,种子的遗传完整性受到影响。а-淀粉酶等位酶技术适合用于检测水稻种子超干燥保存的遗传完整性。
2007(4):387-391.DOI: 10.13430/j.cnki.jpgr.2007.04.002
摘要:利用70对SSR引物,对30份玉米地方品种种质进行遗传完整性检测,每一份种质包含来自两个不同繁种年份的供试亚群体。取样方法为DNA混合取样。结果表明,30份种质的供试亚群体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除红包谷(统一编号00230080)为0.77外,其他都大于0.80。聚类分析表明,除二黄(统一编号00210055)和红包谷两份种质的亚群体出现分支外,其他28份种质亚群体分支都按照同一种质群分别聚类。本文同时探讨了个别种质亚群体之间遗传分化的原因,以及SSR标记作为玉米种质遗传完整性检测方法的可行性。
2006(1):85-88.DOI: 10.13430/j.cnki.jpgr.2006.01.017
摘要:将大葱种子干燥到1.8%~10.5%的不同含水量后,在50℃、35℃、20℃和-18℃条件下密闭贮存16个月。通过对半乳糖、葡萄糖、果糖、蔗糖和密三糖含量研究的结果表明,随着贮存温度的升高,种子中半乳糖的含量不断升高,随着含水量的降低,种子中半乳糖的含量逐渐降低,且随着贮存温度的下降,种子中半乳糖含量随种子含水量下降而降低的趋势减缓。然而葡萄糖、果糖、蔗糖和密三糖的结果与半乳糖的变化趋势相反,随着贮存温度的升高,4种糖的含量逐渐下降,在同一贮藏温度条件下,随含水量的降低这4种糖的含量却逐渐升高,但在贮存温度较低时(20℃和~18℃),这种变化趋势不明显。
2006(4):464-467.DOI: 10.13430/j.cnki.jpgr.2006.04.018
摘要:将大葱种子干燥成1.8%-10.5%的不同含水量后。在50℃、35℃、20℃和-18℃条件下密闭贮存16个月。通过对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含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贮存温度的升高,种子中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含量不断升高,但在20℃和-18℃的差异不明显。在50℃下含水量为1.8%~6.6%的种子。5种脂肪酸含量明显大于含水量为7.4%-10.5%的种子。
2005(3):271-275.DOI: 10.13430/j.cnki.jpgr.2005.03.006
摘要:对经老化处理得到的不同发芽率水平的玉米地方品种条花糯进行农艺性状观察和SSR分子标记分析.结果表明,种子发芽率水平下降影响出苗植株中芽鞘和叶鞘颜色的比率.当发芽率降到32%时,浅紫色芽鞘植株的比率降至0.当发芽率下降时,浅紫色叶鞘植株的比率升高,而白色叶鞘植株的比率则下降.经SSR分析发现,低发芽率群体的多态性条带百分率、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基因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数等遗传参数,与对照群体的遗传参数相比都有所下降,表明老化处理后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低于对照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群体内遗传变异出现下降.本试验结果表明,植株形态标记和SSR分子标记可以作为老化种子遗传完整性变化的检测方法,同时认为对于异质种质资源材料,低的发芽率更新标准不利于种质资源遗传完整性的保持.
2004(1):56-61.DOI: 10.13430/j.cnki.jpgr.2004.01.013
摘要:通过时20份小麦种质发芽率和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的测定,结果表明同一品种贮藏于中期库的低发芽率种质,其染色体畸变率明显高于贮藏于长期库的高发芽率种质.从总体上看,种子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率与发芽率呈负显著相关,而与贮藏年限无显著相关.但对长期库和中期库的种质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种子根尖染色体畸变率与发芽率和贮藏年限均无显著相关.对大麦地方品种普乃干木的醇溶蛋白分析表明,该品种有4种biotype,随着发芽率的下降,其群体中的4种bio-type的频率发生了变化,当发芽率从95%降到34%时,其中一种biotype出现了消失,而有一种biotype频率从83%上升至95%,此结果表明,种子生活力下降和不同biotype种子存活能力存在差异,可能导致了异质种质材料遗传选择和漂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