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旭彤,杜乾慧,刘桂婷,卢雅妮,李雨彤,宋清秋,吕梓茜,王楠,张文基,王贺新,赵丽娜,刘国玲,徐国辉
2025, 26(2):218-236.DOI: 10.13430/j.cnki.jpgr.20240524005
摘要:蓝莓因其独特的营养和保健价值而享誉国内外,目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广泛种植。然而,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蓝莓品种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出现抗逆能力不足、适应性差以及需冷量不匹配等问题。这些问题部分是因为过度近亲交配导致遗传基础狭窄和近交衰退,限制了蓝莓优质鲜果的生产和种植范围的扩大。因此各国家根据本土的气候环境以及市场需求,开展了一定规模的杂交育种工作。但目前蓝莓育种仍然局限于传统的杂交育种方法,育种周期长,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并且缺乏现代生物技术育种手段的应用。本文旨在介绍部分开展蓝莓育种的国家及其品种研发历程,同时总结并分析了六大类型蓝莓的选育趋势,并对目前世界蓝莓育种应用的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和未来育种目标进行了阐述,旨在为我国蓝莓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