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晓芳,赵爱玲,焦文丽,王永康,任海燕,石美娟,苏万龙,李毅,刘丽,李登科
2024, 25(1):60-71.DOI: 10.13430/j.cnki.jpgr.20230714001
摘要:糖和酸是构成果实风味的重要物质,鉴定评价枣品种资源果实的糖酸风味,比较不同资源间的糖酸风味构成差异,建立枣品种资源果实糖酸风味评价体系,对资源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210份枣资源脆熟期果实为材料,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以及糖组分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如下:(1) 10项指标的变异系数范围在9.81%~34.70%,其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甜度值和总糖含量的变异系数较小。蔗糖含量的范围差异最大,其最大值是最小值的84.54倍。果糖、葡萄糖、蔗糖、总糖、可滴定酸、甜度值、固酸比和糖酸比等8项指标符合正态分布,可溶性固形物和甜酸比不符合正态分布。(2) 果糖、葡萄糖、蔗糖与总糖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果糖与葡萄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和甜度值间都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滴定酸与固酸比、糖酸比和甜酸比间都呈极显著负相关,固酸比、糖酸比、甜酸比两两之间都呈极显著正相关。(3) 因子分析共提取3个主因子,累积贡献率为91.781%。结合各项指标的聚类分析,筛选出果糖、蔗糖、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固酸比5项评价枣果实糖酸风味的指标。(4) 基于5项评价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将210个枣品种分为5个类群,根据各类群不同指标的含量特征,分别定义为低蔗糖型、高酸型、果糖优势型、中间型和蔗糖优势型,其中蔗糖优势型包含的种质最多。可用果糖、蔗糖、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固酸比5项指标对枣果实糖酸风味进行评价,生产中可根据不同类群资源的糖酸指标特点进行针对性应用。
苏万龙,赵爱玲,王永康,付甲天,任海燕,薛晓芳,石美娟,刘丽,李毅,李登科
2024, 25(11):1830-1840.DOI: 10.13430/j.cnki.jpgr.20240229002
摘要:对 202 份枣果的7个质地性状进行了测定,采用变异系数、多样性指数估算以及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果肉含水率和果肉密度变异系数小于10%,其余5个性状的变异较大,变异系数范围为15.51%~33.03%;多样性指数范围在1.96~2.10之间,说明供试种质多样性丰富。相关性分析表明,果皮穿刺强度、果肉硬度、果肉紧实度、果皮脆性等性状间相关性极显著。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到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63.170%。结合主成分分析与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果肉硬度、果皮穿刺强度、果肉紧实度、果皮脆性是枣果质地性状变异的主要因素,可作为种质资源鉴定的指导性关键性状。通过主成分方差贡献率计算枣果质地性状的综合值H,依据H值利用系统聚类法把202份枣种质分为酥脆多汁型(H值为-2.62~-0.41)、较致密多汁型(H值为-0.33~-0.77)和致密少汁型(H值为0.86~4.81)3类。研究结果为枣种质质地性状的鉴定评价以及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屈 旭, 焦禹顺, 李毅君, 王同华, 刘少云, 刘国祥, 佟英, 张兴伟
2018, 19(6):1117-1125.DOI: 10.13430/j.cnki.jpgr.20180118001
摘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湖南项目组经过系统调查共收集到烟草种质资源32份。本研究从收集到的烟草种质资源中筛选出23份特色种质材料,对它们的22个农艺性状进行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种质材料遗传多样性丰富,其中数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普遍较高,多样性指数最高的3个数量性状分别是节距、叶数和叶宽,质量性状以叶形的多样性指数最高;性状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叶柄,其次是株高和叶宽。对新收集烟草种质资源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将它们分为3个类群,其中第Ⅱ类群的种质叶片数多,第Ⅲ类群的植株较高,可用于高产育种实践或作为中间材料使用。对特色烟草种质进行主要病害的抗性鉴定,发现13份种质材料对黑胫病、TMV或CMV表现出抗性,其中2份种质兼抗黑胫病和TMV,可用于抗病育种。由此可见,开展烟草种质资源的普查收集工作意义重大,可以为新品种的选育提供更丰富的亲本材料或中间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