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婷婷, 任宏伟, 杜海娜, 张成省, 李义强, 高婷, 徐宗昌
2020, 21(3):655-662.DOI: 10.13430/j.cnki.jpgr.20190903001
摘要: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突变体的获得是人工创新种质资源的有效途径,也是开展品种选育、功能基因组研 究的基础。本研究以采自东营野生罗布麻种子作为材料,预实验结果表明 0.7%的甲基磺酸乙酯(ethylmethylsulfone,EMS) 溶液诱变罗布麻种子 13 h 能够达到半致死剂量。在此浓度和处理时间下构建了一个 1452 株的突变体群体,对获得的 M1代植 株进行农艺性状和总黄酮含量性状筛选,初步获得 125 份农艺性状突变材料,其中包括 8 株白化植株,23 株叶型变异株,16 株叶色黄纹突变体,32 株苗期分枝植株以及 46 株叶位变异突变体,突变频率分别为 0.55%,1.6%,1.1%,2.2%和 3.2%。此 外,还筛选到两株总黄酮含量明显高于野生型和一株低于野生型的材料。在突变群体中对黄酮代谢途径中编码黄烷酮-3-羟化 酶的基因(flavanone 3-hydroxylase gene,F3H)进行测序鉴定,结果发现群体中约 6.7 株就会出现一个 F3H 基因的突变体。 本研究构建的罗布麻突变体库表型丰富且突变位点可以鉴定,是罗布麻新种质筛选、品种选育以及基因功能研究的良好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