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峰, 石 博, 万新建, 张景云, 黄长林, 张会国, 黄国东
2022, 23(2):385-397.DOI: 10.13430/j.cnki.jpgr.20210830001
摘要:为深入了解江西省地方冬瓜种质资源的变异特点和多样性,采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表型性状综合评价方法,对“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中收集到的 95 份江西省地方冬瓜种质资源的 12 个表型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环境条件下,95 份冬瓜种质表型性状具有丰富的变异,遗传多样性指数的变幅为0.479~2.103,其中首雌花节位的多样性指数最高,瓜横径和瓜纵径次之。聚类分析将供试冬瓜种质资源划分为 4 个类群,第Ⅲ类群为大果型资源,具有高产潜力。第Ⅳ类群符合江西省粉皮、无棱沟、短圆筒冬瓜的消费习惯,可用作改良冬瓜商品性的亲本材料。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前 5 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 67.586%,各冬瓜种质的综合得分范围为 -0.92~1.03, 4 份得分高的种质资源新安粉皮巨型冬瓜、东园冬瓜、峡江冬瓜和黄坊冬瓜可作为核心育种资源加以利用。本研究系统评价了江西省冬瓜地方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后续冬瓜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2021, 22(2):390-398.DOI: 10.13430/j.cnki.jpgr.20200730003
摘要:以“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为契机,对江西省27个县(市、区)的402个村开展地方蔬菜种质资源的系统调查与收集,共收集到1817份蔬菜资源。通过对收集到的蔬菜地方品种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其特异性分析,从抗病、抗逆、商品性、加工功能等不同方面筛选出10份优异地方蔬菜种质资源。通过接种鉴定,评价出高抗枯萎病的苦瓜种质资源3份。为蔬菜新品种选育和基础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及其信息。
2021, 22(6):1550-1558.DOI: 10.13430/j.cnki.jpgr.20210316001
摘要:为充分利用地方花生种质资源,扩充花生遗传育种亲本库,对“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中收集到的134份江西地方花生种质资源的9个主要农艺性状运用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其进行鉴定评价,并筛选出特异种质。结果表明,单株生产力的变异系数最大,为49.13%,其次,总分枝数、主茎高、百果重和百仁重的变异系数也较高,生育期和出仁率的变异系数较小;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株生产力与总分枝数、生育期呈极显著正相关,可适当增加总分枝数,以提高单株产量;主成分分析将9个主要农艺性状归为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71.454%,可综合概括9个农艺性状的信息;聚类分析将134份资源划分为四大类,相同的植物学类型被划分到不同的类群,第Ⅰ类为中果资源,单株生产力居中,第Ⅱ类为小果资源,单株生产力较低,第Ⅲ类为高产资源,第Ⅳ类为大果资源;筛出9份单株生产力高,3份小果和5份大果花生种质。
2014, 15(4):759-764.DOI: 10.13430/j.cnki.jpgr.2014.04.012
摘要:山茶科许多种类既是重要的食用油脂原料,也是重要的工业用油脂以及化妆品或医药原料。通过野外考察、文献查阅以及山茶科种子含油量的实际测定,结果表明:江西省山茶科植物有10属75种;其中含油率在50%以上的有9种,如油茶、浙江红山茶、短柱茶、细叶短柱茶、钝叶短柱茶、糙果茶、全缘红山茶、粗毛石笔木和石笔木;含油率为30%-50%的有13种,为10%-30%的约16种。本文对江西省山茶科含油植物及其生态习性、潜在的开发利用价值进行了研究,并对富油种进行了重点评价,认为油茶、浙江红山茶、粗毛石笔木、全缘红山茶、短柱茶可作为重点开发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