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18(2):201-209.DOI: 10.13430/j.cnki.jpgr.2017.02.005
摘要:利用SSR分子标记结合荧光毛细管电泳检测技术,研究野生杏和栽培杏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结果显示:27个SSR位点,平均每个位点检测到17.82个等位基因(Na)和7.44个有效等位基因(Ne),平均Shannon’s 信息指数(I)为2.23,平均期望杂合度(He)和观察杂合度(Ho)分别为0.70和0.52。基于SSR位点,群体水平上平均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期望杂合度、观察杂合度和Shannon’s 信息指数分别为6.59、4.15、0.70、0.53、和1.50,说明我国杏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其中野生杏资源遗传多样性明显高于栽培杏资源,野生杏中西伯利亚杏种质遗传多样性最高且具有较多的特异等位基因,而栽培杏中仁用杏遗传多样性最低,特有等位基因较少。聚类分析将供试159份种质分为4组。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将159份种质划分为5个类群,分类情况与传统形态指标划分基本一致。通过本研究可知,我国杏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遗传结构较为复杂;西伯利亚杏与栽培杏亲缘关系较远;野生普通杏与栽培杏具有类似的遗传结构,推测野生普通杏为栽培杏原始种;仁用杏遗传多样性较低,遗传背景狭窄。本研究结果可为杏资源新品种选育及持续利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2016, 17(4):726-731.DOI: 10.13430/j.cnki.jpgr.2016.04.018
摘要:为了研究HMGR基因在杜仲橡胶生物合成过程中的作用,本文以杜仲良种‘华仲6号’叶片和果皮为材料,参考杜仲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库,获得了杜仲HMGR基因,命名为EuHMGR,全长1773 bp,编码590个氨基酸。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测定该基因在杜仲果皮和叶片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模式发现,EuHMGR基因在果皮中的表达量于5月中旬达到最大值,而在叶片中于7月中旬达到最大值。并通过索氏提取的方法测定相应时期果皮和叶片的橡胶含量表明,果皮中橡胶含量在4月中旬到5月下旬迅速增加,而叶片中的橡胶含量一直呈较平稳的增长。,比较不同发育时期果皮和叶片EuHMGR基因表达量和含胶增长速率的变化趋势发现:果皮EuHMGR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的相对表达量和含胶增长速率的变化趋势基本完全吻合,而叶片EuHMGR基因在不同时期的相对表达量与其含胶增长速率的变化趋势无明显相关性。因此,推测EuHMGR基因的表达与杜仲果皮橡胶生物合成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