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18(2):261-274.DOI: 10.13430/j.cnki.jpgr.2017.02.012
摘要:目前芒属植物被视为最有前景的木质纤维素能源作物,而在中国、美国、日本和欧洲国家得到广泛研究和利用。但截止至目前依然没有统一的芒属植物种质资源描述规范,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信息的共享与交流。鉴于此,本文拟通过开展芒属植物种质资源描述和数据制定技术标准研究,旨为芒属能源作物品种的选育、审定与推广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本文论述了芒属种质资源描述规范、数据标准与数据质量控制规范的制定原则、方法与内容。对于促进整合全国芒属种质资源,规范芒属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评价具有指导作用。
2016, 17(1):27-31.DOI: 10.13430/j.cnki.jpgr.2016.01.005
摘要:黍稷种质的倒伏性是造成黍稷减产的一大要素,如何防止黍稷的倒伏,筛选和培育抗倒的黍稷种质是解决黍稷倒伏最根本和有效的方法。本文对山西省的1192份黍稷种质资源进行了抗倒性鉴定,筛选出71份高抗倒性的种质提供生产和育种利用。同时对倒伏性和抗倒性进行了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倒伏性分为茎倒和根倒2种类型,而茎倒和根倒的形成又与生态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是生态型的具体体现。抗倒性与茎部和根部的形态特征关系密切,通过0级高抗倒种质与3级不抗倒种质茎部和根部形态特征的比较,说明0级高抗倒种质在茎部和根部形态特征上所占的优势,是形成高抗倒的重要原因。
2010, 11(2):132-138.DOI: 10.13430/j.cnki.jpgr.2010.02.003
摘要:黍稷是起源于中国最古老的作物,糯者为黍,粳者为稷。长期以来对黍稷的称谓一直不能统一,特别是对稷的称谓在农史界一直争论不休,难以定论。本文从黍稷的起源演化过程、细胞学和遗传学的研究、黍稷是人类最早驯化的作物、我国甲骨文和古农书的记载等方面,论证了黍稷的起源早于粟。并以此为据,进一步辩证了稷不是粟,和黍稷称为软糜和硬糜、糜黍、糜子、黍子等不同称谓的不足之处。明确了还是以黍稷作为规范称谓的好。
2006(3):257-259.DOI: 10.13430/j.cnki.jpgr.2006.03.001
摘要:论述了野生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数据标准和数据质量控制规范编制原则、适用范围及应用策略,对于促进全国野生稻种质资源的整合、规范鉴定评价,以及信息与实物共享机制与体系的建立,推动野生稻优异种质的研究与利用,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