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美敬, 刘阳杰, 崔顺立, 杨鑫雷, 穆国俊, Charles Y.Chen, 郭巍, 刘立峰
2018, 19(4):780-789.DOI: 10.13430/j.cnki.jpgr.20171214001
摘要:花生果腐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世界性的严重病害,直接影响花生的产量及品质。通过田间自然发病对引进的77份美国资源和39份国内资源进行连续2年的鉴定,筛选耐果腐病的花生种质资源,为花生耐果腐病育种提供优异材料。结果表明:供试花生材料间的受害指数差异极显著(P<0.01),两年间的差异也达到显著水平(P<0.05)。根据受害指数的聚类分析将供试花生材料的果腐病抗性分为高耐、耐、中耐、感病和高感病5组,该结果作为花生果腐病抗性评价标准,能够明确评价供试花生材料对果腐病的抗性。综合两年抗性表现较一致的72份种质,筛选到高耐材料2份,平均受害指数分别为16.67和21.91;耐性材料4份,平均受害指数分别34.79,26.33,39.98和42.37;中耐材料19份,受害指数在45.19~54.67之间;感病材料42份,受害指数在60.18~74.60之间;高感材料5份,平均受害指数分别为75.87,77.83,78.57,80.74和81.11。该结果为评价花生果腐病抗性和合理利用种质资源进行花生抗病品种遗传改良提供了参考和优异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