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林, 郭志慧, 张新全, 白史且, 张昌兵, 李平, 马啸
2016, 17(3):416-422.DOI: 10.13430/j.cnki.jpgr.2016.03.003
摘要: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和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皆为花序下垂类披碱草属物种,高海拔地区的E. sibiricus的部分变异类型也具有小穗紧密排列等特征,与E. nutans在形态学性状上具有较多的交叉,造成野外种质资源采集时进行直接的田间鉴定存在困难 。本研究利用12对小麦族SSR引物对8份垂穗披碱草和10份老芒麦种质进行遗传变异和物种鉴定分析,UPGMA聚类分析表明供试材料明显可依据物种差异划分成两大类,主向量分析( PCoA) 与聚类分析的结果保持一致。种质间遗传相似系数分析和分子方差分析( AMOVA) 也表明种间变异远高于种内。另外,本研究筛选出三对引物,ESGS79和ESGS155能够在垂穗披碱草材料中扩增出特异性条带,Xgwm311能够在老芒麦材料中扩增出特异性条带,这三对引物能够作为区分垂穗披碱草和老芒麦的依据,为种野外种质资源的收集以及田间育种工作提供指导。
孙铭, 符开欣, 范彦, 张新全, 张成林, 郭志慧, 汪霞, 马啸
2016, 17(4):655-662.DOI: 10.13430/j.cnki.jpgr.2016.04.009
摘要:摘要: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am.)是世界栽培牧草中的优良禾本科牧草。为更好地利用多花黑麦草种质资源,本研究对引自国外的15份多花黑麦草种质的15个形态性状和农艺性状进行了变异系数、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5份材料间存在较大变异,除单株干重外,其余性状在供试材料间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变异系数范围为10.28%~39.15%,变异系数平均值为19.49%,从小到大依次为小穗数˂小穗长˂株高˂分蘖数˂千粒重˂花序长˂倒二叶长˂小花数˂茎粗˂第一节间长˂倒二叶宽˂旗叶宽˂旗叶长˂单株干重˂单株鲜重。主成分结果表明,前5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84.50%,第1主成分以株高为主要特征;第2主成分以旗叶和倒二叶长、宽为主要特征;第3主成分以花序长和小花数为主要特征;第4主成分以千粒重为主要特征;第5主成分以产草量为主要特征。15份种质材料经基于欧氏距离的UPGMA聚类分析被划分为3大类,类别间存在较显著的差异,其中第2类因其植株高大、叶片宽大的特点,有具备选育高产种质的潜力。
2016, 17(5):846-853.DOI: 10.13430/j.cnki.jpgr.2016.05.008
摘要:对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am.)7个品种进行了不同时期30个数量性状指标的测定,利用数量性状对多花黑麦草性状进行了概率分级的研究,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30个数量性状变异范围在7.55%~40.65%之间,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分蘖数,最小的是千粒重。根据各数量性状的K-S检验及χ2检验,发现仅少部分性状不符合χ2分布;最终将28个数量性状分为5个等级,另外将抽穗期(春化后)和分蘖数分为3个等级。多花黑麦草的30个数量性状之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株高与生长习性、小穗数与小穗密度、上部节间长与节间数呈极显著负相关,花序长与小穗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为多花黑麦草品种的鉴定评价、品种选育及数量性状的分级提供了理论依据。
蒋林峰, 张新全, 黄琳凯, 马啸, 罗登, 张宗瑜, 蒙芬
2014, 15(3):604-613.DOI: 10.13430/j.cnki.jpgr.2014.03.023
摘要:鸭茅系世界著名多年生冷季型牧草之一,对我国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至关重要。为对鸭茅品种鉴别、管理和利用提供分子水平上的依据,本研究利用SSR标记和SCoT标记构建了中国主栽的21个鸭茅品种的DNA指纹图谱。从180对SSR引物和80个SCoT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高、谱带清晰的SSR引物和SCoT引物各24个。24对SSR引物在供试材料中共检测到186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175个,品种特异条带6个,多态性比率94.03%,多态性信息量均值0.845,Shannon指数变幅0.2946~0.4633,基因多样性指数变幅0.4479~0.6549,可鉴别的品种数2~21个;利用24个SCoT引物对供试材料共检测到321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249个,品种特异条带6个,多态性比率76.33%,多态性信息量均值0.907,Shannon指数变幅0.2588~0.6329,基因多样性指数变幅0.1695~0.4451,可鉴别的品种数1~21个;5对SSR引物和5个SCoT引物在10个品种上具有唯一特征谱带,最终综合各项指标筛选出5个引物(A01E14、A01K14、B03E14、D02K13和SCoT23)上的37个条带用于鸭茅品种DNA指纹图谱构建,数据库中每个品种均具有唯一DNA指纹编码,构建的DNA指纹数据可用于鸭茅品种真伪鉴定,为品种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