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4日 3:55 星期六
  • 网站首页
  • 期刊简介
  • 投稿指南
    投稿指南
    论文模版
    著作权许可及转让声明
  • 编委会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编委会
    青年编委
    主编简介
  • OA政策
    OA政策
    情况通报
    高被引论文
  • 出版伦理
    出版伦理声明
  • 遗传资源分会
    遗传资源分会简介
    委员会
    活动公告
    成为会员
  • 欢迎订阅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微信公众号
首页 > 过刊浏览>2014年第15卷第4期 >831-837. DOI:10.13430/j.cnki.jpgr.2014.04.022 优先出版
PDF HTML阅读 XML下载 导出引用 引用提醒
菲油果LEAFY基因的表达模式及启动子克隆
DOI:
10.13430/j.cnki.jpgr.2014.04.022
CSTR:
作者:
  • 冯延芝

    冯延芝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在期刊界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 张琳

    张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在期刊界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 袁德义

    袁德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在期刊界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 龙洪旭

    龙洪旭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在期刊界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 刘敏

    刘敏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在期刊界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 张日清

    张日清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在期刊界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 陈圣林

    陈圣林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在期刊界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国家林业局“948”项目


The Expression Pattern and its Promoter Cloning of FsLFY Gene in Feijoa Sellowiana
Author:
  • Feng Yanzhi

    Feng Yanzhi


    在期刊界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 张琳

    张琳


    在期刊界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 Yuan de yi

    Yuan de yi


    在期刊界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 龙洪旭

    龙洪旭


    在期刊界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 刘敏

    刘敏


    在期刊界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 张日清

    张日清


    在期刊界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 陈圣林

    陈圣林


    在期刊界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The 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 of ‘948’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LEAFY(简称LFY)基因在植物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启动开花的枢纽。菲油果是一种新兴的果树资源,为研究菲油果LFY基因的表达调控规律,本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了FsLFY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并通过染色体步移技术克隆了菲油果FsLFY基因的启动子序列。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LFY基因在菲油果花蕾不同发育阶段以及其他组织/器官中均有表达。在花蕾中,小蕾期最高,中蕾期最低;组织/器官中,营养枝茎段最高,花瓣最低。克隆的菲油果LFY基因启动子序列长度为2436 bp(GenBank接受号为KF766536),使用PLACE、PlantCARE等在线软件对其序列进行顺式作用元件的分析,发现该序列不仅含有CAAT-box、TATA-box等核心启动子元件,而且还具有响应水分、光、赤霉素(GA)以及其它功能未知的顺式调控元件,暗示着菲油果FsLFY基因的表达受多种外界环境条件的调控。本研究为阐明菲油果的开花机理,并为通过分子育种手段使菲油果早花早果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菲油果;LFY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表达模式;启动子
    Abstract:

    LFY gen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from vegetative growth to reproductive growth in flowering plants. Feijoa sellowiana, a promising fruit, was introduced to China recently. To clarify the expression and pattern of the FsLFY (F. sellowiana LFY) gene,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expression pattern of the FSLFY gene was revealed by 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 (qPCR) technology, and the promoter sequences of the FsLFY gene sequences were isolated by the chromosome walking technology. QPCR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FsLFY gene was expressed at all developmental stages of floral buds and all different tissues/organs. In developmental buds,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the FsLFY was the highest in small bud stage and the lowest in middle bud stage. In tisses/organs, the expression level was the highest in stems from vegetative branches and the lowest in sepals. The newly cloned FsLFY promoter was 2436 bp in length and was deposited in GenBank under accession no. KF766536. Promoter analysis with online softwares PLACE and PlantCARE showed that the FsLFY promoter contained not only CAAT-box, TATA-box and other core promoter elements, but also the unknown cis-regulatory elements response to the water, light, and gibberellin(GA), implying that the expression of the FsLFY gene is regulated by various external environment conditions. This study would provide atheoretical basis for fully understanding the flowering mechanism of F. sellowiana and accelerating flowering and fruit setting via molecular breeding strategy.

    Key words:Feijoa sellowiana; LFY gene; 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 Expression pattern; Promoter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著作权许可及转让协议书.jpg下 载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冯延芝,张琳,袁德义,等.菲油果LEAFY基因的表达模式及启动子克隆[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4,15(4):831-837.

复制
分享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1936
  • 下载次数: 4668
  • HTML阅读次数: 0
  • 引用次数: 0
历史
  • 收稿日期:2013-11-29
  • 最后修改日期:2014-03-03
  • 录用日期:2014-06-09
  • 在线发布日期: 2014-06-10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
您是第5862146位访问者
ICP:京ICP备09069690号-23
京ICP备09069690号-23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请使用 Firefox、Chrome、IE10、IE11、360极速模式、搜狗极速模式、QQ极速模式等浏览器,其他浏览器不建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