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9日 11:52 星期四
  • 网站首页
  • 期刊简介
  • 投稿指南
    投稿指南
    论文模版
    著作权许可及转让声明
  • 编委会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编委会
    青年编委
    主编简介
  • OA政策
    OA政策
    情况通报
    高被引论文
  • 出版伦理
    出版伦理声明
  • 遗传资源分会
    遗传资源分会简介
    委员会
    活动公告
    成为会员
  • 欢迎订阅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微信公众号
首页 > 过刊浏览>2015年第16卷第1期 >185-191. DOI:10.13430/j.cnki.jpgr.2015.01.029 优先出版
PDF HTML阅读 XML下载 导出引用 引用提醒
苍术属植物6个居群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DOI:
10.13430/j.cnki.jpgr.2015.01.029
CSTR:
作者:
  • 王雪松

    王雪松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三峡大学,宜昌 443002
    在期刊界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 李晓玲

    李晓玲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三峡大学,宜昌 443002
    在期刊界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 程岁寒

    程岁寒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三峡大学,宜昌 443002
    在期刊界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 郭海辉

    郭海辉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三峡大学,宜昌 443002
    在期刊界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 杨进

    杨进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三峡大学,宜昌 443002
    在期刊界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Chromosome Karyotypical Analysis of Six Populations from Atractylodes Species
Author:
  • 王雪松

    王雪松


    在期刊界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 LI

    LI


    在期刊界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 程岁寒

    程岁寒


    在期刊界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 郭海辉

    郭海辉


    在期刊界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 杨进

    杨进


    在期刊界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采用常规根尖压片法对苍术属植物6个居群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分析。本结果表明,所有研究的苍术属植物居群染色体数目均为24条,核型公式分别为:保康居群为2n=2x=10m+12sm+2st、商洛居群为:2n=2x=14m+10sm、岳西居群为:2n=2x=12m+12sm、英山居群为:2n=2x=14m+10sm、信阳居群为:2n=2x=14m+8sm+2st 、神农架居群为:2n=2x=8m+10sm+4st。核型类型为:除了英山居群苍术核型分类为2A型外,其他的均为2B型。表明英山苍术是6个居群中比较原始的类群,而其它居群进化程度较高。同时根据6个居群的核型分析和Q型聚类结果可知,英山居群(罗田苍术)与商洛居群北苍术着丝粒核型相同,聚为一小类,再与信阳居群北苍术聚为一大类,认为将罗田苍术(英山居群)与其他苍术划分开来作为一个新的变种不合适;保康和岳西居群均为南苍术,聚为另一类,因此本研究结果支持北苍术作为苍术的一个变种。支持罗田苍术与南苍术、北苍术共同构成苍术属的一个分支——苍术复合体。神农架苍术居群单独聚为一大类,与其他居群的苍术亲缘关系较远,可能与它海拔高、生境复杂及与其他居群基因交流有限而导致遗传隔离,其它五个居群聚为另一大类,表明他们遗传亲缘关系比较近,基因交流比较频繁。

    关键词:苍术属;菊科;染色体;核型分析
    Abstract:

    Abstract: Six populations of Atractylodes DC. (Compositae)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ir chromosome number and karyotype by applying root tip squash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hromosome number in all six populations of Atractylodes spp. was 2n = 24 and the karyotype formulas were as follows: Baokang population 2n=2x=10m+12sm+2st, Shangluo population 2n=2x=14m+10sm, Yuexi population 2n=2x=12m+12sm, Yingshan population 2n=2x=14m+10sm, Xinyang population 2n=2x=14m+8sm+2st, Shennongjia population 2n=2x=8m+10sm+4st. All of karyotypes for the investigated populations were 2B type but Yingshan population with 2A type, which showed that Yingshan population plant belongs to a relatively primitive type and relatively ancient or the primitive plant in evolutionary processes of Atractylodes. According to the dendrogram of Q analysis and karyotype analysis of Atractylodes plant, Yingshan and Shangluo population plant was clustered into one sub-subgroup, whose centromere karyotypes were same, and Xinyang population plant which belongs to A. chinensis and the former two population plant was clustered into one subgroup, and Baokang and Yuexi population plant which belong to southern A. lancea into another subgroup. The result don’t support A. lancea subsp. Luotianensis treated as a separate new subspecies and Yingshan population plant should be A. chinensis plant, but support northern A. chinensis is a new subspecies of A. lancea. The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there is distance relationship between ShenNongjia population and other five ones. This may relate to its high altitude and complex habitats so that ShenNongjia population plants have less gene exchange with them.

    Key words:Atractylodest;Compositae; Chromosome; Karyotype analysis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王雪松,李晓玲,程岁寒,等.苍术属植物6个居群的染色体核型分析[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5,16(1):185-191.

复制
相关视频

分享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2005
  • 下载次数: 5053
  • HTML阅读次数: 0
  • 引用次数: 0
历史
  • 收稿日期:2014-01-23
  • 最后修改日期:2014-04-16
  • 录用日期:2014-12-11
  • 在线发布日期: 2014-12-29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
您是第5875905位访问者
ICP:京ICP备09069690号-23
京ICP备09069690号-23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请使用 Firefox、Chrome、IE10、IE11、360极速模式、搜狗极速模式、QQ极速模式等浏览器,其他浏览器不建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