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3日 11:55 星期五
  • 网站首页
  • 期刊简介
  • 投稿指南
    投稿指南
    论文模版
    著作权许可及转让声明
  • 编委会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编委会
    青年编委
    主编简介
  • OA政策
    OA政策
    情况通报
    高被引论文
  • 出版伦理
    出版伦理声明
  • 遗传资源分会
    遗传资源分会简介
    委员会
    活动公告
    成为会员
  • 欢迎订阅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微信公众号
首页 > 过刊浏览>2016年第17卷第2期 >295-302. DOI:10.13430/j.cnki.jpgr.2016.02.015 优先出版
PDF HTML阅读 XML下载 导出引用 引用提醒
低温对牡丹切花花色和花青素苷合成的影响
DOI:
10.13430/j.cnki.jpgr.2016.02.015
CSTR:
作者:
  • 杜丹妮

    杜丹妮

    北京林业大学
    在期刊界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 张超

    张超

    北京林业大学
    在期刊界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 高树林

    高树林

    北京林业大学
    在期刊界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 董丽

    董丽

    北京林业大学
    在期刊界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30014110014)


Effect of Low Temperature on Flower Color and Anthocyanin Biosynthesis in Tree Peony(Paeonia suffruticosa) ‘Luoyang Hong’ Cut Flower
Author:
  • dudanni

    dudanni


    在期刊界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 张超

    张超


    在期刊界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 高树林

    高树林


    在期刊界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 董丽

    董丽


    在期刊界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以牡丹‘洛阳红’(Paeonia suffruticosa ‘Luoyang Hong ’)开放级别S1级的切花为材料,研究不同温度(22℃、15℃和4℃)处理对切花花色和花青素苷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22℃处理相比,15℃和4℃处理切花花色明度下降、红度和彩度增加,花瓣花青素苷含量增加。对花青素苷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分析的结果表明:15℃和4℃低温促进与花青素苷合成相关的PsCHS1、PsCHI1、PsF3’H1、PsANS1、PsDFR1、PsMYB2、PsbHLH1和PsbHLH3基因的表达。低温对花青素苷上游合成途径中PsCHS1和PsCHI1基因进行调控;下游合成途径中PsDFR1、PsANS1和PsF3’H1基因对低温的响应相对敏感,4℃处理后基因的表达量大幅上调,且显著高于15℃处理组。上述所提到的结构基因和调节基因均是受低温调控的关键基因,进而影响牡丹‘洛阳红’切花花青素苷合成与积累。

    关键词:牡丹‘洛阳红’;低温;花青素苷;结构基因;调节基因
    Abstract:

    The cut flowers of Paeonia suffruticosa ‘ Luoyang Hong ’ were used as materials. Effects of different temperature treatments (22℃,15℃ and 4℃) on flower color and anthocyanin biosynthesis were research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 compeared with 22℃, flowers under 15℃ and 4℃ treatments showed lower lightness, higher redness, higher chroma and increased anthocyanin accumulation. Color quality i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at of 22℃ treatment. qRT-PCR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relative expression levels of anthocyanin biosynthetic genes and results showed that 15℃ and 4℃ treatments promoted anthocyanin biosynthesis in the cut flowers via the promotion of related genes transcription (PsCHS1, PsCHI1, PsF3’H1, PsANS1, PsDFR1, PsMYB2, PsbHLH1 and PsbHLH3). Low-temperature mainly regulated and controled anthocyanin biosynthesis by upstream gene PsCHS1 and PsCHI1. Downstream genes PsDFR1, PsANS1 and PsF3’H1 were sensitive to low-temperature, which have the biggest increase transcription by 4℃ treatment. The above mentioned structural and regulatory genes were the important key of the anthocyanin biosynthesis.

    Key words:Paeonia suffruticosa ‘Luoyang Hong ’; Low temperature; Anthocyanin; Structural Genes; Regulatory Genes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杜丹妮,张超,高树林,等.低温对牡丹切花花色和花青素苷合成的影响[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6,17(2):295-302.

复制
分享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15-03-04
  • 最后修改日期:2015-04-20
  • 录用日期:2016-01-20
  • 在线发布日期: 2016-03-15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
您是第位访问者
ICP:京ICP备09069690号-23
京ICP备09069690号-23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请使用 Firefox、Chrome、IE10、IE11、360极速模式、搜狗极速模式、QQ极速模式等浏览器,其他浏览器不建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