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5日 11:21 星期日
  • 网站首页
  • 期刊简介
  • 投稿指南
    投稿指南
    论文模版
    著作权许可及转让声明
  • 编委会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编委会
    青年编委
    主编简介
  • OA政策
    OA政策
    情况通报
    高被引论文
  • 出版伦理
    出版伦理声明
  • 遗传资源分会
    遗传资源分会简介
    委员会
    活动公告
    成为会员
  • 欢迎订阅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微信公众号
首页 > 过刊浏览>2018年第19卷第2期 >263-270. DOI:10.13430/j.cnki.jpgr.2018.02.009 优先出版
PDF HTML阅读 XML下载 导出引用 引用提醒
马铃薯抗褐变种质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DOI:
10.13430/j.cnki.jpgr.2018.02.009
CSTR:
作者:
  • 王海艳

    王海艳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农业部马铃薯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研究室
    在期刊界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 王立春

    王立春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农业部马铃薯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研究室
    在期刊界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 李凤云

    李凤云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农业部马铃薯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研究室
    在期刊界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 田国奎

    田国奎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农业部马铃薯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研究室
    在期刊界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 娄树宝

    娄树宝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农业部马铃薯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研究室
    在期刊界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 李成君

    李成君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农业部马铃薯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研究室
    在期刊界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 郝智勇

    郝智勇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农业部马铃薯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研究室
    在期刊界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农业部马铃薯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研究室,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农业部马铃薯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研究室,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农业部马铃薯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研究室,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农业部马铃薯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研究室,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农业部马铃薯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研究室,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农业部马铃薯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研究室,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农业部马铃薯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研究室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创新工程(2014QN003);农业部“948”项目(2015-Z5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2012BAD02B05);黑龙江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GA15B102-03);齐齐哈尔市农业公关项目(NYGG-201504)


Identification and Selection forPotato Anti-browning Germplasm Resources
Author:
  • WANG Hai-yan

    WANG Hai-yan


    在期刊界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 WANG Li-chun

    WANG Li-chun


    在期刊界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 LI Feng-yun

    LI Feng-yun


    在期刊界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 TIAN Guo-kui

    TIAN Guo-kui


    在期刊界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 LOU Shu-bao

    LOU Shu-bao


    在期刊界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 LI Cheng-jun

    LI Cheng-jun


    在期刊界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 HAO Zhi-yong

    HAO Zhi-yong


    在期刊界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16]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筛选抗褐变马铃薯基因,创造抗褐变新种质,培育抗褐变马铃薯新品种,旨在通过育种技术手段解决马铃薯加工中褐变现象。选用目前育种资源材料275份,通过测定褐化指数、褐化强度、煮后变褐三个指标来筛选抗褐变材料。结果表明:(1)对褐化指数进行聚类分析,第I类为高抗褐变材料,褐化指数0.00-16.67,13份材料;第II类为抗褐变材料,褐化指数25.00-54.17,34份材料;第III类为耐褐变材料,褐化指数62.50-83.33,50份材料;第IV类为严重褐变材料,褐化指数87.50-95.83,38份材料;第V类为完全褐变材料,褐化指数为100,140份材料。(2)将30 ℃褐化20 min时褐化强度小于0.25,4 ℃放置24 h后,变化值不超过0.15的材料筛选出来,作为抗褐变材料。通过褐化强度共筛选出材料25份。(3)马铃薯煮后变褐高值为9,低值为5,大部分品种均可用于鲜食消费。三指标最终筛选出高抗褐变材料4份,云薯501、CIP395109.29、CIP393615.6、云薯401;抗褐变材料4份,讷河高淀粉、CIP397100.9、克200950-3、s.goniocalyx;耐褐变材料4份,克新22号、CIP393617.1、Andover、克9412-13。这些材料可作为抗褐变马铃薯新品种选育的基础材料。

    关键词:马铃薯;褐变;褐化指数;褐化强度
    Abstract: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select anti-browning potato gene and create new anti-browning potato germplasm resources, further to breed new anti-browning potato varieties. We hoped to use breeding technology to solve the browning phenomenon in potato processing.275 breeding varieties were selected as test materials. To select anti-browning varieties, we mensurated the three indexes, browning index, browning degree and ACD. (1)The cluster analysis of browning index showed that the varieties can be divided into 5 types. The first type was higher anti-browning material, browning index 0.00-16.67, 13 materials; the second type was high anti-browning material, browning index 25.00-54.17, 34 materials; the third type was anti-browning material, browning index 62.50-83.33, 50 materials; the fourth type was browning material, browning index 87.50-95.83, 38 materials; the fifth type was the complete browning material, browning index was 100,140 materials. (2)Browning degree was less than 0.25 when browning time was 20 min for 30℃, and after 4℃for 24h the variation value was no more than 0.15,which can be selected as anti-browning resources. A total of 25 materials were selected by browning degree. (3) Most potato resources can be used for fresh food consumption. The maximum value of ACD was 9, and the minimum was 5. There were 4 higher anti-browning materials, Yunshu 501,CIP395109.29, CIP393615.6,Yunshu 401; 4 high anti-browning materials, Nehegaodianfen, CIP397100.9,Ke200950-3, s.goniocalyx; 4 anti-browning materials,Kexin22, CIP393617.1,Andover,Ke9412-13. These 12 selected materials can be used as the basic material for breeding new potato anti-browning varieties.

    Key words:potato; browning; browning index; browning degree
    参考文献
    [1]朱新鹏,胡恒.马铃薯加工中褐变的研究进展[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3,(3):60-62
    [2]姚晓敏,赵金香,储刘明. 马铃薯褐变的控制[J].上海农学院学报,2000,18(1):40-46
    [3]宋吉轩,陈超,雷尊国,等.马铃薯加工过程中褐变机理及其抑制效果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29-331
    [4]林河通,S席玙芳,陈绍军.果实贮藏期间的酶促褐变[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 30(S1):696-703
    [5]李全宏,赵雅松,蔡同一,等.鲜切马铃薯褐变抑制效果研究[J].食品科学,2005,26 (9):92-95
    [6]潘锋,葛亮,杨清香,等.马铃薯全粉加工过程中防褐变的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9, 30 (7):92-95
    [7]王清,黄惠英,马文芳等.反义PPO基因对马铃薯块茎褐化的影响[J].作物学报,2007,33(11):1822-1827
    [8]李山云,隋启君,白建明,等.抗机械损伤褐变马铃薯品种(系)的筛选[J].中国马铃薯,2010,24(4):193-196
    [9]王唯俊.荷兰马铃薯高世代无性系产量及品质分析[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1
    [10]姜绍通,罗志刚,郑志,等.甘薯加工过程酶促褐变及控制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1,17(2):136-139
    [11]胡小松,李积宏,刘文英.马铃薯丝加工中的褐变因素及其控制[J].食品科学,1994,(5):35-42
    [12]王成,王 辉,娄丽娜等. 普通丝瓜果肉褐变的鉴定方法[J].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11):137-138
    [13]花秀凤,陈铣,黄斌斌.普通丝瓜果肉褐变的变异及低褐变品种的筛选[J].中国农学通报, 2013,29(19):103-106
    [14]巩慧玲,赵萍,袁惠君,等.马铃薯贮藏期间褐变强度与多酚氧化酶活性变化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9,30(11):282,286
    [15]王辉,王成,娄丽娜,等. 丝瓜果肉耐褐变种质资源的筛选及初步应用[J].长江蔬菜,2013(14):20-22
    [16]魏国强,钱琼秋,朱祝军.黄瓜白粉病抗性及生理机制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2004,19(2):84-86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王海艳,王立春,李凤云,等.马铃薯抗褐变种质资源的鉴定与筛选[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8,19(2):263-270.

复制
分享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1242
  • 下载次数: 2679
  • HTML阅读次数: 0
  • 引用次数: 0
历史
  • 收稿日期:2017-07-27
  • 最后修改日期:2017-08-31
  • 录用日期:2017-09-28
  • 在线发布日期: 2018-03-19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
您是第5865671位访问者
ICP:京ICP备09069690号-23
京ICP备09069690号-23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请使用 Firefox、Chrome、IE10、IE11、360极速模式、搜狗极速模式、QQ极速模式等浏览器,其他浏览器不建议使用!